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七年级 课题:第七课 课时: 第2课时 使用时间: 第 周 总课时: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7.最后一课 第2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以探究性讨论为主,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及其意义,品味语言内涵,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培养爱国情感。
自测——互查——互教
1、《最后一课》的作者是 , 国作家。体裁是 写于 年,表达了 的主题。本文的线索是 ,描写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
2、自由朗读,说说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展示——反馈——导学
作者为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别在文中找出来。
《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小弗朗士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朗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小说写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可是文中并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个字。小说是怎样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
最后一课上课之前与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用动作描写好在哪里?如果换成极其慷概激昂的语言不是更激动人心吗?
自测——反馈——点拨
在括号中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
阅读下面两段描写文字的描写对象和描写方法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1)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 ( )
(2)屋顶上的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 鸽子也用德语唱歌吧!”( ) (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肃静 B.平静 C.安静 D.严肃 E.静悄悄
(1)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 的气氛。
(2)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
(3)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 的教室。
(4)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 了一点儿。
(5)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 !
回顾——总结——反思
搜集爱过故事和以爱国为主题的名人名言,看看谁找的最多。
主备课人:孙皛 小组成员签名: 刘欣 信昌 徐娟 桂英 领导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