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2 06:2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圆形、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小猪佩奇、猴子、棕熊和熊猫骑车比赛跑。问:谁跑得快?
想一想,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教师:刚才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多的圆。你们真棒,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学生汇报(钟面,呼啦圈……),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3、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出示圆片图形:
( 1 )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
(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
(三)、认识圆的特征
1、拿出自己画好的圆。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用尺子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四)、圆规画圆
教师: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规,认真观察一下圆规的样子。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两个圆会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小组讨论,(半径小,则圆小;半径大,则圆大。)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造成圆心的位置不一样,因此圆的位置不一样。
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五)、智慧岛
1、知道《墨子.经上》对圆的定义。
2、认识太极图。
六、课堂小结,回顾知识
1、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大家都收获很多。关于圆,同学们课后还可以通过其它书籍或网络寻找更多的知识。
2、布置作业: 数学书 P13第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