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让真情自然流露》写作指导
【教材分析】
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抒写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讲真话、实话。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点就是“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写具体,学会让真情自然流露”。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会,杨柳的荣枯、桃花的开谢、期待已久又落空的期待、无法回避的离别,这些人世间的别样况味,都能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情感的涟漪,让人难以忘怀。这些文章都是学生体会“让真情自然流露”的优秀范例。本单元写作训练就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从寻常小事入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
进入情境,感受真情自然流露的魅力;
2.品味经典,学习自然表情达意的方法;
3.有效借鉴,学习运用细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写作的健康情感。
【预习提示】
1.搜集整理能表达心情或感受的词语,并尝试给它们分类。
2.在平时的阅读中,你有没有读到过特别令人感动的文章或者片段?搜集整理出来,想一想,它能打动你的原因是什么?
3.在平时的写作中,你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和小组内同学交流总结。
【教学过程】
一、进入情境
感受真情
英国作家勃朗宁说:“没有爱,这个世界将是一座坟墓”。真情是尘世间最温馨的绿荫。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仔细感受下面三个片段最没有“叙真事抒真情
”是哪一个?为什么?
出示:
片段一:我的心像被割了一道口子,很疼。我知道我不能那么自私,同窗三年,不管以前有多不愉快,今天也不能坐视不管。我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我要让她感受到有一股强大的动力在支撑她,有一颗温暖的心在陪伴着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第一次我感到自己是在带给别人真真切切的希望和勇气。
片段二:“突然,床晃动了两下,随即传来室友的呕吐声。我一下子从睡梦中惊醒。只见她蜷缩在床头,呼吸急促,不停的颤抖。我飞快从上铺下来,给她倒水,递过去一条湿毛巾。就在我递过去的瞬间,她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话没来得及说,又拼命地吐了起来。焦急不知所措的我,只能轻轻地拍着她的背。
片段三:清晨,蔚蓝的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走在路上。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一个小孩的近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倒。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的形象,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我惊出一身冷汗,还好,小孩脱险了。
学生点评,发表看法。
预设:片段三,环境描写失真,危急时刻不可能有时间想到英雄,写作要避免胡编乱造,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冰心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体验让真情自然流露。
(板书课题:让真情自然流露)
积累词汇,感受生活
(一)小组交流,触摸感受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心情和感受。课前预习时,同学们都整理了一些表达心情和感受的词汇。小组交流后,由一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有代表性的词语。其他组补充。
预设:
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兴、欣喜、激动、感动、温暖、欣慰、盼望、希望、归心似箭……
消极的情感体验:害怕、恐惧、嫉妒、难过、愧疚、沮丧、忐忑不安、追悔莫及……
(二)体味生活,表达感受
要求:选择你曾经体验过的有最深刻印象的一种感受,回顾事情的经过,组织语言,小组交流,互相点评有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并给出好的建议。
小组交流,对话生活。
三、明确要求,片段写作
1.看一看,明要求:
在小组对话的基础上,选取你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限时片段写作。内容要具体,思路要明晰,情感要真实动人。
2.
写一写,动真情:
学生按照写作要求限时写作。15分钟,200-300字。
3.
评一评,互借鉴:
小组评议要求:组内互读作品,总结归纳作品中出现的亮点与不足。然后全班交流,
小组间可以互相借鉴经验或提出问题,以便于二次创作。
预设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不能敏锐捕捉看似寻常小事中的动情点;缺少表达真切感受的方法技巧;缺少细腻动人的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缺少感染力等。
四、借鉴经典,领悟方法
(一)经典范例回顾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你在情感的自然真实表达方面得到了哪些启示?
范例一:《匆匆》中“我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运用精妙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可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流逝,一去不返,而“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范例二:《那个星期天》中“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就等一会。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跳房子……我看着云彩走……我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借助细节刻画,将小孩子兴奋、激动、急切又有点疑惑母亲为什么让“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
在焦急等待中打发时间的无聊又孤独的的心理感受表达地真实动人,引发人的共鸣。
写法归纳:写好细节,于细微处显真情。
细节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表情变化、服饰细节等)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够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
范例三:《那个星期天》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衬托“我”终于盼来了那个星期天,马上就能跟着母亲出去时的心花怒放。
“我感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既交代了时间的推移,又渲染出此时此刻“我”内心的悲凉与失望;
“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衬托“我”希望彻底落空后的伤心,“我”没有大发脾气,没有撒泼打滚,而是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出声地泪流满面,伤感中带着温情。
方法归纳:巧借环境渲染,营造意境,让情感自然流露。这就是“点染”手法。也可以借助议论、抒情,有意点明作文主旨,表达对文中人、事、物的强烈感情。
范例四:文章《踮起脚尖》全文叙写夜深躺在床上的一个时间片段,表现父母夜深回家踮起脚尖走路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此的感悟。文章多处运用点染的方法,情感丰沛,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的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玩,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
这里的点染,为下文父母夜深回家怕影响孩子踮起脚尖走路作铺垫。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
此处的点染,表达了对父母的理解,也写出了过去对父母的误解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结尾的点染,强烈地讴歌了父母对子女的伟大、无私的爱。
精讲点拨,方法总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写作记叙文,只有吐真言、抒真情,才会打动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动情点”;
写好细节,于细微处显真情;巧借“点染”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完成板书)
(二)中学生作文拓展阅读
片段一:
回忆中,那小池塘是满眼的绿——一池碧绿的水,一岸弯弯的垂柳。看护池塘的是两只“大狗”,所谓“大狗”,不过是我小时候的错觉罢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也只不过是两只黄白相间的中华田园犬。那时的我特别怕它们,它们似乎也乐得吓唬我,每每看见我便向我狂奔而来,还冲我一个劲儿的叫。偏我也拿它们没办法,只好忙忙地躲到奶奶身后去。奶奶一跺脚,喝一声,它们就蔫了,我也便能“大摇大摆”地去往小池塘了。
——宋金格《几度池塘草》
片段二:
这一天,我同往常一样,走过那个刷着雪白油漆的拐角时,猛然想起铅笔盒没有拿,便又折回去。当我回头的一刹那,呆住了——爸爸妈妈竟站在门前,注视着我,眼睛里写满了不舍和担心。一股热流突然涌上心头,我顿悟,原来……原来……我没有拿铅笔盒,而是转过身径直走下去。那一瞬间,我的眼泪便肆无忌惮地流了下来。我没有顺从我坚强的性格,没有强忍泪水,也没有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是让眼泪肆意流淌。那一颗颗“腾空落下”的泪珠仿佛一个个小精灵,诠释着父母的爱的温暖。
——韩艺轩《拐角处的温暖》
五、学以致用,二次创作
1.根据以上所学,进行二次创作,扩写成文。
2.小组交流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优秀作文展示。
六、总结提升
“做一个真实的人”,有一颗能细细体察生活和他人的心,用心去揣摩你笔下的人物,去感知他们生活的世界中的阳光、风或是雪落的声音。我们笔下的文字就会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从我们的心、眼、手中倾泻而出,带着温度走入读者的心。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