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知识梳理、能力提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繁荣
知识结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繁荣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高山族
满族
高山族
满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布依族
朝鲜族
布依族
朝鲜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苗族
壮族
苗族
壮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瑶族
侗族
瑶族
侗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彝族
维吾尔族
彝族
维吾尔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回族
藏族
回族
藏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蒙古族
汉族
蒙古族
汉族
说出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在大部分地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混合居住,叫做大杂居。
而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区就是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区域,叫做小聚居。
观察地图,并结合你学习过的地理知识,你发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
大杂居,小聚居
你知道画面中唱歌的女孩是谁吗?她是什么民族?三月三是这个民族的什么节日?
刘三姐
壮族
歌节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
节日时间:农历六月二十四
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摔跤比赛
抢羊比赛
开斋节(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
农历10月1日
回族
问题
从上面的展示的,我们看到少数民族从习俗、服装、房屋、语言、信仰等方面都各有特色,风格各异。为了适应这些特点,我国在这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 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 ,由当地民族行使 。自治区域分 、 - 、 三级。
中央人民政府
自治区域
自治权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全国最早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全国共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前提
核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目的?
中国的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 ...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话说民国时期……
发展很不平衡
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各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实行什么政策吗?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如藏族,)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如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当时有100万人口。还有个别少数民族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如云南的佤族、景颇族等)。
2.举措及成效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民族学院
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在政策和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
内蒙古包头钢铁工业基地
宁夏建设青铜峡水电站
公路
铁路
包兰铁路
兰新铁路
孔繁森(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
1952年与1998年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农牧业、工业发展对比表
{E8B1032C-EA38-4F05-BA0D-38AFFFC7BED3} 项 目
1952年
1998年
农牧业
农业总产值(亿元)
31.2
3210.5
粮食产量(万吨)
1581.50
7295.43
大牲畜总数(万头)
2439.2
5564.7
工
业
工业总产值(亿元)
5.4
5313.0
生铁产量(万吨)
0.90
701.73
钢产量(万吨)
0.06
632.80
原煤产量(万吨)
178.0
17568.6
原油产量(万吨)
5.20
2047.24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0.8
1323.1
富有民族特色的经济令人瞩目
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在政策和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
西部大开发:插 上了腾飞的翅膀
“西气东输”工程
2002/07/4
令人瞩目的文化教育事业
已形成初、中、高等各级学校为主体的民族教育体系。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为了解决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盲区”农民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而由国家组织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
蒙古族群众收看电视节目
知识结构
原因
表现
知识梳理
我国是一个 国家。是以 主体的各民族的 - 、 格局。
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场地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 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域,由当地民族行使 。自治区域分 、 、 ( )三级。
我国建立最早的自治区是 。
为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发展,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家实行各民族的 政策。实施 战略。
被称为“90年代的焦裕禄”的援藏好干部是 。
统一的多民族
汉族
大杂居 小聚居
民族区域自治
中央人民政府
自治权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旗
内蒙古自治区
共同繁荣
西部大开发
孔繁森
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家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主要表明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特色
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
能力提升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
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杂居
分散
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与汉族分居
能力提升
下列省、区,不属于民族自治区域的是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广西
我国设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
10个
8个
6个
5个
能力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行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平等政策
民族聚居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的民族政策不包括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实行民族独立的政策
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
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能力提升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之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我国有___个民族
54
55
56
57
能力提升
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杰出代表是
赵春娥
孔繁森
徐虎
焦裕禄
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西部大开发
科教兴国
科技强国
共同繁荣
能力提升
最早成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是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列建设和发展西藏的事例中,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青藏铁路建成
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