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心灵彩虹
开卷有益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言为心声”。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2)依据文章重点词句或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一般会在文章的开头、重点段落、重点句或者结尾处出现。这些词语往往有概括、引申、加重语气或引发思考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重点词语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在理解句子基础上,理解文章的重点桔子。它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章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果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关注这些重点词句,那么就能够进一步引发我们对文章、对事、对人的思考,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例如,《荔枝》一课中,作者写母亲剥荔枝时的动作:“(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母亲一生的勤俭、辛劳。联系母亲临去世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的举动,母亲对儿孙深深的疼爱之情着实令人感动。
(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小学生要通过朗读和诵读理解作品,同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快乐练习
训练1
生之喜悦
34290009906000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契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2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
3086100000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个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到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的。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用他那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贴在额头上。
妇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妇人有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也留给我作纪念吧。”说完那人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这庭院。那妇人把乞丐引到屋后,指着砖堆对他说:“把砖搬到屋前就给你20元钱。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走开了,不知是不屑那20元还是别的什么。妇人的孩子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对他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可就大不一样了。”
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那堆砖也就在屋前屋后来回了几趟。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这个庭院。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左手,后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来人俯下身用一只独手拉住已经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是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妇人连同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妇人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伤心地坚持着:“妇人,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什么是人格,那房子是你教育我应得的工钱!”
妇人终于笑了:“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注音或写汉字 。
气chuǎn( )如牛 jū( )了一躬 西装革履( ) 衣袖(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
高贵—— ( ) 慷慨——( )
3、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给予施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请求母亲,不要乞丐搬砖头了,母亲却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他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高贵的施舍”这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3
宽容的微笑
319087513525500 那是1956年,第16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幕前夕,火炬接力活动已接近尾声。当一名火炬手进入视线的时候,一些细心的人们发现,他手中的火炬竟然如此粗糙,本该精致的火炬头变得很简陋,圆柱形的银质手柄则变成了方形的木棍。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一场闹剧。
手持“火炬”的小伙子叫巴里·拉金。他不是奥运会真正的火炬传递手,而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制造并且传递假奥运火炬的人。
当年巴里·拉金只有18岁,是悉尼大学兽医系的一年级学生。他导演这出闹剧的起因,完全是起始于一个玩笑。他说:“我们本来只是想开一个玩笑,感受一下拿着火炬在人群中奔跑的感觉。”
于是,巴里·拉金和圣约翰学院的彼特·葛兰顿等同学,把木棍、空的葡萄干罐头盒涂上银色,将浸有煤油的内裤装进罐头盒里,就算做成了“火炬”。
清晨,巴里·拉金、彼特·葛兰顿和另一名同学都穿着政府规定的白色外套,就像真的火炬手一样,奔向约克街,奔向城市广场,去见市长巴·希尔斯。
然而当他们跑到约克街的时候,其他两位假火炬手失去了勇气,丢掉了火炬。巴里·拉金二话没说,捡起燃烧着的火炬,继续向前奔跑。
巴里·拉金骄傲地举着假火炬,穿过城市的街道。在距离城市广场100码的地方,身边出现了一支由6名骑摩托车警察组成的护卫队为他开道,附近有三四万人。许多官员和摄影记者,都把他当成了真正的火炬手。他硬着头皮往前跑,将火炬传递给巴·希尔斯市长。不知什么原因,市长并没有发现火炬的异常,而是高兴地接了过去,并开始讲话。
巴·希尔斯市长身后火炬传递的组织者马克·马斯顿,很快注意到了这支异样的火炬,并不动声色地打断了市长的演说。
此时的巴里·拉金早已溜之大吉,乘一辆有轨电车回到学校吃早餐去了。
随后不久,真正的火炬手举着墨尔本奥运会的火炬跑进了城市广场,点燃了巴·希尔斯市长手中的火炬。
看到了真正的火炬,巴·希尔斯市长和许多人终于明白,刚才的那一幕竟然是一场闹剧。
第二天,巴里·拉金成为舆论的焦点,各大媒体对他争相报道。
发人深思的是,澳大利亚人对巴里·拉金这场闹剧并没给予过多的指责,而是报以宽容的微笑。
更发人深思的是,44年之后的奥运会,即2000年第27届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举办时,62岁的巴里·拉金被选为真正的火炬传递手,令人羡慕地举起了真正的奥运火炬。
澳大利亚人的宽容微笑,使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变成了一场人们津津乐道的喜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溜之大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啼笑皆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津津乐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简要写出这“一场闹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里.拉金为什么导演这场闹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澳大利亚人对待这场闹剧的态度,为什么“发人深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闹剧变成了津津乐道的喜剧。这“喜剧”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没有“更发人深思的是”一句,文章还是连贯的,插入它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4
舍弃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葛第士以非常巧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e)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的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西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往往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1、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用“_____”画出来。
3、亚历山大剑砍绳结,你认为他舍弃的传统思维方式是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掉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近义词。
舍弃——( ) 果然——( )
果断——( ) 蕴涵——( )
训练5
欣赏是一种善良
3571875109728000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 ⑤随便 下列词语或短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回了自信( )
3.用“ _____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 )、( )、(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们在生活中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6
另一扇窗子
179070049720500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男孩子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在教师里,小男孩在不同的窗子边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象?他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又怎样理解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问。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资料
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三个臭皮匠——顶 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徐庶进曹营——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出阵——-不服老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做事——-乾乾净净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第一单元 心灵的彩虹
训练1 《生之喜悦》
1.用手把脸蒙住,以免被人看到(自己的神情),除了表示害羞或是觉得羞耻,人在悲痛或哭泣时,也会有这样的动作。 (2)重要环节;机会
2、A② B①
3.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
4、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
5、因为痛楚让马修感觉还活着。并非只有糖果才能给人带来甜蜜,并非只有甜蜜能够给人带来欢愉,并非只有欢愉才是人生的真谛。一个从来未经历痛楚的人,必然会对幸福缺少判断力。
6从常常忍受不了痛楚到在痛楚中发现喜悦,两者的差别在于,一个人拥有多大的力量来热爱生活。爱,实在是天下最有力量的事情,它常常产生奇迹。
训练2 《高贵的施舍》
1、喘 鞠 lǚ xiù
2、高贵——低贱 慷慨——吝啬(小气)
3、她要教会乞丐凭自己的力气挣钱
4、意思是:不劳动就接受别人的施舍,对乞丐来说是降低人格的举动,是可耻的;劳动后接受给予者的钱财是凭自己的能力所得,是光荣的。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的。
5、母亲是个有同情心,懂得尊重别人,并且很有骨气,自尊自立的人。
6、“高贵”的本义是气质高雅或地位优越;“高贵的施舍”的含义是“不同寻常的,能激励人自强自立的施舍。”
训练3 《宽容的微笑》
1、(1)悄悄地跑掉了(2)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3)形容很感兴趣地谈论。
2、拉金冒充火炬手穿过街道,竟然把假火炬传给了市长,引来众多观看者,但是这个国家对他很宽容。
3他想感受拿着火炬在人群中奔跑的感觉。
4、澳大利亚人对待拉金的这次闹剧并没给予过多的指责,而是报以宽容的微笑,说明澳大利亚人性格开朗、宽容,毕竟是一个年轻人的冲动,并没有恶意,年轻人对奥运会火炬手充满了向往。澳大利亚人的宽容值得赞赏。
5、四十四年后,六十二岁的拉金被选为真正的火炬传递手。
6、具有提示作用,使结果更加突出,层次更清晰。
训练4 《舍弃》
1.① 亚历山大断绳结 ② 孩子果断弃脚趾 ③ 朋友将托盘倒向自己
2."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 "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3.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用手打开绳结,耗时耗力.亚历山大的心中只有他的目标,所以他舍弃了纷繁,选择简单、迅速,最终得到了他所想要的.
4.值得.如果不舍弃他的脚趾,他就会失去他的生命.
5. 放弃 果真 坚决 包含
训练5 《欣赏是一种善良》
1.虽然…但是…;如果…就…
2.④ ⑤ ②
3.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4.屠格涅夫 列夫·托尔斯泰 林清玄 培根5.屠格涅夫欣赏列夫·托尔斯泰;林清玄欣赏小偷;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于祝福;多一些欣赏.
训练6 《另一扇窗子》
1.*不同景象:从第一扇窗小孩看到的是小狗死后被埋葬的悲伤景象,从第二扇窗小孩看到的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灿烂的欢快明媚的景象。*心情变化: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窗子的含义:“窗子”喻看待事物的角度及心态。“第一扇窗”喻消极悲观的心态,“第二扇窗”喻积极乐观的心态。
2.“开错窗户”是指看问题的心态和角度错了。不应该只看到自己自认为不如人的一面,而要认为让自己自卑的的一面也许正是自己的最大优点。
3.受到的启发:不要妄自菲薄,随便看清自己,要这样认为,我自认为不如人的地方,也许正视自己的闪光点,要对自己充满自信,放下思想包袱,乐观的对待人生。
4.*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当遇到不顺心之事的时候,开始确实有些气馁、灰心,甚至自卑,想自己真的没有用,什么事都办不好,什么都不顺。但我又一想,也许是老天有意让我今后成就大事,所以现在有意考验我,磨练我一下,其实它知道我能成功的。于是有恢复了信心,把事情做好了。*遇到挫折,不要气馁,不要放弃,不要认为技不如人,而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这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