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细节,修出真情(亲情作文指导教案)
——如何写好记叙文的细节
一、课前4分钟时:播放崔京浩《父亲》,幻灯片展示温馨亲情图片。
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此环节的目的是渲染气氛,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PowerPoint1:学校背景照片、课题,授课人)
二、导语:一曲《父亲》让我们感受着亲情的伟大。有人说:亲情是一棵树。春天,倚着你幻想,夏天,倚着你繁荣,秋天,倚着你成熟,冬天,倚着你沉思。当你沮丧时,亲情就是希望;当你悲伤时,亲情就是慰藉;当你软弱时,亲情就是力量。
我们一直生活在亲情的包围之中,以亲情为话题训练写作时一条捷径;但在同学们眼中,但是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越熟悉的东西越难写。那怎么样写亲情才感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powerpiont2)
学习目标:
1.研读经典文章语段, 明确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2.从细节描写角度修改文章,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PowerPoint3)
三、名作欣赏(先学后教环节,明确在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学案中的两个文章语段(重点阅读划线部分),并小组交流,讨论其感人的原因。时间为5分钟。
语段1. 《一个人的遭遇》(作者肖洛霍夫,主人公“我”在战争中失去了所有亲人,参战受伤被俘,逃回。凡尼亚同样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成为孤儿,流落街头,“战争归来抱孤儿”,“我”收养了凡尼亚,两人相依为命)
“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就一个劲打定主意:‘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要领他当儿子。’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我向他俯下身去,悄悄地问:‘凡尼亚,你知道我是谁吗?’他几乎无声地问:‘谁?’我又同样悄悄地说:‘我是你的爸爸。’
“天哪,这一说可说出什么事来啦!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舱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
语段2. 母亲的心
外婆老年痴呆了。
外婆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厅去。然后外婆有一天出了门就不见踪迹,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家人才终于将她找回,原来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时代的家,怎么也不肯承认现在的家跟她有任何关系。
哄着骗着,好不容易说服外婆留下来,外婆却又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甥外甥女们,以为他们是一群野孩子,来抢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们,一手护住自己的饭碗:"走开走开,不许吃我的饭。"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
幸亏外婆还认得一个人——我的母亲,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唠叨着:"毛毛怎么还不放学呢?"--连毛毛的女儿(我)都大学毕业了。
家人吃准了外婆的这一点,以后她再要说回自己的家,就恫吓她:"再闹,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母亲亲自下厨烹制家宴,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极为怪异的行动。每当一盘菜上桌,外婆都会警觉地向四面窥探,鬼鬼祟祟地,仿佛是一个准备偷糖的小孩。终于判断没有人注意她,外婆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挟上一大筷子菜,大大方方地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宾主皆大惊失色,却又彼此都装着没看见。
上完最后--道菜,一直忙得脚不沾地的母亲,才从厨房里出来,一边问客人"吃好了没有",一边随手从盘子里拣些剩菜吃。这时,外婆一下子弹了起来,-把抓住母亲的手,用力拽她,母亲莫名其妙,只好跟着她起身。
外婆一路把母亲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了出来,往女儿手里一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母亲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混成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头,看见母亲的笑脸,她突然哭了。
学生小组交流,时间5分钟。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师: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最能打动你的语段,谈谈感动你的原因是什么。
哪位同学做最勇敢的人,第一个站起来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视学生回答情况而定, 2个人,最多3个人。
感人原因:
1、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凡尼亚在有了爸爸之后的喜悦,刻画出了孤儿对亲情对父爱的渴望和向往。对亲情的向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2、描写外婆的语言动作,用文字刻画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疾病虽然切断了外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让她遗忘了生命中的-一切关联,一切亲爱的人,但是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她的灵魂已经在疾病的侵蚀下慢慢地死去,然而永远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颗母亲的心。
师:通过以上2位(3位)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不能没有动人的细节,一味的平铺直叙不能打动读者。其实我们每个人对父母亲人都是饱含深情的,那么这个情该如何表达呢?有的同学可能会想,记叙不行,那我就一味的抒情,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以后一定报答你们”,一味的抒情反而会显得很假,过犹不及啊!只有通过细节描写去传情,情才会真,才会动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细节描写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PowerPoint4)
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细节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形态动作、脸部表情、心理活动,或指事件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定氛围的某个场面。
细节描写要想出色,还可运用修辞。可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举例:某学生父亲头顶的头发已经掉光了,只剩了周围一圈稀疏的头发;如果写某学生父亲的头“已经谢顶”,是写实,并没有错,但显得很平淡;如果运用比喻,说头“中间像个足球场,周围一圈铁丝网”,这样就不仅很生动,而且还很幽默。
(预设情况,学生可能会笑!教师可以说:同学们笑了!真好!那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就达到了!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在轻松的状态下,课堂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教师语:其实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摄影作品,影视作品中也离不开对细节的雕琢,细节的雕琢可以说是一切艺术作品成功的必要因素。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先学后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加上教师的点播,明确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同时知道记叙文的细节描写如何处下手,怎样写才能写好)
四、修改作文:
教师语: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贾岛更是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作家的经历充分证明修改作文是写作获得成功的必然环节,文章常常是越改越好。请同学们看一则示例:
(PowerPoint5)
原稿:(爸爸是建筑工人,一天早晨他已经做好早饭,我起床晚了,打算不吃饭去上学)他慌忙地拉住我说:你妈上班去了,临走时交代我让你一定吃饭,你快去吃,我过会送你。我疑惑地看着他,他脸上的皱纹又多了,黝黑的皮肤,泛着浓浓的红一直到脖跟,应该是太阳晒的,我发现他拉着我的手有石灰膏的白,轻易洗不掉,然后被沤打了几个眼,泛着脓水。那是我第一次仔细认真的打量着这个男人。他瘦小的肩膀扛起了我的整个家。我的心软了下来。乖乖的吃完早饭,然后踏上他的摩托车,奔驰在了去学校的路上。
修改稿:那是我第一次认真仔细的打量我的父亲。他还不到四十岁,可是鬓角却已有了星星白发。这白发见证了父亲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辛劳;这白发见证了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没有索取,只有奉献。这白发也刺痛了我的双眼,仿佛在告诉我,是父亲在用他的日渐衰老来支撑着我的成长。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是母亲,为我们构筑了幸福的小巢;而父亲,则用他坚强的臂膀默默地把小巢扛到一个向阳的山坡上……
教师语:这是一位同学的原稿和修改稿,请同学们做一下对比阅读,分析一下修改稿比原稿好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语:这位同学的修改稿抓住了细节描写,重点运用修辞手法写父亲的白发,同时增加了心理描写,使感情的抒发更加浓烈,真挚,感人。
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则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病例,从细节角度修改划线部分,时间5分钟然后我们请同学展示你的修改。
(PowerPoint6)
修改文章:
1.选择一则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病例,从细节角度加以修改。
2.展示你的修改,亮出你的风采
(如学生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病例,师可如此引导,肯定第一个同学的修改,然后问还有哪个同学也修改了这个病例,展示一下自己的修改成果,挑战一下第一个同学。两个同学都回答完毕后,教师要肯定两个同学的回答异彩纷呈,各有千秋,然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点评细节内容,歌颂亲情。病例1、2可以找两个同学修改,3、4视时间而定。如某个学生修改的特别好,可以请他大声的慢点再读一遍。请学生给他掌声)
病例1.(父亲骑车送我去上学。)车速很快,我很害怕,我大声的喊:爸!开慢点!他似乎没有听到,可能是迎头赶来的风将我的声音消释了。速度仍不减,反而又快了许多。还是算了吧!当我安静的坐在后座上时,忽然脸颊上有一丁点凉,用手一摸,湿湿的,是什么?不是雨滴,我似乎明白了,这应该是泪,因为听妈妈说,爸爸是沙眼,遇风就流泪。
我问:爸爸,你流泪了?可是他只简短支吾着:嗯,没事。爸爸平时话就很少,可虽少,我发现,每句都很有深意,这句也不例外。
修改稿:
我将头轻轻地靠在父亲的后背上,说:“爸爸,你流泪了?”爸爸说:“恩,……”我快速的接着说道“没事。”父亲笑了,我也笑了。可是我的眼里分明有泪水在打转啊! “没事”是父亲的习惯用语,他会在生病发烧时会说“没事”,工作疲惫时会说“没事”,受了委屈也一样会说“没事”。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总是回答“没事”的父亲!
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今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爸爸买眼药水!
教师语:
第一个同学展示修改的文稿后,请他附近的同学点评。然后教师语:还有那位同学也修改了这则病例,展示一下你的修改,挑战一下第一位同学。
第二位同学展示完修改的文稿后,请他附近的同学点评。
教师语:两位同学的回答真的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非常的精彩啊!都能抓住细节,从小处入手,,去刻画父爱,非常棒!两位同学的点评也是一语中的,能抓住要点,亮点进行点评,非常的中肯。
(点评学生的修改)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那坚挺的脊梁;即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对儿女的关爱。
病例2.
想起孩童时期,每当与伙伴们玩到天黑,鸟儿飞回了巢,屋顶上烟囱里冒出缕缕炊烟,便听到了外婆的一声声呼唤,于是,我便像归家的小鸟飞奔到屋檐下外婆的怀抱。
我得到了外婆最多的爱。
然而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外婆。
在外婆病危的那一段时间,也是她最需要我的时候吧,我却没有陪在她的身边。每天早晨上学之前都要和外婆说一声:“我走了”的那个我现在变了,每天晚上帮外婆脱衣服的我现在变了……直到有一天,我偷偷地跑到了外婆的床边,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外婆张开了那微弱的眼光说:“你怎么都不和我说你去上学了……”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我是多么的不该,我好对不起外婆。就这样,外婆在痛苦的折磨中走了。我却感觉到外婆仍在我身边。
(修改稿:直到有一天,我偷偷地跑到了外婆的床边,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那样沉默。也许是外婆感觉到了什么,她吃力的睁开了浑浊的双眼,我分明的感到那双眼睛在看到我之后变得那么的清亮,闪动着异样的光芒,有惊讶,有欣喜,更有说不尽的爱怜……外婆颤抖着抬起胳膊,伸出瘦弱的像枯干的树枝一样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发,很小心,很小心,唯恐吓跑了她的孙女。她用仿佛自己都听不见的声音说:“我的小孙女长大了……”她就这样反反复复,自言自语的念叨着那一句话:“我的小孙女长大了……我的小孙女长大了……”
泪眼朦胧中,我仿佛听见了外婆在喊我回家吃饭,仿佛看到了外婆正眉飞色舞的向别人夸耀着她的小孙女……外婆就像家里的那盏老煤油灯一样,拼命地燃烧着自己,释放着最后的光芒,然后熄灭了……)
教师语:这位同学的文笔非常好,我们请他把语速放慢,充满深情的再读一遍,好吗?
(学生再读)老师禁不住想为你的优秀鼓掌了!
教师语:(点评学生的修改)“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我的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熟悉的旋律,我仿佛看到外婆正探着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踮脚倚门遥望,盼望着我像燕子一样飞回她的怀抱。
病例3. 哥哥小的时候很顽皮,不是跟邻家小孩到镇外捕鱼捉虾,就是跟那个小混混闲逛瞎遛。有一天,哥哥说他这辈子也不会忘记。偷桃,别人都跑了,就他一人被抓住,被桃园的主人留住。父亲来领,与人道歉一番,回家。罚跪整整一夜,不准吃不准喝,谁劝都不行。妈妈把家里东西都砸了以表示愤怒,他依旧不允。第二天早上去工作之前只留下一句话给哥“起来,吃饭,上学,给我好好上!”
哥说一辈子不会忘,我不知道是忘不了那天被人抓住的恐惧,还是忘不了父亲与人道歉的赔笑,还是父亲罚跪的严厉,还是……但妈妈说,从那以后哥再没有偷过别人东西。
修改稿:
教师语:你表达的十分清晰流畅,声音非常悦耳!
教师语:(点评学生的修改)原来父爱并不仅仅是小时候把我们举得高高的那双手,也不仅仅是下班后带给我们的那一袋袋糖果,父爱更是高高扬起的手掌,颤抖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愤怒。
病例4.父亲近乎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可是给他的小女儿的总是甜蜜。老人们说,端午节的那天早晨,女孩家用石榴花泡的水洗脸,可以不长痘,终年清爽。每每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总是发笑,要是这样的话,化妆品公司干脆改成石榴园算了!但父亲却信以为真,年年端午不知从哪捧来石榴花硬逼着让我洗。记得有一年端午不知什么原因,父亲忘了。一年里看见我那张起痘痘的脸总不免怪自己一番。那年一开春,便移了一棵石榴树栽在家中。妈在一旁笑,“她都十六七了,长痘自然的呀!你还真觉得那石榴花管用!”父亲头也不抬继续栽着他的石榴。
修改稿:
教师语:(点评学生的修改)真是一鸣惊人!谢谢你,用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文笔给我们刻画了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你让我突然明白(父亲的爱,藏在粗糙的双手中,那双手不辞辛劳的撑起了我们的家,;父亲的爱,藏在慈爱的目光背后,那目光,微笑着看着女儿一天天的长大,变的更漂亮。)
5分钟时间,请同学们自由展示
组内同学点评一下,修改稿比原稿好在哪里。
(具体请几个同学发言看时间决定,如果学生的修改很精彩,就不展示教师的修改,如果学生状态不好,就展示教师的修改)
教师语:对学生的修改做点评。
(设置此环节的目的:三段六步教学法中的“讲练结合”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修改,并展示自己的修改成果,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借鉴他人,写作能力的提高时十分明显的。)
(PowerPoint7)
五、心得总结:2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总结如何写好记叙文的细节。
学生自由发言:
对于课上几次发言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老师发现你在课堂上非常的积极踊跃,这节课几次发言,而且非常的精彩。你是个勇于展现自己的好学生!在做的每一位同学都该向你学习,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我建议,为这位同学这一节课的精彩表现鼓掌,好吗?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总结非常好,全面而且到位。要想写好细节,我们就要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里,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技巧,比如使用修辞。记叙文中不能没有细节描写,就像画龙不能不点睛一样,不点睛这条龙就活不了,不写好细节,记叙文就精彩不了。
(设置此环节的目的:三段六步教学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当堂达标”,让那个学生总结一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将感性的理解化作理性的分析,做到知识点堂堂清,不给学生留下后患。)
(PowerPoint8)
六、教师总结:
没有“白头生死鸳鸯浦”的轰轰烈烈,却也使“夕阳无语为之动”;没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却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血脉相连无绝期”的亘古永恒;没有“身似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的长相守,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默默祝愿。爱情也许会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柔的角落。
七、作业:这节课我们品读经典,那是大家的文章,我们修改病例,那是我们山东枣庄八中南校学生的习作。我们一直在感动着别人的亲情。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经历过非常感人的亲情故事。(PowerPoint9)
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以“亲情”为话题和同学们说一个你生活中发生过的感人的细节。
教师总结语:虽然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感恩亲情却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做的事。因为在纷繁的世界中,只要有亲情在,不管距离远近,无论喧嚣寂寞,我们的心始终是安然从容的,不会找不到方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