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彩纸片的组合》
【教
材】上教版第4册
【课
型】剪纸
【课
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上教版小学美术第四册第四单元“走进名作”的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利用不同形状的彩纸片进行有意识的组合,拼贴成一幅装饰画。本课着力培养学生生活中变废为宝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用剩下的彩纸进行二次利用,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巧手将原本废弃的材料变成美丽的装饰画。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有剪纸拼贴的经验,但多数是表现较为具象的事物。本节课利用学生课堂上剪剩的彩纸片进行创作,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尝试。因为剪剩的彩纸片没有固定的形状,多是不规则的,学生必须要有意识地去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构图,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彩纸片拼贴的独特美感。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较为注重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将手中的彩纸片运用的更加的合理,让画面更具有美感。
【教学策略】
本课利用废纸材料图片做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发现废物利用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白板功能,让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主动发现形状、色彩的特点以及构图的方法。能够在无形中养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学生通过欣赏马蒂斯剪纸和同龄学生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有更大的信心投入到创作中去。最后作品展示环节创设了“我是小小艺术家”情境,让孩子们一起用自己的作品来装饰教室,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穿插运用,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评价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感受马蒂斯剪纸作品的特点。学会运用不同边角材料拼贴组合造型,完成装饰画。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彩纸片的组合形式,掌握各种形状彩纸片的组合拼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作品中的美,提高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色块进行组合拼贴
难点:色块造型组合的变化
【教学过程】
悬念导入
教师:(拿出实物)今天老师带了一样东西,你们看。我们看看里面是什么。(拿出里面的彩纸边角料)这些废纸真的没用了吗?
2.教师示范:挑选边角料,粘贴作品。今天老师非常开心,所以想选用一些红色,黄色的长纸片表达我的心情,为了构图漂亮,我挑选一些蓝色纸片放在画面的下方,完成一副作品。
3.出示课题《彩纸片的组合》
欣赏与讨论
教师:老师喜欢用彩纸片拼贴,还有一位法国的大师马蒂斯也喜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他的作品。
学生:欣赏大师作品
教师:大师的作品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色彩丰富,形状多样
教师小结:大师巧妙的运用了许多不规则的彩纸边角料进行组合拼贴,外形线条弯曲流畅,使人感到活泼流畅,富有生机,也注重颜色的搭配。
教师:出示颜色:这里有哪些颜色可以代表你的心情?
学生:红色——高兴,蓝色——平静,黑色——悲伤……
4.教师: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心情。而各种形状也能代表我们的心情。这里准备了一些彩色形状,请小朋友来拼一拼,并说一说理由。
学生:(游戏)在屏幕上拼上代表自己心情的彩色图形并说一说。
三、创意与制作
1.欣赏同龄人作品,启发创意思维。
2.作业要求
①利用边角材料完成一幅代表你心情的装饰作品。
②注意构图完整,纸片色彩丰富,形状多样。
提示:粘贴要平整,牢固。
3.创设情境:我是小小艺术家,我为校园做装饰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与评价
教师上传学生完成的作业
学生欣赏并在小组内做自我评价
互评、师评
评价内容:
你喜欢哪副作品?
作品图形,颜色给你什么样的心情?
4.教师:(给作品装上相框)你们看,废纸变成一幅幅美丽的作品,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更加漂亮。所以,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生活也因为艺术变得更加美好,小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能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