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机械运动 同步练习(2课时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机械运动 同步练习(2课时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2 08:23:39

文档简介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运动的相对性
知识点
1 参照物
1.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旁边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沿途的路灯
D.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2.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同学们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同学们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3.棋盘上摆放有三枚棋子如图B3-1-1甲所示,图乙是小宇移动了棋子后的样子。相对于棋盘,位置发生了变化的棋子是(  )
图B3-1-1
A.只有3
B.只有2和3
C.只有1和3
D.1、2和3
知识点
2 机械运动的分类
4.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里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5.一辆做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
s内运动了1
m,第2
s
内运动了2
m,第3
s内运动了3
m
……则此汽车的运动是(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前3
s内是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青山 青山
B.竹排 青山
C.竹排 竹排
D.青山 竹排
7.2020·温州
如图B3-1-2所示,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图B3-1-2
A.房子的窗户
B.路边的灯杆
C.行驶的卡车
D.轿车的司机
8.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答:以________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答: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________________、丙车________。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答: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________________、丙车____________。
(4)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自|  我|  提|  升
9.在火炬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彩旗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的照片,如图B3-1-3
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甲火炬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_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
图B3-1-3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
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小明和旁边的座位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旁边的座位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小明和路旁的树木、沿途的路灯、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以路旁的树木、沿途的路灯、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时,小明是运动的。
2.A [解析]
同学们以地面为参照物,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看到列车向前运动;若以列车、小明或列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同学们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
3.D [解析]
比较可知,1号、2号棋子相对于左边框向右移动了一个空格,3号棋子相对于上边框向下移动了2个空格,所以三枚棋子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4.C [解析]
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小,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小,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站在商城里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的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5.B 
6.C [解析]
“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体是竹排,竹排在运动,竹排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青山为参照物;“魏魏青山两岸走”,被研究的物体是青山,青山是运动的,青山和竹排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竹排为参照物;由此可知,前一句描述的运动物体是竹排,后一句所选的参照物是竹排。
7.D
8.(1)地面 (2)向北运动 静止
(3)向南运动 向南运动
(4)比乙车快的向北运动的物体
[解析]
(1)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三车以地面为参照物都向北运动。
(2)因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北运动,因为甲、丙两车快慢相同,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静止。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都向南运动。
(4)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比乙车快且向北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三辆车都向南运动。
9.不一定 左
[解析]
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火炬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二是火炬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对于乙火炬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飘,只有乙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等于风速,则火焰竖直向上(因为此时风与乙火炬相对静止);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火焰向左飘。第2课时 速度及其公式的应用
知识点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如图A3-1-1所示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科学上采取__________(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图A3-1-1
2.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
s和13.13
s,则______跑得快,科学上用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可表示为______。
知识点
2 速度
3.物体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第10
s的速度为(  )
A.10
m/s
B.20
m/s
C.2
m/s
D.0.2
m/s
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就越大
B.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就越小
C.物体的运动速度v可由计算出来,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上述说法都有道理
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6
km/h=36
km/h×=10
m/s
B.36
km/h=36
km/h×=10
m/s
C.36
km/h=36×=10
m/s
D.36
km/h=36×=10
m/s
6.下列速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①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
km/h
②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
km/min
③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
m/s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知识点
3 速度公式的应用
7.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
min,通过的路程是27
km,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______
km/h,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0·台州
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为10
min,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
A.12
m
B.72
m
C.720
m
D.1200
m
9.一列火车在平直铁路上匀速行驶,在10
min内前进了18
km,然后以该速度完全通过一山洞,耗时30
s,已知这列火车长100
m。求:
(1)火车前进的速度。
(2)这个山洞的长度。
10.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
m金牌。以每50
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赛段




时间/s
24.47
27.11
27.25
26.60
A.一
B.二
C.三
D.四
11.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关于它们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
②由于兔子自认为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③科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的快慢的;
④科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的快慢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12.如图A3-1-2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图A3-1-2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
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
13.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A3-1-3
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图A3-1-3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4.如图A3-1-4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m/s。
图A3-1-4
15.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30
min走了5.4
km,休息10
min后,又以4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20
min,求:
(1)前30
min内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16.如图A3-1-5所示,轿车从某地向杭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15,当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45。求:
图A3-1-5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B地到达杭州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教师详解详析
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观众
[解析]
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中采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小聪 速度 v=
3.C 4.C 
5.C [解析]
单位换算时,只将单位进行转换,即36
km/h=36×=10
m/s。
6.C 
7.54 汽车1
h通过的路程是54
km
8.C [解析]
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变形公式可求出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时间t=10
min=600
s,由v=可得,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为s=vt=1.2
m/s×600
s=720
m。
9.解:(1)火车前进的速度:
v===30
m/s。
(2)列车完全通过山洞行驶的距离:
s′=vt′=30
m/s×30
s=900
m,
则山洞的长度:L山洞=s′-L车=900
m-100
m=800
m。
10.A [解析]
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大,由表可知,在第一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一赛段运动最快。
11.A [解析]
开始比赛后,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得出结论的。
而“裁判员”判定乌龟获胜,是根据跑到终点时,乌龟用的时间较短,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得出结论的。在科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12.C [解析]
由警示牌知,最大车速v=120
km/h,s=20
km,
由v=得,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最短时间:
t===h=×60
min=10
min,不应短于10
min。
13.B [解析]
甲、丁图像所示的速度都是5
m/s,乙图像所示的速度一直在增大,丙图像所示的速度是3
m/s。
14.1500
15.解:(1)前30
min内:t1=30
min=1800
s,s1=5.4
km=5400
m,所以平均速度:v1===3
m/s。
(2)最后20
min运动的路程:s2=v2t2=4
m/s×20×60
s=4800
m=4.8
km,所以整个路程:s=5.4
km+4.8
km=10.2
km,
t=30
min+10
min+20
min=60
min=1
h,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10.2
km/h。 
16.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t=10:45-10:15=30
min=0.5
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
s=120
km-70
km=50
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v===100
km/h。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B地到达杭州需要的时间:t′===0.7
h=42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