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名称 手形的联想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结合熟悉的事物进行随形想象,表现出一幅有创意的想象画。
2、引导学生探索手形的表现方法,利用手形的变化大胆地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加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根据手形的不同变化,联想出新颖有趣的形象。
教学难点 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方式 讲授法、谈话法、参观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引入。
1、回忆,复习《手指儿歌》。
教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幼儿园学的《手指儿歌》吗?我们现在一起再来玩一玩。”(点出课件儿歌)
儿歌:一只小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
两只小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
三只小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
四只小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螃蟹;
五只小指头,变呀变呀变,变成花蝴蝶。
2、小结,出示主题——手形的联想。
教师:“刚才手陪我们游戏,通过手形的变化,我们得到了不少信息。其实手就是人的第二表情。现在我就邀请大家一起进入奇妙的手形联想世界。”(贴出主题,点课件。)
二、观看视频进入手形联想。
1、观看视频。
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手影大师,他非常厉害!用他灵巧的双手变出各种意想不到的东西。走我们去看看。”
2、提问小结。
教师:“在视频里你看到了什么?”
“它们是用什么变出来的?”
小结:“对,通过手形的变化就能给我们传递不同的信息!不信,就来试一试!”
三、游戏:手形密语猜猜看。
1、单手联想。
教师:“在学校,老师的一个小动作同学们就能读懂是什么含义!”
做动作,“这表示_?”(贴出手势图)①“它像生活中的什么呢?”
“除了动物类,你还能把它想象成哪种类型的东西?”
②提问:“要是把它的方向改变一下,又能让你想象出什么?”
“学习用品?工具?交通类?……”
2、双手配合联想。
教师:“接下来我要加大难度你们来猜。”
做动作:“它表示_?”
①提问:“它又能让你联想到什么?”
②提问:“换个方向再看看,又让你想到哪些东西?”
3、小结。
教师:“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手形能让我们联想到这么多的事物,换个方向看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学生讨论,尝试配合手形进行联想。
教师:“孩子们,你们的手还能变出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拿出双手和同桌摆一摆,拼一拼,配合看看。开始。”
5、学生展示手形联想。
“哪位手影大师敢来试试,让我们大家猜猜你变的是什么?”
6、小结。
“看来除了双手的配合,更重要的是加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手形才能变出更有趣的形象。”
7、欣赏课本。
教师:“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书中20页,看看其他同学是如何进行手形联想的。”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四、提作业要求,学生作画。
1、课件出示,分析学生作品。
教师:“这是刚才看到的学生作品,三幅作品哪一幅更好看?好看在什么地方?”
小结:“哦,我知道了!作品中不仅要有奇妙的手形,还要着上鲜艳的色彩,饱满的画面,这样一幅画才更美。”
2、提要求,学生实践。
教师:“这是书中的斑马、大花脸,五彩的大公鸡,它们告诉我:杨老师,我们太孤单了,想要更多的朋友!所以需要大家的帮忙。”
(课件出示)要求:“请你们先摆出手形,用自己的方法把它画在纸上,再在手形画的基础上进行添加,变成你想象的形象。”
3、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除了动物类,你还能联想到哪些种类的事物?”
“画完的同学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猜一猜,学一学。”
五、组织评价。
1、自评。
教师:“哪位大师先来说说,你变出生什么样的手形画?用了什么方法?”
2、互拼。
教师:“咱们来参观、学习下,你认为谁的手形联想最有趣?图画中哪个地方最美?美在哪里?”
六、总结。
教师:“孩子们,你们积极开动动脑画出了这么漂亮的手形画,老师真为你们的出色感到高兴。希望以后你也能像今天这样善于观察,大胆想象,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事物。”
师生同念儿歌
全班齐读课题
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详细说说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展开想象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摆手形。
学生投影仪下展示手影,其他同学猜一猜。
边看边根据教师引导,回答问题。
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听要求
学生作画
学生展示,解说方法。
学生评价
板书设计 手形的联想
(手势图) 示范画
意见及建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