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桥
教材分析:
《桥》是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高风亮节,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受人物形象,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感受老支书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课题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桥
(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水的凶猛与可怕。大家回忆一下,当人们面对凶猛的洪水时,都有哪些表现呢?
过渡:洪水把这些惊慌失措的人们逼向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此时的木桥是一座什么桥?如果这一百多号人就这样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的拥向这座桥,这座桥还是生命桥吗?
(三)感悟老汉的精神品质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老支书。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孩子们快速默读课文第7-23自然段。
(课件出示)组内交流:你觉得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2.生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
①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②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③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④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⑤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3.品读重点句子。(课件出示)◆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①理解“拥戴”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感受老支书的心系群众。
(课件出示)◆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①这几句话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老支书?
②同样是面对洪水,老支书和人们的表现各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清瘦是对老汉的外貌描写,可为什么说他像一座山呢?
④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①老汉的几句话分别强调了什么?
②为什么党员要排在后边?
③这几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④这几个短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⑤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这几句话是对老支书的什么描写?(动作、语言、神态)
②动词有哪些?从这些动词你能感受到什么?(凶、生气)
③指导学生读出凶巴巴的语气。
⑤他揪出的是谁?(他的儿子)可见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循私情)
⑥此时此刻,你觉得他是一位好父亲吗?所以此时小伙子内心充满了什么?(不满、怨恨) 从哪里可以看出?(瞪)
⑦老支书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课件出示)◆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①引导学生通过“吼”“推”体会老支书对儿子的爱。
②师指导朗读,读出老汉对儿子的爱。
就在他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的一瞬间。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猜想老汉想喊什么?)
(四)说一说
此时,如果你就是一位已经过桥的村民。你会对老支书说什么?(抽生回答)
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村民们对老支书的感激之情。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份感动化为文字一起再读一读描写老支书的句子,再次感受老支书的伟大形象吧!
(五)理解课题,深化主题。
课文明明写的是老支书,却为何以“桥”为题目?(它是老支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一座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这是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老支书一样优秀的共产党员。 (课件出示)我们生活中的优秀共产党员。
(七)作业
1.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2.搜集具有崇高精神的共产党员的名字和事迹。
板书设计:
12 桥
人们----------------老支书
生命桥
惊慌 心系群众
你拥我挤 临危不乱
疯了似的 沉着冷静
跌跌撞撞 不循私情
爱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