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向天再借五百年
孝庄训教,满汉兼学
智擒鳌拜,锋芒初显
博学多能,学贯中西
满族骑射文化——
蒙古草原文化——
汉族儒家文化——
勇武与奋进
高远与大度
仁爱与韬略
思考:康熙在继位初期,在巩固统治上面临哪些问题?
康熙初年
的形势
沙俄入侵
郑氏割据台湾
漠西与漠北蒙古
三藩割据
权臣鳌拜专权
准噶尔叛乱
西藏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尚可喜
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1、措施:
亲自指挥
启用汉将
重用绿营
2、意义:
平定三藩,
消灭割据,
加强集权,
维护统一。
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施琅
措施: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是亲征。”
——康熙《瀚海》
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该图示为“伊犁河”与“大营”的受降场面
乌兰布通古战场
1.雅克萨之战(1685、1686年)
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2、《尼布楚条约》
明确以“两河一山”为边界
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
3、历史意义
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
1个内蒙古盟旗
乌 里 雅 苏 台
伊 犁
西 藏
西宁
理藩院
吉林
黑龙江
盛京
内蒙古
东
临
太
平
洋
东南到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
南包南海诸岛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
喀什湖北岸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
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兴文崇儒,编纂典籍
措施:恢复科举,延揽汉士,缓和矛盾
康熙亲书
尊崇活佛,保护佛教
康熙敕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之宝”印
五世班禅罗桑益喜塑像
顺 治 帝 赐 封 “达 赖 喇 嘛”
康熙帝赐封“班禅额尔德尼”
共同管理西藏
雍正帝1727年设 驻 藏 大 臣
顺治帝
雍正帝
乾隆帝
康熙帝
金瓶掣签制度
优 秀 品 质
措施得当
数次亲征
历时多年
聆听教诲
胸有大志,目标明确
坚韧不拔的意志
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和实践精神
实现理想的各种知识储备和个人素养
……
“我认为,康熙帝一个人比他所有的臣僚都更具远见卓识。我之所以视他为英明的伟人,因为他把欧洲的东西与中国的东西结合起来了……他以其广博的知识和先见之明远远地超过所有汉人和满人,仿佛在埃及金字塔上又添加了一层欧洲的塔楼。”
——1697年,德国莱布尼茨
果真如此吗?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到了18世纪,当西方主要国家先后进入工业社会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仍沉醉在“康乾盛世”的落日余辉中,埋下了1840年之后上百年被人欺侮、任人宰割的祸根。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12日
思考:康熙在叙述他一生“丰功伟绩”的时候着眼点在哪里?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世界观?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如果康熙大帝真的向天借来了五百年,中国社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结
措 施 影 响 结 论
“三平定藩”
收复台湾
三征葛尔丹
册封五世班禅
抗击沙俄入侵
历时八年,终获全胜
剿抚并用,有利安定
加强台陆关系,促进其开发,巩固祖国海防
打击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抗击沙俄侵略,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康熙帝的总体评价:
①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部叛乱
和反击沙俄侵略等,巩固了国家统一和清朝的统
治,维护了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重视农业、发展文化,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
继续发展;
③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禁锢思想、限制工商业发
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总之,康熙帝是一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的封建帝王。
你如何理解“康乾盛世”被人们称为“落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