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29 20:5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和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国力强盛,所以郑和能下西洋开展主动外交。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而此时的西方正经历着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被动外交的局面即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所以本课是一个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
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为两部分:一是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二是被动外交,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在对立中把握教材内容。我们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基于这种看法,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前期主动后期被动的外交概况。
(2)过程与方法:本课图文资料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图文分析归纳的能力;对航海英雄郑和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和下西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这种开拓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戚继光抗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显示了中国睦邻友好的传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戚继光抗倭成功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一次胜利,它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
本课的难点是:空间概念多,学生在世界历史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比较容易接受感性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等感性材料来学习历史。同时适当增加素材,设计探究问题,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图文资料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丰富的图文资料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比较法:①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②将明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进行纵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落后了。用比较法有利于加快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进程。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一个场景:众多演员手持船桨,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
师:这个场景演绎了历史上有名的郑和下西洋,张艺谋选用这个情景展示了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成就,同学们想知道当时的情景吗?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设计理念 联系实际和热点问题,形象直观的点明课文主题,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着兴趣和问题进入课堂。
【教授新课】

时政导入:2004年8月,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凤凰号开始了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海路的壮举。在航海、通讯技术发达的现代,凤凰号配备了大量先进设备,携带了充足的生活必需品
环节1、问题:郑和下西洋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方式:分组讨论,四组为A、人员; B、技术;C、安全;D、物品
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激发学习兴趣,为理解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环节2、活动:完成郑和下西洋的知识简表
方式:自主阅读,总结归纳
设计理念 前一环节的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并对郑和的远洋航行产生极大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简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布置作业:1、组织学生分组分段模拟郑和下西洋,发挥想象力,创设各种情境,念出相关地名,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使难点得以解决。
2、联系我国神七发射成功这一热点问题,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如何在新时代下发扬郑和的航海精神 为此我们还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会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设计的目的回到了“以史为鉴”,使学生知、信、行上达到统一。
(四)、课堂小结:明朝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主要是封建制度腐朽,资本主义强大的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强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吧。
与此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美国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指导学生模拟郑和下西洋,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一、传递和平的使者——郑和下西洋
二、抵御侵略的英雄——戚继光抗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