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6《插秧歌》 课件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6《插秧歌》 课件1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1 17:0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以退为进——打一农业劳动
【南宋】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知识积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初读感知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
1.齐读第一联,诗歌第一联为我们营造了一幅充满动感的画面,请你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实现的?并将关键字在课本上画出来。
诗歌研读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白描
抛、接、拔、插
2.齐读第二联,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并把重点标注在课本上。
比喻
比喻
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突出了农忙抢种状态。
(内容上)
承上启下
(结构上)
3.齐读第三、四联,这两联宛若电影中一个特写镜头,将当时的场景投射在我们眼前。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突出了农人的什么特点?(请你把重点知识标注在课本上)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状态:忙
品质:吃苦耐劳
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语言特点入手。
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
从语言形式来说,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生动活泼。
思考探究
在诗人杨万里的笔下,劳动是一首诗。那么,在你的笔下劳动是什么呢?请你开动脑筋,用语言描摹一幅劳动的画面。篇幅不用太长,但要生动。嘘!先不要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劳动,让我们来一起猜一猜。(小提示:本节课我们学习到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表达)
写作练习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①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3分)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高考链接
②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3分)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刚正、清贫杨万里
杨万里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履,随时准备唾弃。在作京官时,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戒家人不许置物,以免离职回乡行李累赘,就这样“日日若促装”待发者。这与那些斤斤营求升迁、患得患失之辈适成鲜明对照。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缗mín,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隅,仅避风雨。当时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素材积累
思考《插秧歌》是不是一首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