第一节呼吸-呼吸过程
一﹒说教材
呼吸过程是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呼吸第二小节的内容。本小节的中心是说明人体是怎样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如何摄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这些内容与课本第一章和第二章都有关系,尤其与物质运输路线联系密切。通过本小节的学习对呼吸的产生、过程、意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本小节是整个第一节呼吸的核心。
1. 教材地位
知 识
方 面
能力
方面
情感态度
价值观
2.教学目标
1.尝试人工呼吸的方法,将肺通气知识应用
于实际生活中。
2.制作“膈的运动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模型”。
一﹒说教材
1、描述肺通气与呼吸运动
2、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程
3、说明人体呼吸的全过程
通过学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
难点
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说教材
本节主要包括“肺通气和呼吸运动” 、“体内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和体内气体交换是完成呼吸全过程的重要步骤,是教学的重点
由于肺通气和体内气体交换涉及的知识和概念较多,过程较为复杂,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虽然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血液循环,对体循环、肺循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氧气究竟是如何从外界的大气到达人体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排放到外界的双向过程还不是很清晰。呼气和吸气时胸廓的变化情况,涉及到物理学中容积与压强的关系,初一学生对理解本部分知识有一定困难。
初一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期望得到教师表扬,教学中抓住这些特点采用1.让学生通过模型演示、自身体验、图片等方法直观感受。
2.老师设问,学生答疑小组讨论通过互帮互助的合作方法学习呼吸的第二、三、四环节。
三、说学法
四、说教法
多媒体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使书本知识感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降低学生学习抽象知识的难度,从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模型演示法:让学生直观体会胸廓的变化是如何引起肺的张缩并导致吸气和呼气的,理解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关系
总结归纳法:通过师生共同归纳本节内容,使零散知识点系统化,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
重难点突破
课堂练习
夯实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
直观演示,
建构知识
愉悦总结,
及时反馈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这是他对出生的抗拒吗?那么,什么是呼吸呢?
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师讲授,建构知识
什么是呼吸呢?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包括四个连续的四个过程(1)肺通气 (2)肺内的气体交换(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注意:日常所说的 “呼吸”只是完成呼吸的第一个环节。
四﹒说教学程序
2.直观演示,建构知识
(1)做一做,初步体验
一只手按在胸骨处,另一只手按在肋骨处,尽力吸气,初步体会吸气、呼气时胸廓的大小及胸骨、肋骨移动情况。
(1)肺通气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膈肌
肋间外肌
四﹒说教学程序
2、直观演示,建构知识
进一步感受吸气、呼气时呼吸肌、胸廓的变化
四﹒说教学程序
2、直观演示,建构知识
合作探究:吸气、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
结论:密闭容器中气体增多,气压增大;相反,气压减小。
吸气
呼气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增大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减小
胸廓容积增大
胸廓容积缩小
肺扩张肺内气压
小于外界大气压
肺回缩肺内气压
大于外界大气压
空气进入肺
气体排出肺
气体减少
气体增多
四﹒说教学程序
合作交流,建构知识
2、肺内的气体交换
① —③分别代表什么结构?
肺内气体交换指——与——的交换过程并用箭头表示此过程。
①、②中流动什么血?
①
②
③
氧气
二氧化碳
四﹒说教学程序
(4)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合作交流,建构知识
肺部获得的氧气是怎样运往全身组织细胞的呢?
1、说出血液流经血管、心脏的名称
2、用箭头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途径。
四﹒说教学程序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合作交流,建构知识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指——与——的交换过程并用箭头表示此过程。
指出动脉、静脉中流动什么血?
四﹒说教学程序
生活实例,建构知识
在肺部为什么氧气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呢?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正好相反呢?
好香啊!
气体交换原理: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你知道吗?
四﹒说教学程序
知识归纳
四﹒说教学程序
呼吸的实质、意义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呼吸作用
释放能量
运动
学习
维持体温
生活应用:
某人不小心溺水导致呼吸中断,你会采取什么急救措施呢?
口对口人工呼吸
煤气中毒
燃料
氧气充足
燃烧完全
氧气不足
燃烧不完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200倍,而且不易分离,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血液中缺氧,进而全身缺氧。
四﹒说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一、呼吸含义
二、呼吸过程
三、气体交换原理
四、呼吸实质、意义
肺通气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吸气
呼气
四﹒说教学程序
1.呼吸肌舒缩的结果实现了(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肺的通气
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体内的气体交换
2.肺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 )
A.肺扩张引起呼气 B.肺收缩引起呼气
C.吸气引起肺扩张 D.呼气引起肺扩张
B
B
随堂测试
四﹒说教学程序
3.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 )
A.呼吸作用 B.呼吸运动
C.肺的通气 D.气体扩散
4.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依赖于( )
A.呼吸作用 B.呼吸运动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气体的扩散
D
C
随堂测试
教学效果的反馈
1、学生的自我效能提高,学习动机也 得到了激发。
2、课堂学习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3、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