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2 08:24: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6
《那个星期天》
【教材分析】
《那个星期天》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务虚笔记》。《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带领读者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那个星期天》,题目是编者后加的,课文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觉,写了盼望母亲兑现在礼拜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由开始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描写细腻生动,真实感人,能引发读者共鸣。学习这篇文章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揣摩人物心理,理清人物心理变化轨迹,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情感,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品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关爱。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作者史铁生)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字义)
绞、搓、明媚、吓唬、晃动、泡沫、漫长、黄昏、亲吻、依偎、翻箱倒(dǎo)柜
沉郁(chén
yù):沉闷抑郁。
绊(bàn):绊住、绊倒。
惊惶(jīng
huáng):惊慌、惊恐、举止失去常态。
耽搁(dān
ge):拖延时间。
急遽(jí
jù):急速。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惆怅(chóu
chàng):伤感、愁闷、失意。
2.边读边悟:
(1)预习课文,说说在那个星期天“我”究竟经历了什么?“我”为什么对那一天记忆深刻?
(2)梳理在那个星期天“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读完课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我认为本课最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是: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在黑板板书话题“我的第一次盼望”,师生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个“第一次”总是格外难忘些的吧,看到老师黑板上板书的话题,你想起了怎样的成长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自由表达。)
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作家史铁生讲述的“我的第一次盼望”的故事,看看又带给我们怎样独特的感受。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默读课文,感知故事
(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为什么对那一天的记忆如此深刻?
学生读后交流,
预设:在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从早晨到黄昏,可最终因为母亲的忙碌而没有实现。
我对那一天记忆深刻,是因为那是“我”的第一次盼望,“我”急切而又漫长的盼望;因为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因为那一天“我”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感知交流
1.我读文后最大的感受是……
2.我读后存在的疑惑是……
学生谈初读后的感受与疑惑。
教师小结,预设:同学们初步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到了文中的“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变化。同学们有很敏锐的阅读感受力,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走进文本,对话文本。
品读课文,走进人物
(一)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轨迹
请同学们品读文本,找出体现“我”心理变化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思考:在这个故事里“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按照你的理解用曲线画出来,并做简要说明。
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请1生到黑板用曲线画出来,并简要说明。
预设:母亲答应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急切盼望)——终于盼来了,那天早晨母亲还是答应的(兴奋)——母亲出来了却是去买菜(疑惑、担心)——等待母亲买菜回来就去(焦急、兴奋又期待)——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地忙(失望、着急)——母亲说睡醒午觉再去(希望)——午觉睡过了头(懊恼)——等着看着母亲洗衣服直到黄昏(绝望、伤心)
师小结:在那个星期天,“我”的第一次盼望竟然如此的波折与漫长,“我”的心理经过了一番曲折起伏的变化,十分扣人心弦,让人感同身受又感慨万千。那么,作者是如何将“我”的心理刻画得如此细腻动人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
(二)体会作者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句,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我”的心理刻画得如此细腻动人的?
同学们先自主学习,在文中圈点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交流预设:
1.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心理。
(1)文章第三段中“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就等一会。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
借助动作描写,将小孩子兴奋、激动、急切又有点疑惑母亲为什么让“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的心理刻画地淋漓尽致。
(2)文章第四段中“我跳房子……我看着云彩走……我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刻画,十分具有画面感和镜头感,一个在焦急等待中打发时间的无聊又孤独的小男孩如在眼前。
2.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心理。
示例:“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
反反复复、念念叨叨,语言简洁又直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又写出了小男孩的焦急与热切的盼望。
3.直接心理描写细腻生动。
(1)“等着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直接描写出了“我”等着母亲买菜回来时的焦急又兴奋的心理。
(2)“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两个“再不”写出了“我”午觉睡过头后的懊恼、自责,“马上”“决不”刻画出了“我”的决心,突出了“我”第一次盼望的深切。
(3)“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内心丰富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的漫长、无聊和孤独。
4.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变化。
(1)“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衬托“我”终于盼来了那个星期天,马上就能跟着母亲出去时的心花怒放。
(2)“我感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既交代了时间的推移,又烘托出此时此刻“我”内心的悲凉与失望;
(3)“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衬托“我”希望彻底落空后的伤心,“我”没有大发脾气,没有撒泼打滚,而是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出声地泪流满面,伤感中带着温情。
方法小结:学会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立体;值得强调的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切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文段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文章沉闷,有损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四、悟读课文,理解母亲
(一)小组合作,思考探究
在那个星期天里,母亲最终也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你认为她还是不是一位好母亲?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有理有据地说说你的看法。
同学们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预设:
1.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2.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的辛劳与坚韧又令人感动。
(二)资料助读,探究深意
1.
走进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史铁生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病隙碎笔》;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中篇1或短篇4》;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韩少功评
2.
《那个星期天》节选自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作家将带着读者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这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且好读,处处透映着一种对人世沧桑的如泣如诉、似幽似怨的伤感与领悟。
3.人物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文中的人物,总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因而,将人物形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分析理解,才能更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联系生活,我们不难发现本文把“我”的等待、失望与无助写的十分形象,但也写出了母亲的忙碌与辛苦,叙述过程中看似满满的都是对母亲的抱怨和不满,焉知不是以看似平常的抱怨而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对童年的回忆,对生活的思考。
五、拓展延宕,联系现实
(一)你有没有类似的成长经历?通过学习本文,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悟?
(二)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试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的所见景物,体会“融情于景”写法的好处。
走在小巷中
奔跑在田野里
漫步在公园
学生练笔
师生交流:
示例:(心情“好”)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漫步在中心公园里。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只见那雨,如同万条银丝从天空中撒下来。像牛毛,似花针,若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山顶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烟。似雾一般的细雨,如雨一般的薄雾,交织在一起,丝丝缕缕,缠绵不绝。深吸一口初春的空气,我轻轻地闭了眼,风儿抚摸着我的脸颊,雨儿滑过我的头发。
如棉絮一般轻盈的雨,如芦花一般柔美的雨,那么细,那么柔,在微风中欢笑着、舞动着……
(心情“不好”)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漫步在中心公园里。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似雾一般的细雨,如雨一般的薄雾,交织在一起,丝丝缕缕,缠绵不绝。细雨贴上我的头发、我的脸颊。路边的柳树枝条在雨雾中影影绰绰,远处的小亭子也不见了踪影。我怅然若失地行走在着,看着万千雨丝一如我的愁绪……
小结:“景”或“物”的自身并不带有感彩,但是景物被写入作品,就会因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了生命,并表现出鲜明的感情倾向。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这个道理。景物描写与抒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希望同学们你在以后的阅读与写作中,进一步学习、体会。
附: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