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1电荷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1 16:0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
9.1电荷》
总第_____课时
课标核心素养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荷及静电现象的产生
2.了解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3.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并能解答问题
4.了解元电荷的定义。
学习重点
三种起电方式及实质,电荷守恒定律
学习过程
教学笔记
【自主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你接触过“电”吗?你对“电”的感觉是什么?
【合作学习·难点探究】
任务一、了解电荷及静电现象
请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和教材总结:
带电体有什么性质?如何确定物体带了电荷?
电荷有几种?电荷间的作用是什么?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
什么叫电量?带电体带的电量是任意的吗?
4、什么叫元电荷?什么叫荷质比
【例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者质子
B.一个带电体的电荷量为元电荷的205.5倍
C.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
D.只有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等于元电荷
E.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F.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
任务二、明确三种起电方式及实质
1、摩擦起电
(1)说明原子的电结构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例2】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创生了电子和质子
B.两种不同材料的不带电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C.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
D.摩擦起电是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
2、接触带电
(1)接触起电的原理是什么?两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所带电荷有什么特点?
强调: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2)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例3】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2.0×10-5C的正电荷,小球B、C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先与球A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与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是多少?
3、感应起电
(1)说明金属的微观结构模型
(2)结合教材实验回答:
①带正电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②这时将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③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④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⑤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什么是感应起电?静电感应的实质是什么?
⑥若用手接触B端再演示上述实验,简述看到的现象
【例4】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
,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
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
D.用手接触B端,把C移近导体A时,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任务三、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结合三种起电的实质分析总结电荷守恒定律:
【例5】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荷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将导体分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A>QB
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D.不管沿a、b、d哪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例6】.放在绝缘支架上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
C、QB=-3.2×10-9
C,让两个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个?
【达标训练·限时检测】
1.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两个物体一定会带上等量的同种电荷
B.感应起电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
C.摩擦可以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D.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后者则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2、M和N是两个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2.72×10-9
C,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2.72×10-9
C
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7×1010个电子
 
3.导体球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球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球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此时B所带电荷量qB为(  )
A.-q
B.q
C.2q
D.4q
.如图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形导体靠近带正电荷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两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1,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
B.闭合开关S2,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
C.闭合开关S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形导体
D.闭合开关S2,没有电子通过开关S2
5、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减小,则(

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
B.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
C.金属球A可能带正电
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
【反思总结】
答案
【例1】CEF
【例2】 C
【例3】略
【例4】ABD
【例5】 D
【例6】答案 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 3.0×1010个
【达标训练·限时检测】
1、A
2、BCD
3、C
4、 C
5、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