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亲情的力量
开卷有益
怎样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中年级正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这一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即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呢?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困难,但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课文,才能达到精练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目.
一、段意综合法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概括出它的主要意思,把各个部分的意思综合组织,就能归纳出主要内容了。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写什么。
(2)细读文章,弄懂每个自然段、每个词句的意思。
(3)给文章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4)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方法注意事项:
1、能够正确地给文章分段和概括段意。
2、综合组织各段的意思,不等于各段意思简单相加。要适当使用过渡句或关联词语,使相加的句子通顺。删去重复或次要的内容,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二、摘句归纳法
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得准,需要反复比较分析,分清内容的主次,准确地抓住主要内容,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容易归纳了。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全段话都是围绕某一句话的意思写的,那么这句话就是重点(中心)句。如果全文都是围绕文中某段话的意思写的,那么这段话就是重点(中心)段。文章中的重点句、重点段就是全文主要内容的提示,我们一定要留心。
有的文章只有一个重点句或重点段,而有的文章则有好几个。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概括主要内容时,要把几个重点句或重点段的意思加以综合整理,概括出主要内容。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就有两个重点句,一句在文章前面:“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另一句在文章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我们在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时,需要把这两句话综合起来:“小兴安岭不仅一年四季都美丽诱人,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文题扩展法
有许多文章的题目就已经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这就可以根据课题扩展,使它的内容更加具体、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自然而然地概括出来了。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我们可以遵循以下的步骤:
(1)通读全文。
(2)以题目为中心,在文章中寻找相关的内容。
(3)将相关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4)将概括后的意思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大意了。
举例:《飞夺泸定桥》,我们可以先根据题目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谁飞夺?”,“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怎样飞夺?”、“结果怎样?”,然后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用简洁的语言串联起来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与敌人抢时间,胜利地夺下了天险泸定桥,继续北上抗日。
本方法注意事项:
1、文题扩展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文章。例如,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因为这样的文章,题目本身往往就是主要内容的核心部分,我们抓住题目的补充说明,就是文章的大意了。
2、在文章中寻找需要补充的相关内容时,要紧扣题目。以人名命名的文章,主要寻找“做了什么事”;以物命名的文章,主要看“怎么样”;以地点或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主要找“发生了什么事”。
四、串联要素法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
本方法注意事项:
1、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很详细,只需平实地、简练地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
2、串联要素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进行综合整理。即先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顺序连接起来,再加上一些结构性的词语,最后读一读是否通顺。
轻松阅读
儿子眼中的妈妈
2007年母亲节,8岁的儿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亲自给妈妈买了一套连衣裙。【段解:多么懂事的孩子!】
妈妈深受感动,轻轻地拥抱着儿子问:“洋洋,你为什么给妈妈买衣服啊?”【“轻轻拥抱”透露出母子关系融洽。】
“今天是母亲节,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儿子自豪地说。【句解:交代送礼物的原因.】
“这条裙子多少钱?”妈妈又问。
“营业员说198元,见我没有跟大人一起来,又听说这是母亲节送给妈妈的礼物,便要了158元。这不,还有发票呢。”儿子从兜里掏出一张发票交给妈妈,又说,“妈妈,你快试试裙子吧。”
妈妈在儿子的催促声中试起了裙子。
由于妈妈个子不高,裙子明显大了,妈妈肤色不白,裙子又是深色,一下子把人衬得更黑了……
爸爸和妈妈对裙子尽管有一百个不满意,但是当着儿子的面又不能表露出不满的情绪,以免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毕竟是儿子对母爱真挚的回报啊!
爸爸和妈妈直夸儿子:“好孩子,真懂事!”
下午,爸爸和妈妈根据发票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家服装店要求退货。当出示发票说明情况后,服装店老板边办理退货边讲起他们的儿子买裙子的经过。【段解:插入买衣服的经过,突出人物品质。】
那天,他们的儿子一个人来到服装店,要给妈妈买裙子。
老板问:“你妈妈有多高?”
儿子说:“妈妈不高不矮。”
老板又问:“你妈妈有多胖?”
儿子说:“妈妈不胖不瘦。”
老板问:“你妈妈是什么肤色?”
儿子说:“妈妈不黑。”
老板又问:“裙子要哪个价位的?”
儿子说:“要最贵的!”【句解:从儿子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一片爱心。】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一堆零钱,一共213元。于是就向他推荐了这条198元的裙子……【段解:从“一堆零钱”可以想象这个八岁的孩子在其他孩子吃零食的时候宁愿自己不吃,也要把他的零花钱一点一点的存起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老板说:“我的服装店自开业到现在已经5年多了,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给母亲买礼物的孩子。我被他感动了,于是就按进价卖给他一套。又怕他的家长不放心,我还给他开了一张发票……”【段解:孩子买衣服的经过感动了老板。】
妈妈打断了服装店老板的话说:“这裙子我们不退了,谢谢你!”【句解:听了老板的介绍,妈妈深深地被感动了,决定把它当作儿子的一颗爱心永远珍藏。】
她紧抱着儿子买给她的不合体的裙子,红着眼圈走出了服装店,决定把它当做儿子的一颗爱心永远珍藏起来。
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黑、最贵的!这就是孩子心中的母亲。【段解:这是孩子对母亲的印象,在孩子眼里自己的母亲是最美的,应该给母亲买最贵的衣服做礼品。】
点评:作者写一个八岁孩子为母亲买礼物这个故事,全文语言朴实无华,却见证着最为真挚的感动与纯洁无瑕的回报,闪烁着最为迷人的光芒。童心映照下的世界,是那样的洁净美丽。当然,时光会赋予孩子成熟,岁月会让曾经稚嫩的审美判断逐渐发生变化,但光阴不会改变儿子对母亲的那份真挚的爱。
快乐练习
训练7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感觉?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合适的汉字,组成词语。
róng xiè jū
( )洽相处 拆箱( )货 笑容可( )
投笔从( ) 一( )千里 白( )过隙
( )归故里 坚持不( ) ( )安思危
水火不( ) 玉( )银末 ( )躬尽瘁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布置(餐桌) 长得(很美)
表达( ) 笑得( )
诉说( ) 玩得( )
3、概括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文章中的具体事例,说说父爱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题目是“父亲的爱”,但文章中为什么写了那么多母亲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8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 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 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 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 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啰?”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中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 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 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在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全文,找出能表现保罗对父亲的教育方法不满的情绪的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而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的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刻画保罗和父亲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描写。
训练9
让我看着你
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319087515240000 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 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④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⑤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⑥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⑦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⑧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选自《意林》2007年第11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
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孩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10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病得不轻,住在医院里。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差点仰面摔倒。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89斤。”
①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和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②“提那些往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子过来的?”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来,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做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母亲抱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下来。
1、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答问题。
(1) 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①,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②,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
(1)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一句传诵千古的诗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首歌曲?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11
忆父亲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事。
②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路,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下。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在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时已正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的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③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处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上土或弄褶皱了。
④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向我道歉。
⑤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忽然,父亲喟叹了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全家人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瞎,那是一句台词,”父亲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 )。
⑥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听。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白说的。会找个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的事儿?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
⑦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1.第五自然段中填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是正襟危坐。对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第⑤段中[面面相觑"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这表达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5.把“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改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陈述句表达的效果不如改为反问句,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父亲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全文看,第⑥段与第⑦段之间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父亲合作的导演们对父亲赞不绝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12
最自豪的母亲
[英]乔安娜·罗杰
291465059817000 26岁那年,我生下了儿子乔治。他刚出生时一头黑发,一双大大的蓝眼睛,还有我所见过的最长的睫毛。9个月的时候,乔治就开始说话;10个月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走路;2岁的时候,这孩子已经学会了滑雪。
乔治8岁的一天,当他起床后,发现自己的一只脚突然不会弯曲了,只能用脚后跟走路。腿部畸形的症状很快从一只脚传到了另一只脚。在无数次会诊后,医生得出结论,乔治有扭转性肌张力障碍,这种病与大脑性麻痹相类似。医生说,他可以继续活着,可是,在不断的疼痛和抽筋过程中,即便他的肌肉不完全失控,他也会失去行走能力。从此,当我们一起走在街上时,人们要么目不转睛地盯着乔治看,要么很快看上一眼这孩子,接着向我投来怜悯的目光。很多时候,我都不敢看这孩子,他的身体被扭曲得实在太厉害了,看起来有些狰狞。有时,我甚至会气急败坏地向他尖叫,让他学习直着走路。无论我脾气如何暴躁,他却总是微笑着对我说:“妈妈,我正在努力。”
有一天,当我看到乔治试图将自己扭曲的双脚放进他心爱的溜冰鞋里时,我的心都碎了。我把它们放到鞋柜里,说:“孩子,等你病好了我再和你一起去溜冰。”
每天晚上,当我坐在乔治床边为他读故事的时候,他都会问同样的一个问题:“妈妈,如果我们很努力地去祈祷,你认为,我在醒来的时候还可以重新走路吗?”
“不,我不这么认为。”我不想欺骗孩子,说出了心里话,“不过,我觉得我们应该坚持每天都祈祷。”
“可是,妈妈,小朋友们都叫我跛子,他们都不跟我玩儿,我没有一个朋友。”听到这里,我心如刀绞。
几年后,渐渐地,乔治对自己的疾病习惯了。他很少抱怨,这让我多少有些释然。和他上街,我再也不会感到尴尬。我接受了这个现实,孩子长大后和别人会不一样,可是他会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坚韧,更多的勇气,更大的志向。
乔治十几岁的时候,药物治疗终于取得了效果,他的手和嘴巴都可以正常动弹了,可是他的脚仍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运动,还需要拐杖帮忙。不过,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滑雪。滑雪杖就成了他的拐杖。他从雪山上飞驰而下,就像在空中翱翔。乔治以他卓越的表现入选英国残疾人奥林匹克滑雪队。我想,尽管他不能走路,可是,他会滑雪。
乔治18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的一只脚可以正常行走了。他立刻扔掉了一个拐杖。之后的第二个月,他又扔掉了另一个拐杖。尽管他走路的姿势还是一瘸一拐的,但他不再需要拐杖或者轮椅的帮助了。乔治有空就会回来看我,我在门口远远地看着他,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孩向我走来。
“嗨,妈妈,”他常常笑着说,“想出去跳舞吗?”
最近,我高中的同学们举行了一次校友联谊会。在会上,我的同学都在讲述自己孩子的成就:
“我儿子是个音乐家。”
“我女儿现在是医生。”
到我发言时,我自豪地告诉所有人:“我儿子非常优秀,因为他现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青年文摘》2007年第23期)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体会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终于”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析文章第一段横线上语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自身残疾,小乔治对妈妈说“我正在努力”,请从文中找出他正在努力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看,乔治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亲为什么对乔治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而感到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资料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专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母亲》《爱国者》《龙种》等。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尔鸣》、《老人与海》等。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和《烦恼的冬天》等。1962年作品《人鼠之间》“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撒旦在戈雷》、《卢布林的魔术师》、《奴隶》等。1978年作品《魔术师·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韵文与诗》、《山丘和其他》、《悼约翰·邓及其他》、《驻足荒漠》;散文集《小于一》等。1987年《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托尼·莫里森(女)(193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宝贝儿》、《爵士乐》等。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第二单元 亲情的力量
训练7 《父亲的爱》
1、融 戎 荣 容 卸 泻 懈 屑 掬 居 驹 鞠
2、爱意 灿烂 心思 开心
3、本文写了八件事:爹叫我把偷的糖送回去,并拆箱卸货作为赔偿。爹送我去医院和医院的人发生争执。生日会爹忙于做家务。爹替别人照相,自己不照。爹激励我自己去骑车。爹不给我写信。我打电话,爹叫妈来接。我结婚时爹只是大声醒鼻子。
4、父爱具有深沉、理智、充满希望的特点。
5、以母爱来做对比,更突出父爱的特点。
6、用疑问的方式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意在告诉读者,父亲用种种不同方式表达着父爱。
训练8 《父亲的难题》
1、本文记叙了保罗的父亲在保罗参加短跑比赛前给他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希望他受到教育,但儿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致,父亲的观点儿子不接受,父亲遇到了难题。
2、唠唠叨叨 腻味 似听非听 默不作声
4、乌龟踏实有韧性 完全靠运气
5、儿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致 父亲的观点儿子不接受
6、神态 语言
训练9 《让我看着你》
1.母亲要求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 (意思对即可。) 2.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她想说服我同意她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意思对即可。) 3捐献眼角膜4、①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怕我为难而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 ②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③豁达:说起身后事,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④追求完美:母亲唠叨身后事时,惦记还少了一条裙子 ⑤善良:不愿我为她耽误工作;嘱咐我二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 。
训练10 《第一次抱母亲》
1、本文记叙了“我”第一次抱母亲时的感受,想起母亲以往为我们付出,不求回报,而感到羞愧,教育我们要关心自己的母亲。
2、(1)身体方面,母亲身体不好,为母亲的病情担忧;其次,母亲竟然这么瘦小,而我却不自知,我很吃惊这样瘦小的肩膀竟然能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却没能够帮母亲分担;再者,母亲病了,是为了家才累垮的。这几句发自内心简单的话,道出了作者心中的酸楚。(2) 母亲是想让我别难过。我从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3、(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七子之歌》
训练11 《忆父亲》
1、背台词
2、写出父亲演戏时怕弄脏长袍而端坐的姿态,表现父亲对待工作时的投入与专注
3. 因疑问而不解的样子
4.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这表达了他自豪的心情.
5.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电影不能拍好。
改为陈述句表达效果不如反问句,是因为反问句起强调作用,强调父亲对我的责备,以及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与反问句相比.陈述句削弱了语气.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父亲的两件事。
第一件:父亲端坐被导演遗忘
第二件:父亲包饺子时背台词
7.联系全文看,第⑥段与第⑦段之间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父亲做群众演员时的另外一些小事.
8. 父亲为人正直,表里如一,做事认真投入,精益求精
训练12 《最自豪的母亲》
1、本文讲述了乔治八岁时患腿部疾病,他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微笑面对生活,并积极投入运动中,终于在十八岁那年扔掉了拐杖,母亲为有这样坚韧不拔的儿子自豪。
2、“终于”是一个副词,表示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在这里具体说明了乔治治疗过程的艰难漫长。
3、具体描写了小乔治的聪明、健康,与下文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1)每天坚持祈祷,希望靠祈祷出现奇迹;(2)很少抱怨自己的疾病;(3)从未停止过滑雪锻炼。
5、乔治具有坚韧、乐观的性格特点。
6、因为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是乔治十年努力的结果,这是乔治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所以能使母亲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