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2 08:32: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6
两小儿辩日
【教材分析】
《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寓言故事,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知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要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通过这个故事也让学生学习两个小孩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文言文,要以诵读为主,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式地诵读课文,并学会结合注释疏通文义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停顿。
2.合作学习,疏通文义。
3.演绎课文,悟“辩”启智。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出处和科学资料)。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一词多义)。
2.思悟发现
(1)通过结合注释的方式自学课文,学会了哪些文言词语的解释?
(2)两小儿围绕太阳,在争辩什么问题?
(3)文中哪句话体现了两小儿争辩的复杂性?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大家从题目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
预设:
1.“辩”的解释和含义——关于太阳的争辩。
2.知道了故事的人物和事件。
过渡语: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人物和事件,但事件的结果我们还不清楚,下面我们进入课文,一起通过学习,还原这个两千年前的故事,再现当时的情景。
二、读“辩”,正音停顿
1.请同学自由试读课文,注意生字词和停顿,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参考注释,实在解决
不了的标出来,等待同学老师帮助。
学生第一遍读课文,尽量不提过多要求,只要求学生尝试自己解决字音、停顿,尊
重学生首次阅读体验。
2.请一学生读(中等水平学生),其他同学评价,评价者从字音和节奏停顿方面评价。
明确字音(屏显):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为:wéi
孰为汝多知乎
为:wèi
知:zhì
进一步启发学生:两个“为”为什么读音不同呢?因为它们的意义不同。
明确停顿(屏显):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屏显停顿规律
⑴意义单位划分法: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⑵语法结构划分法: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在主谓、谓宾、状语与中心语、动补之间要作停顿,转折词后要停顿,状语后置要停顿,句首发语词要停顿(常见发语词:盖、夫、若夫、至若、至于等)。
(六年级学生对语法知之甚少,稍作讲解即可)根据以上两句的停顿规律,指导学生划出以下两句的停顿: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根据刚刚学到的停顿规律,朗读课文。
2.师范读课文。
3.生自由朗读课文。一生读,同桌倾听,然后互换。
三、译“辩”,小组学习
小组活动一(屏显):
1.以小组为单位,要求组内每人提出5个重点字词,至少1个有疑问的词语。自学3分钟后进行小组合作。
2.组长汇总记录,列出本组提出的重点字词,去掉重复;共同讨论本组提出的疑问词语,讨论解决,解决不了列出来。
3.组内成员牢记本组的重点字词和疑难词语,各组长到相邻组交流,记录下相邻组区别于本组的重点字词和疑难问题,回到本组讨论。如果时间允许,组长可以再到另一个组交流。
4.挑选小组班内展示
展示方法:教师挑选某一小组内的任意同学,说出本组的重点字词有哪些,组长交流后带回来的重点字词有哪些。可以再换任意同学,说出本组的疑难词语有哪些,组长交流回来的疑难词语有哪些。
5.解答疑问。任选一个小组的重点字词实物投影,组长在班内选任意同学回答。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组内每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小组合作的公平性合理性,给每个同学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小组内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小组外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求同存异的意识。
预设:
重点字词:辩


日中

沧沧凉凉
探汤




疑难词语:车盖
盘盂

古今异义:“去”“汤”
通假字:“知”
屏显:
1.“为”的辨析。
2.
图片展示车盖、盘盂。
四、论“辩”演“辩”
(一)论“辩”
1.再读题目“两小儿辩日”,提出问题:为什么是“辩”日,而不是“说”或者“论”或者“谈”呢?
学生思考辨析,感受“辩”的气氛。
预设:
“辩”更有气势
“辩”势在分出胜负
“辩”言辞更加激烈
“辩”更能体现问题的难度
……
明确:“辩”是彼此你来我往各持己见地针锋相对,“谈”“说”“论”等词语是单方的表现;“辩”可以体现其辩论得投入,激烈;“辩”字可以体现问题的棘手。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两小儿辩论得激烈呢?
预设: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用的问句。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用的比喻句。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举得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明确:运用反问句
比喻句,摆明道理,举出例子,彼此针锋相对
……
(红字部分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3.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结合文中反问句和比喻句,读出“辩”的味道。
师结合上述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说出两小儿“辩”地态势:互不相让,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各执己见,引人入胜……
过渡语:我们完全可以领略到文中充满了浓重的“辩”的色彩和意味,我们同学们何不
学着文中的两小儿,痛快地辩一辩呢!
(二)演“辩”
小组活动二:
以小组为单位(4人组),完成以下任务:
1.分配角色,两小儿2人,孔子1人,另外设1个局外人对这个场景做一个评价。
2.集体创作脚本,开头部分参照老师给出的范例,由角色本人创作自己的脚本部分,组长进行汇总和简单的裁剪。
3.演绎故事场景。
4.其他组观看评价。
屏显要求:
请同学们仿照示例方式,写出本组的脚本,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既要丰富多彩,又要符合人物形象,想象大胆又不失真实。
屏显脚本示例:
《两小儿辩日》课本剧剧本
话说这一天,阳光普照着大地,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子路和冉有到东方游学。
孔子:这次东游,我带你俩出来,希望你们能有所收获。
子路和冉有同说:是,先生。
子路:我们先生常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教导我们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
冉有:我们先生还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所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他这是希望我们做言行一致的人。
子路:你说咱们的先生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呢?(小声问)
冉有:(作神秘状)说起来易,做起来可难呢。
孔子:你俩鬼鬼祟祟地在谈论什么呢?
子路和冉有:没什么,没什么。我俩是说,走了半天,太阳火辣辣的,先生,能否先休息会儿?
孔子:好吧,我们就到前面大树下小憩一会儿。
?
?
几个小孩在玩游戏,其中一个小孩说:哎呦,好热啊。乙:是呀,中午的时候太阳离我们近,当然热啦!
……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准备,老师进入各组指导,了解准备情况。鼓励适当地化妆和使用道具。要求每个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任务,都参与到情景剧中来。
2.学生展示。
预设指导:
生甲(用手指着天上的太阳)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语气稍显平淡而郑重其事)
生乙(也用手指着天上的太阳)说:“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声音略高,略快,有争辩的语气)
生甲:“日初出大如车盖(用手臂大幅度地一轮),及日中则如盘盂(两手张开虎口相对,比划出盘盂的大小),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说完后身体前倾,紧盯着生乙的脸)
生乙(迅速接上):“日初出沧沧凉凉(作抱臂寒冷状),及日中如探汤(慢慢伸出手猛地缩回,作被烫状),此不为近者热而远着凉乎(语速快,面露得意之情)?”
生甲目瞪挠头(作疑惑状)。
两生看到孔子,跑上去问:“敢问先生贵姓,从何处而来?”
孔子忙拱手说:“我姓孔,名丘,字仲尼,从鲁国而来。”
两生七嘴八舌地说:“原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啊!您能帮我们解决刚才的争论吗?”
孔子(为难地)捻着胡须,尴尬地说:“我一时也解决不了……”
两生拊掌大笑,说:“谁说您多智慧呢?”边笑边跳着跑开了。
子路和冉有看到这一幕也笑起来,说:“老师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含义了,老师言传身教,弟子受教了(作揖)!”
孔子陷入沉思:“天地之大,自然万象,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了!”
表演环节注重尊重孩子创作,只对“辩”进行指导,指导学生从语气、语速、表情、肢体动作表现出“辩”地意味。老师做必要的示范。
五、思辩悟辩
1.两小儿跑开了,辩论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不能结束,让我们结合自己的所学所知,也来辩一辩吧——两小儿辩论的话题有意义吗?
屏显:
两小儿的辩斗有意义吗?
预设:
见解一:
无意义。太阳一天中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参照物和光线的不同,看起来一样。
屏显太阳与地球距离的科学知识
“远者小而近者大”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
是视觉误差、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显得小了。
见解二:有意义。两小儿辩日,“辩”出了童真童趣的快乐场景,也“辩”出了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敢于辩论的精神!学生思考到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辩”的内涵——同时也映照出了孔子谦虚求真的严谨态度,从这个角度讲,他们都是智者!
屏显:
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
实事求是
虚心好学
……
此处生成板书:(附下图)
2.师总结发言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做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却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依然照耀着我们。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的太阳,我们也需要智慧的太阳!来,闭上眼睛,让这轮智慧的太阳在你的心头冉冉升起,越升越高!下课。
附: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

童真童趣
独立
思考
大胆
质疑
敢于
辩论
谦虚
求真
学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