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12) 六年级上册美术 第14课 窗外的风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版(2012) 六年级上册美术 第14课 窗外的风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21 22: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窗外的风景
1、
教学目标
1.
了解窗户的造型特点,以窗户为画面取景框表现窗外的风景,掌握画面取舍和构图的方法。
2.
欣赏不同形状的窗口美景,强调取景的重要性。通过取景框来取舍不同构图的同一处风景,领会画面构图、取景取舍的方法。
3.
体会不同的窗户结构带给人们的美感和情趣,引发美化生活的情感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的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感受不同的造型特点并表现窗外的风景。
2.
难点:观察取景时,画面的主次关系及一定的概括表现。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
带窗口的取景框、展示板
2.学生:
不同形状的纸张、马克笔
五、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问题1:
教师:享有中国四大名园荣誉的园林有哪些?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苏州园林占据四大名园一半的名额,让我们先睹为快——拙政园
问题2:视频里都会有什么景色?
(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山石盆景……)
(二)门票设计
问题1:这么美的景色,游客们想得到免费入场券吗?
?
只要在园林准备的取景框上设计一款古典窗户,即可得到免费入场券
问题2:游客们怎样设计一款古典窗户呢?
问题3:领券活动
(三)取景欣赏
1.
让我们透过窗看一看,窗外的风景?
板书:
2.欣赏窗景
漏窗看景,对窗看景、满园景色
小结:同学们设计的每个小窗,就是一个取景框,不同的视角景色也各不相同。这种窗和景色的相互组合,相映成趣的方法被园林设计师们运用到了建筑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美学。
3.
探究取景方法

学生拿取景框对着照片取景,发现什么?

教师ppt中取景,(近景
中景
远景)

宋代大画家怎样取景构图(宋代郭熙论山水画:可行
可望
可游
可居)

找找宋画《四景山水图》中的园林住宅(一、四)中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四)作画
1.
教师对着ppt图片,简笔概括勾勒近景、中景、远景。
2.学生实践,教师个别指导。
(五)布置艺术墙
1.
学生按作品贴到相应的窗内。
2.
给欣赏作品点赞
(六)小结
◎园林虽为人造,宛自天开,那移步换景的思想境界,并不是单纯的仿造自然中的景物,把山造于园,把石搬于园,把树种于园,……更多的是人们追求那份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环境!
◎分享2016年12月新闻
——唯美梯田照,总有幢房子“煞风景”拆还是留?网友操碎心。(图片)
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了泳溪乡党委书记周连钢。
“我们最终决定还是不拆的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一道美景,特别是早上,房子里升起缕缕炊烟,很有意境。”接下来,会对房子做一些改造。
◎讨论窗外的风景不仅是眼中之景,更是心中之景。
温馨提醒:
1.观察取景的时候,要学会取舍,看不清和琐碎的可舍弃。
2.
近景
中景
远景除了透视关系外,学着尝试颜色的变化。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