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风骚”两首(氓 离骚<节选>)
第1课时 氓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中国诗歌随时代而 ,绵延不绝,生生如昨,形成了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一座座高峰。中国诗歌培养了我们 的待人风格、悲天悯人的民族情感以及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中国优秀诗歌为什么能够 ,源远流长?( )。中国诗歌易于传诵,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渗透于小说、曲艺、歌舞、美术、书法等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因此,诗歌经久不衰,近年来又得到人们的重视,呈现出新诗和中国传统诗歌双峰并峙、交相辉映的局面。但同时也应看到,“有数量、缺质量”问题的 。仅2018年通过网络新媒体发表的诗歌就近亿首,而深刻反映时代变化、基调明亮、能量充沛、可读可诵、为人们所喜爱的精品诗作比例偏低,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不关注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这也是当代诗歌丢失群众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衍变 落落大方 交口赞誉 彰显
B.演变
彬彬有礼
交口赞誉
彰显
C.衍变
落落大方
脍炙人口
凸显
D.演变
彬彬有礼
脍炙人口
凸显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深刻体现了时代精神是中国诗歌优秀的首要原因
B.深刻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是中国诗歌优秀的首要原因
C.首要原因就是中国优秀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深刻体现了时代精神
D.首要原因就是中国优秀诗歌深刻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不关心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
B.不关心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
C.不关怀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
D.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不关怀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① 。诗歌早于文字的形成,人类有了语言之后便有了诗歌,只是因为没有文字记录下来,所以未能传于后世。 ② ,所以说《诗经》的故乡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进入《诗经》时代,长江流域进入《楚辞》时期,它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两个源头, ③ ,成就了中华远古文化。?
答:?
?
二、巩固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 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节选自《诗经·郑风》)
【注】①嗣音:传寄音信。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前两节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B.“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刻画出女主人公急盼之中的矜持之态,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娇嗔。
C.诗中描写女主人公的动作行为仅用了“挑”和“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
D.全诗三节,采用顺叙手法,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展现在读者眼前。
6.“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
?
?
?
?
?
?
?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谷 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①。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②。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③,思我小怨。
(节选自《诗经·小雅》)
【注】①颓:旋风。②遗:遗弃。③大德:指共患难。
7.诗歌的第一节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
?
?
?
?
?
?
?
?
?
8.诗歌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进行具体分析。
答:?
?
?
?
?
?
?
?
?
?
第2课时 离骚(节选)(一)
一、基础夯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览揆余初度兮 揆:测度、衡量
B.日月忽其不淹兮
不淹:不淹没
C.来吾道夫先路
先路:前驱
D.恐美人之迟暮
迟暮:晚暮,指衰老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肇锡余以嘉名
锡:同“赐”,赐给
B.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内:同“纳”,接纳、容纳
C.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同“僻”,僻静、幽静
D.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导”,引导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字余曰灵均
A.纫秋兰以为佩 B.不抚壮而弃秽兮
C.名余曰正则兮
D.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 谇:谏诤
B.固时俗之工巧兮
工:仔细
C.竞周容以为度
度:法度
D.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又申之以揽茝
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
②鸷鸟之不群兮
C.①屈心而抑志兮
②忍尤而攘诟
D.①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7.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B.“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又申之以揽茝”四句,既写了诗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又点明其原因是诗人不注重修身。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说明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诗人将古代的圣贤作为榜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古代的圣贤。
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译文:?
?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译文:?
?
第3课时 离骚(节选)(二)
一、基础夯实
1.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可与日月争辉。为了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屈原,请你建立一个介绍屈原的专题网站,并说说你的网站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
?
2.将下列几句话重组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以“后世仁人志士”开头,可适当增删词语。
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②《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不朽诗篇。
③“求索”精神源于《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
④“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精神。
答:?
?
3.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个字左右。
答:?
?
?
?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屈
原
列
传
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C.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D.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徒,是战国时楚国特有的官名,从本文看,左徒官位是比较高的,是楚国内政外交的主要负责人。
B.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官职。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
C.《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叙事诗,是屈原的代表作,它代表了“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帝喾(kù),黄帝的曾孙,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了华夏根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气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译文:?
?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译文:?
?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氓
1.D(演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衍变:动词,发展变化。“演变”常指可预见的变化,该变化有其必然性的原因,该处应用“演变”。彬彬有礼:文雅而有礼貌。落落大方:形容人举止潇洒自然,不拘谨,不做作。下文说“待人风格”,该处应用“彬彬有礼”。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交口赞誉:指异口同声地称赞。根据语境,该处应用“脍炙人口”。凸显:清楚地显露。彰显:鲜明地显示。根据语境,该处应用“凸显”)
2.C(A、B表述均是中国诗歌为什么优秀,而非回答前文提出的问题。故排除。D语序不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与“体现了时代精神”两者间,前者更直观,语序排列时应放在前面。故选C)
3.B(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更是罕见”与“还比较普遍”两个短语的语序不当,“还比较普遍”句应放在前面;二是“关注”与“人民生活”搭配不当,“人民生活”应与“关心”搭配。故选B)
4.①但不是中国最早的诗歌 ②《诗经》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故事 ③两个源头汇合一处
5.D(“采用顺叙手法”错,应为“采用倒叙手法”,诗歌先写女主人公等待时的焦急心情,然后写在哪里等待和为什么这样焦急)
6.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7.运用了起兴的表现手法。“习习谷风,维风及雨”的意思是风带来雨,诗歌以此起兴,引出下面丈夫抛弃妻子的内容。
8.诗歌的第一、二两节在特定的风雨交加的环境中表现弃妇的悲惨命运,第三节写出弃妇情绪的变化、思想的觉醒和人格的升华。诗歌表现了女主人公从被遗弃之后的悲愤到对现实有深刻理解,从而自强的情感变化。
第2课时 离骚(节选)(一)
1.B(不淹:不久留)
2.B(“内”在此不是通假字,是“内在”的意思)
3.C(C中的“名”与例句中的“字”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前者意为“取名”,后者意为“取表字”。A“佩”为动词用作名词,佩饰。B“壮”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壮年。D“美”为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4.D(刘向辑录的《楚辞》里不仅仅有屈原的作品,还有宋玉等人的作品)
5.B(工:善于)
6.A(A“以”: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因。B“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虽”:都是连词,“即使”)
7.B(“原因是诗人不注重修身”说法错误,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很注重修身洁行的)
8.(1)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的,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正常的措施。
(2)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第3课时 离骚(节选)(二)
1.网站内容应包括:屈原生平简介、屈原“美政”思想简介、屈原的诗歌特色简介、屈原的相关评价、研究屈原的图文资料等。
2.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求索”精神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不朽诗篇《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的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来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
4.D(原文标点: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5.C(《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非叙事诗)
6.B(“在楚怀王面前”错,应为“在《离骚》中”)
7.(1)大王令屈原制定法令,人们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出来,屈原就自夸他的功劳。
(2)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称述的事物也是芬芳的;他的行为廉洁,所以至死不容于世。
【参考译文】
屈原,名平,是楚王的同族。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他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入朝就与楚王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他想争夺楚王的宠幸,因而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楚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屈原写好了草稿,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于是上官大夫进谗言说:“大王令屈原制定法令,人们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出来,屈原就自夸他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谁能做’。”楚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为朝廷所不容,所以屈原忧愁深思,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在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在极度悲伤痛苦的时候,没有不呼喊父母的。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困窘到了极点。他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屈原创作《离骚》,大概是由这种怨愤引起的……《离骚》中称赞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和周武王,来讽刺世事。《离骚》对崇高的道德、国家治乱的描绘,无不生动鲜明。他的文笔简练,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向高洁,他的行为清廉,他的作品虽然描写的事物细小,但意义非常大,虽然列举的事例浅近,但含义极其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称述的事物也是芬芳的;他的行为廉洁,所以至死不容于世。(屈原)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蜕壳一样,超脱于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污垢,清清白白,出淤泥而不染。推赞这种高洁的志趣,即使与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