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1.4.水 遇 冷 以 后 
第一单元 冷和热 
1.在水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3.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4.凝结的条件是遇冷 
5.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6.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 
7.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8.露水一般多出现在温差较大的凌晨时分。这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比较低 
9.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水会沸腾,而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 
10.露水一般什么时候出现?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 
露水大多出现在温差较大的凌晨时分,这时候的气温在一天中比较低。 
11.将烧杯内的水加热至沸腾时,用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面注意不要盖得太严。10秒后,拿开玻璃片,观察玻璃片上出现的现象。 
玻璃片上出现了很多水珠。因为液态的水受热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形成了小水珠。 
12.将装有适量纯净水的试管放入装满碎冰的杯中,将温度计吊起,插入试管的水中,观察试管中水的温度有哪些变化?在碎冰里加些食盐,继续观察温度计的数值有哪些变化? 将装有适量纯净水的试管放入装满碎冰的杯中,试管中的水温在逐渐降低。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后,试管中的水温变得更低。在0摄氏度时,水会结成冰。Z J 
13.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先是下降,然后不变,再下降。因为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开始结冰,结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零摄氏度,一直到水完全结冰后,温度就会又开始下降。 
14.在水结冰的过程中,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水结冰之后,表面会变得光滑、坚硬、有固定形态,体积会增大。 15.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现象。 ①屋檐下挂满冰凌。 屋檐下挂满冰凌,是因为融化的雪水在往下流的过程中遇冷凝固成冰凌。 ②水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冬天水管易爆裂。 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冬天室外温度比较低,当达到零摄氏度时,水会结冰,体积膨胀,缸就会被撑破。瓶里的水结冰后、冬天水管容易爆裂,也是这样的道理。 
16.研究水蒸气遇冷实验: 实验方法: ①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 ②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 ③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 实验结论:从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呢? 水蒸气遇到了温度较低的玻璃棒的时候,就从气态变成了液态,就在玻璃棒上凝结成了水滴。 17.出示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直维持在零度,直到全部结成冰之后才会继续随着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温度。 
冰、水、水蒸气是如何相互变化的?在括号里填写变化条件。 
遇冷 
遇冷 
受热 
受热 
18 重点 
1.下列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 
B 
B 
2.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 
A.改变水的颜色 B.产生更低的温度 C.改变水的味道 
A.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 
C.河面结冰 
B.冰袋上的小水珠 
考点 
2.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 
A.膨胀 B.不变 C.缩小 
4.水结冰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保持在0℃不变 
A 
C 
考点 
3.下列现象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是( ) 
 
A初春,冰融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的露珠 C深秋,树叶上的白霜 D严冬,树枝上的雾凇 
B 
考点 
19.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 
屋檐下挂满冰凌 
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瓶子外壁凝结而成) 
(房檐上的雪融化成水,水在0℃结成冰)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考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 
瓶里的水结冰后塑料瓶鼓胀 
冬天水管容易爆裂 
(室内温度高,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成小水珠)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冬天温度低,水管结冰后,体积变大造成的) 
考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