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省中考研讨会资料明确方向科学指导有效实施寻求突破——中考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复习备考方略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陕西省中考研讨会资料明确方向科学指导有效实施寻求突破——中考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复习备考方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29 19: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明确方向 科学指导
有效实施 寻求突破
——中考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复习备考方略
西安铁一中 龚少华
综 合 性 学 习
复习策略
题型设计
涉及考点
命题思想
核心理念
综合性学习
核心理念
从学习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植根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是一种“活化”的语文学习实践而非“纯粹”的理性学习。是一种过程性的、非线性的语文实践。
从文化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文化,而非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
综 合 性 学 习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综 合 性 学 习
考查综合能力
考查学习过程
考查思维品质
考查思想水平
考查语文能力
综 合 性 学 习
具体考点涉及以下各项内容:
1、提炼概括 2、图表解读
3、修辞句式 4、口语表达
5、活动策划 6、理解探究
7、观点主张 8、规范书写
综 合 性 学 习
06年
6.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9分)
(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2分)
①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 )
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
综 合 性 学 习
(2)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7分)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2分)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2分)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3分)
相关链接:
a.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
b.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c.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07年
5.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9分)?
材料来源:
于丹的《〈论语〉心得》;
《中国青年报》2007年3月26日第九版文章《于丹是怎样炼成的》等。
〖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者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③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
④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促使她成功的强大力量。
(1)[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2分)?
卷首语?
冲破藩篱, ;?
解读经典,诠释人性。?
____,直面诘问;?
勤恳真诚,回馈热情。
(2)[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15个字,字数大致相等。(4分)?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座谈会]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任选一句(在序号前打“√”),谈谈心得体会。不超过30个字。(3分)?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08年
6.请你参加与“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9分)
材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华商报》《西安晚报》
(1)【调查】阅读下面的表格,概括出三类调查对象态度变化的共同趋势。(3分)
“对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的态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年级
结果
对象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学生 赞成 赞成 较赞成
老师 赞成 较赞成 保留意见
家长 赞成 保留意见 反对
(2)【讨论】针对下面言论中的一个要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谈出理由。(3分)
陕西民间艺术宜纳入原有的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之中,不增加学时,不设为考试科目。
(3)【宣传】请为你所在地区富有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突出该民间艺术的特点,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分)
09年
6.请你参加与“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有关的综合性学习。(9分)
(1)请为下面的实施方案补充活动主题。(2分)
要求:任选一个节日;补充的主题应突出节日特点,并与已有“活动主题”的语言形式相同。
实施方案
日期(2009年) 节日 活动主题
4月4日 清明节
5月1日 劳动节 体验劳动,歌唱明天
5月28日 端午节
10月1日 国庆节 感受成就,祝福祖国
10月3日 中秋节 诵读诗赋,期盼统一
(2)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2分)
歌唱祖国(歌词)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3)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提供的词语。(50字左右)(3分)
幸福安康 繁荣昌盛
(4)请写出借“月亮”思念亲人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表达我们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
2010年
7.请参加以“我来说生肖(属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亮出生肖】请写出你的生肖或你喜欢的一种生肖,并从下面的诗中找出与其对应的诗句,书写在田字格内。(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所写的生肖展开。)(1分)
十二生肖诗 硕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眠,画蛇添足实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胡俨《列朝诗集》
【话动二:链接生肖】请写出与你亮出的生肖有关的一个成语、俗语或歇后语。(不得照抄上面诗中的内容)(1分)
【活动三:妙解生肖】十二生肖在传统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寓意,并有相对固定的搭配,这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生的独特认识。请选择你亮出的生肖所在的一组搭配,仿照示例作独到的阐述。(3分)
要求:①句式与示例基本一致;②字数可适当增减;③选“龙和蛇”的。不得照抄示例。
备选组: a.鼠和牛b.虎和兔c.龙和蛇d.马和羊 e.猴和鸡 f.狗和猪
[示例]龙和蛇:龙代袁刚猛,蛇代表柔韧。刚猛和柔韧一定要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刚猛,不柔韧,那就变成了暴戾;而只是柔韧,不刚猛,那就变成了软弱。
【活动四;推介生肖】请写一段话,借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推介你亮出的这种生肖。(2分)
要求:①语言流畅、生动;
②35字左右。
2011年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氏是代表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龙的传人,成为了悠久文化的载体。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请参加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读经典】《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请根据音韵特点,在歌谣中补上一个姓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右边的田字格中。(1分)
百家姓歌谣(节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 。
【活动二:补家训】下面是历史上某个名门望族家谱中记载的家训。A则是这个家族持家的基本准则;B则是对后世子孙处世的根本要求。请从A、B两则中任选一则,根据上句句式特点补写下句。(2分)
【活动三:写传文】下面是三位曹姓名人。请连缀你所知道的三个人的资料,拟写成一则曹姓小传。要求:内容准确,语言简明、连贯,100字左右。(2分)
曹刿 曹操 曹雪芹
经典答案:
曹姓自古人才辈出。凡举三子:曹刿者,兵绝。取信于民,运筹帷幄,长勺一战,留名青史。曹操者,奸绝。斗董卓,败袁绍,挟天子以令,一代奸雄,藏包举宇内之心。曹霑者,才绝。博学多识,洞悉世事,假语村言,真是隐语,红楼一书,文坛巅峰。
【活动四:话相逢】在参加清明节黄帝陵祭祖时,李明遇见一位来自海外的华裔少年。当得知他们同姓时,李明与那位少年有说不完的话。你认为李明会说些什么?要求:语言得体、连贯。(2分)
(五)复习策略
西安市近两年得分情况如下:
2010年平均 4.56分,得分率66.4%;
2011年平均 4.41分,得分率63% 。
其中1-2 题1.63分(满分3分)得分率
54%; 3-4题 2.78分(满分4分)得
分率69.5%。
研究课标:
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2、回归教材:
对课本上的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梳理,有效练习。
3、考点训练
(1)专项突破 概括、图标、仿句、辩论等
(2)综合演练
4、文化引领 (1) 社会热点
(2)文化现象
(3)传统经典
2009年陕西省副题:
请你参加有关“趣味语文”的综合性学习。9分
(1)【谐音拾趣】汉语中谐音双关能丰富语言形式,增强表达效果,请根据这一现象,写出下列歇后语表达的含义。(3分)
示例:
外甥打灯笼——找舅 含义:照旧
①山坡上烤火——就地取柴 含义:
②山顶滚石头——石打石 含义:
③老虎拉车——谁赶? 含义:
(2)【妙笔构字】一些汉字添加不同的偏旁部首,就可形成不同的汉子。请根据这一特点,给下面字谜补写句子。(2分)
有日天空晴,有水清泉流, ,有目眼睛明。
(谜底 青)
(3)【慧眼辩词】汉语表意丰富而准确,雅俗褒贬,各有分寸。请从“红朱赤丹”四个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下面空缺处。(2分)
胆忠心 ② 花绿叶 ③ 紫难别
④ 血丹心
(4)【巧断对联】汉语语气、停顿的变化,会带来语意的变化,请分别用“/”和“∥”给下面的对联标示出两种含义。
上联: 此地安能居住
下联:其人好不悲伤
(2011·贵州省贵阳市)
综合性学考查(共12分)
材料(一)
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纷纷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亲近经典,可以净化心灵,涵养大气。这两本书都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文化经典,其中有不少内容在指导我们学习、生活等方面,仍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5.处于青春期的一些中学生,容易与父母闹别扭。如果你的同学因为父母的批评正心情不悦,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内容最适合用来对他(她)进行劝说。(2分)
A.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B.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C.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D.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26.请参照示例,将下列《弟子规》《三字经》的节选内容任选两项进行概括。(4分)
序号 原句 内容概括
示例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教化育人
1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2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3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4 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写 作
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命题思想:
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表达真情实感,表达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对生活、对生命、对社会的思考。如《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在这里》《我想看见你的笑》。
写作
(二)题型设计:
全命题 半命题 材料作文 看图写作
近3年来,我省试题均采用一题制,以命题作文形式出现。
写作
(三)常见问题:
1、选择材料少个性。
2、描写刻画不细致。
3、遣词造句不丰富。
4、文章结构不灵动。
5、文面书写不理想。
例文1:《我想看见你的笑》
话说唐僧和徒弟孙悟空来到一个庄子,名曰高老庄。
唐僧师徒二人走进庄里,庄里却无一人在街上走,二人好生奇怪。半晌,悟空和师傅来到一户人家门前,门上匾额上写着霸气十足的两个字:高府。
……(叙述了孙悟空收服猪八戒的整个过程)
事情平息了,师徒三人要继续西行,高老庄主携女儿前来送行。末了,八戒深情地望着高小姐说:“我想看见你的笑。”
例文2:《我想看见你的笑》
XX和YY是两个不认识的人。结果有一天,结果有一天,XX和YY的一个共同的朋友一起去打台球,这是XX和YY的第一次见面,但是是XX第一次看见YY瓜不啦叽的正脸。
写作
(四)高分解密:
1、选材新颖富有内涵
2、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3、文气贯通技巧娴熟
4、书写工整文面美观
(五)训练策略:
1、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
2、安排有效的训练内容
3、进行有效的评点指导
4、督促有效的修改落实
(六)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1、练重写,学经典
2、练结构,学模式
3、重积累,学技巧
4、重课内,学迁移
4、重课内,学迁移
诗歌扩写练散文。
长文缩写练谋篇。
文言散文学立意。
联系背景练想象。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