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第3节 化学量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满分——第3节 化学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2-29 21:2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化学量
考点梳理
1.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跟C—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国际计量标准是有单位的,其单位符号是“1”。
(2)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的粗略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相对分子质量
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某原子的相对个数=×原子个数
例:l克H2O中H原子相对个数=× 2
3.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
(1)已知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
以尿素[CO(NH2)2]为例: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16×1+14×2+1×2×2=60
(2)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计算CO2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C:O=12:(16 ×2)=3:8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l00%
例:计算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0%
因此在平时运用中要注意含铁70%的氧化铁应为纯净物(即为Fe2O3)。
(4)计算一定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馈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l000克尿素中氮元素质量=1000克××100%≈467克
(5)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即纯度)
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l00%

高频考点及真题演练
高频考点一 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
考题一 (2011·秦州)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就越小。则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 ( )
A.CH4 B.CO C.SO2 D.N2
解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就越小,则求密度最小的气体。只需比较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算得最小者即为所求。根据计算,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12+1×4=16。
答案:A
真题演练l (2009·杭州)木糖醇和普通的白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特点。常用于减肥食品。已知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9%,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请回答:
(1)该有机物还含有的一种元素是_________。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取整数)。
(3)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二 元素的质量以及质量分数
考题二 (2011·济宁)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
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1)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___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
(2)茶碱(C8H10N4O2·H2O)中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解析: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该物质1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H原子有10+2=12个,为最多。通过各元素质量分数比较,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为C%=×l00 %≈45%。
真题演练2 (2009·丽水)2008年9月,我国发生了“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部分婴幼儿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的奶粉,得了肾结石。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聚氰胺是由C、N、H三种元素组成的
B.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精为126
C.三聚氰胺中的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l:2:2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6.7%
【尝试自解】
中考命题方向及模拟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涉及化学式的一些简单计算,通过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形式考查。根据化学式判断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试题常以生活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
模拟预测题1 2011年4月,上海工商部门查获用柠檬黄色素染黄的“染色馒头”。柠檬黄色素的化学式为C16H9N4O9S2Na3,外观为橙黄色粉末,可添加于饮料等食品,但用量有严格限制。
(1)柠檬黄色素是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
(2)柠檬黄色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C:H=_________。
模拟预测题2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碘缺乏区,为了防治碘缺乏引起的病症,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化学式为KlO3)。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已知一个成年人碘的适宜摄入量为每天0.12~0.20 mg,假如碘的摄取80%来自于“加碘食盐”,则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的碘酸钾的质量为多少毫克(以成人每天食用4 g食盐计算,最后结果保留到0.1 mg)?
(系统复习,全面提升自我,请完成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 化学量
1.中科院的全超导“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运。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一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的氦(He一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一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若一个碳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为m千克,则质量为n千克的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12n/m B.12m/n
C.12n/m千克 D.m/n
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氢气>氮气
B.硫元素的化合价:SO2>Na2SO4>H2S
C.溶液的pH:硫酸溶液 D.地壳中元素含量:Al<Fe<Si
5.如果一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不会改变的是 (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B.一个碳一12原子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D.10克二氧化碳所含的分子个数
6.新型纳米材料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反应过程如下:MFe2Ox+SO2→MFe2Oy+ S,其中M表示+2价金属元素。已知MFe2Oy中Fe的化合价为+3价,M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Fe2Ox可用于环保
B.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y的数值为4
D.MFe2Oy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3
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气体性质
H2
CO2
O2
N2
C12
气体的沸点/℃
-252
-78
-183
-196
-34
被吸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
A.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容易被吸附
8.下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物质属于氧化物
B.此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9.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w)范围是 ( )
A.0.03% C.2.24%10.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4)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5)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6)质量最小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8)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
(9)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
11.纯净的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某不纯的一氧化碳中可能混入二氧化碳、甲烷、氢气或氧气中的一种气体,现测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根据计算推断:混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超市出售的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单氟磷酸钠(化学式为Na2PO3F,已知氟为-l价),实验表明牙膏中含氟的质量分数达到0.10%~0.16%时,防龋齿的效果较好。 ·
(1)单氟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
(2)该牙膏防龋齿的效果_________(选填“好”或“不好”)。
13.“4.14玉树大地震”发生后,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要用消毒剂对震区进行消毒。右图是一种常用消毒剂的部分说明书,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1)过氧乙酸属于_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物。过氧乙酸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由储存方法中要避热储存,可推断过氧乙酸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3)现要配制l0kg这种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过氧乙酸_______kg。
14.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a克,分子式分别为C2H4O2与C4H8O2,已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则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
15.据有关专家介绍,用醋酸蒸气对空气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预防流感。某学校在每间教室用120克10%的醋酸(CH3COOH)水溶液加热制取蒸气进行空气消毒处理。请计算:
(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120克10%的醋酸溶液中含水_____克。
(3)120克10%醋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6.学好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爱护环境,健康生活。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填空。
(1)从去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同时对塑料购物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这一“限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一条符合该理念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一条)。
(2)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固体A可用作食品干燥剂,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放出大量的热。试回答: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A可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
一部分。请你回答:
①每片维生素C片中含“Vc”__________mg。
②成人每天需“Vc”的量为60 mg。若所需“Vc”完全来自上图“维生素C”片时,每天每次要服用__________片。
参考答案
第3节 化学量
真题演练l 答案:(1)碳元素 (2)152 (3)C5Hl2O5
解析:(1)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由题意可知,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且含氢元素和氧元素,因而另一种元素是碳元素。 (2)这里考查元素质量分数、原子个数及相对分子质量问的换算。根据公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l00%,结合氧元素质量分数及氧原子个数,可得: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52。 (3)要知道有机物的化学式,已确定由C、H、()三种元素组成后,还需求出三者的原子个数比。题中已知氢元素质量分数,根据上面公式可知:氢元素质量分数=×l00%=7.9%,氢原子个数约为12。同理,碳元素质量分数=×100%=l—7.9%—52.6%,碳原子个数约为5,即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5:12:5。
真题演练2 答案:C
解析:本题是有关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由化学式可知,C3H6N6由3种元素组成,每个C3H6N6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即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2:2。相对分子质量为l2×3+14×6+1×6=126;元素质量比为(12×3):(14×6):(1×6)=6:14:1;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6.7%。
模拟预测题1 答案:(1)6 (2)64:3
解析:本题结合社会热点“染色馒头事件”,通过柠檬黄色素的化学式进行有关计算。柠檬黄色素(C16H9N4O9S2Na3),由C、H、N、O、S、Na六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C:H=12×16:1×9=64:3。
模拟预测题2 答案:
(1)I%=×l00%=×100%≈59.3%
(2)每天从食盐中摄取碘的质量为:
0.12 mg×80%~0.20 mg×80%
即:0.096~0.16 mg
4 g食盐中应含有KIO3的质量为:
即:0.16~0.27 mg
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KIO3的质量为:
×l000 g~×l000 g
即:40.0~67.5 mg
答:(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3%。
(2)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的碘酸钾的质量为40.0~67.5 mg。
解析:掌握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及对应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需将成年人每天从碘盐中摄取碘的质量折算成碘酸钾的质量,碘酸钾包含在4 g食盐中,然后再运用对应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每千克食盐中所含碘酸钾的质量。
同步训练
1.答案:C
解析:本题以人造太阳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核聚变和同位素的了解。分析各选项,氘、氚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氢的同位素,C符合题意。化学变化不发生元素的变化,而核聚变是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元素改变了,因此核聚变不是化学变化。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l个质子,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所以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因为氦的质子数为2,根据“核电荷数一核内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这一等式,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出选项A是错误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应为2;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所以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应等于2+l=3;而判断微粒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还是离子,这主要取决于原子与离子两者的区别,对于原子来说,由于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则D中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
3.答案:A
解析:根据定义可得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A原子的质量/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n千克/[(1/12)×m千克]=12n/m。
4.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A错;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Na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一2价,B错;硫酸溶液显酸性,pH<7,NaCl溶液显中性,pH=7,石灰水显碱性,pH>7,所以C正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是:0>Si>Al>Fe,D错。
5.答案:B
解析:若一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各种原子的真实质量不受影响,一定不变。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处理新信息的能力。由于材料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故A正确;反应前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单质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B正确;MFe2Oy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M为+2价,O元素为一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2)+(+3)×2+(-2)·y=0,解得y=4,C正确;MFe2Oy的化学式为MFe2O4,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4=7:4,D错误。
7.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表中气体的组成、性质变化与吸附量寻找规律性变化。发现,当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或沸点越高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8.答案:D
解析:观察题中结构图知为H2O2,属于氧化物,每个H2O2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其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H:O=1×2:l6×2=1:16。
9.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化学式计算。解题时可将钢样品的杂质看成是Fe2C,根据样品纯度的计算公式(纯度一杂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在纯物质中的质量分数×l00%)计算可得Fe。C的含量是2.48%;同理,将钢样品中的杂质看成是Fe3C时,杂质的含量是3.6%,因此该样品中两种杂质的含量范围是2.48%~3.6%。
10.答案:(1)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原子、离子 (3)分子、原子、中子 (4)原子核、质子、阳离子 (5)电子、阴离子 (6)电子 (7)分子 (8)质子和电子 (9)质子、中子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把各种微粒性质的异同点搞清楚。(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如氧气)、原子(如金属铜)和离子(如食盐NaCl);(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当然也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而分子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3)分子、原子不显电性,而中子本身就不带电;(4)质子和原子核带正电荷,离子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之分,其中阳离子带正电荷;(5)电子和阴离子带负电荷;(6)质量最小的微粒应为电子;(7)化学变化时分子一定要解离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8)原子之所以不带电,是因为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数目相等;(9)氯原子的相对质量为l,而中子和质子的相对质量也近似为l。
11.答案:42.9% CH4
解析:(1)一氧化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为:×l00%≈42.9%,经测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混人的气体必定是含碳量高于50%的物质,这种混入的气体为甲烷(CH4)。
12.答案:(1)+5 (2)好
解析:(1)依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先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有(+1)×2+x+(-2)×3+(-1)=0,解得x=+5。(2)从题目可知,含氟质量分数达到0.10%~0.16%,防龋齿效果好,从牙膏包装盒上说明,可算得F%=×100%=0.104%,所以此牙膏效果好。
13.答案:(1)有机 三 (2)受热易分解 (3)4
解析:本题属于信息题,借用题给信息进行解题。(1)过氧乙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从化学式可以判断过氧乙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2)因为要避热保存,说明过氧乙酸遇热会分解 (3)根据标签信息可知,此过氧乙酸中含过氧乙酸40%,配制10 kg该过氧乙酸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为10 kg×40%=4 kg。
14.答案:0.44a
解析:两种物质只由三种元素组成,即C、H、O,且两者C与H原子个数比均为l:2,即在混合物中只要确定C原子的个数就可确定H原子个数,总质嫠减去C、H元素即为O元素质量。先根据原子的个数比列出关系式,设H的质量分数为x%:
C~2H

求得x%=8%
故O%=l—48%—8%=44%,因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氧元素的质量即为0.44a克。
15.答案:(1)60 (2)108
(3)CH3COOH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20克×l0%×=6.4克
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08克×=96克这些醋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是6.4克+96克=l02.4克
解析:本题主要从CH3COOH的化学式进行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关键是运算时必须准确、规范。
16.答案:(1)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环境污染(合理答案均可)塑料袋重复利用、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合理答案均可) (2)①CaO ②CaO+H2O=Ca(OH)2 (3)①10 ②3
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试题,考查白色污染的防治、氧化钙的性质、有关图片信息的识别等。(1)塑料袋无法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限塑”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或者回收再利用,都可以减轻污染。(2)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CaO,其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以作干燥剂。(3)由图片信息可以算出每片维生素C片中含“Vc”的质量是:l00 mg×10%=10 mg;每次需要服用60 mg÷10 mg÷2=3(片)。
第三节 化学量
考点梳理
1.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跟C—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国际计量标准是有单位的,其单位符号是“1”。
(2)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的粗略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相对分子质量
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某原子的相对个数=×原子个数
例:l克H2O中H原子相对个数=× 2
3.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
(1)已知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
以尿素[CO(NH2)2]为例: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16×1+14×2+1×2×2=60
(2)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计算CO2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C:O=12:(16 ×2)=3:8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l00%
例:计算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0%
因此在平时运用中要注意含铁70%的氧化铁应为纯净物(即为Fe2O3)。
(4)计算一定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馈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l000克尿素中氮元素质量=1000克××100%≈467克
(5)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即纯度)
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l00%

高频考点及真题演练
高频考点一 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
考题一 (2011·秦州)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就越小。则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 ( )
A.CH4 B.CO C.SO2 D.N2
解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就越小,则求密度最小的气体。只需比较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算得最小者即为所求。根据计算,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12+1×4=16。
答案:A
真题演练l (2009·杭州)木糖醇和普通的白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特点。常用于减肥食品。已知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9%,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请回答:
(1)该有机物还含有的一种元素是_________。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取整数)。
(3)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二 元素的质量以及质量分数
考题二 (2011·济宁)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
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1)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___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
(2)茶碱(C8H10N4O2·H2O)中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解析: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该物质1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H原子有10+2=12个,为最多。通过各元素质量分数比较,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为C%=×l00 %≈45%。
真题演练2 (2009·丽水)2008年9月,我国发生了“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部分婴幼儿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的奶粉,得了肾结石。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聚氰胺是由C、N、H三种元素组成的
B.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精为126
C.三聚氰胺中的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l:2:2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6.7%
【尝试自解】
中考命题方向及模拟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涉及化学式的一些简单计算,通过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形式考查。根据化学式判断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试题常以生活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
模拟预测题1 2011年4月,上海工商部门查获用柠檬黄色素染黄的“染色馒头”。柠檬黄色素的化学式为C16H9N4O9S2Na3,外观为橙黄色粉末,可添加于饮料等食品,但用量有严格限制。
(1)柠檬黄色素是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
(2)柠檬黄色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C:H=_________。
模拟预测题2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碘缺乏区,为了防治碘缺乏引起的病症,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化学式为KlO3)。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已知一个成年人碘的适宜摄入量为每天0.12~0.20 mg,假如碘的摄取80%来自于“加碘食盐”,则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的碘酸钾的质量为多少毫克(以成人每天食用4 g食盐计算,最后结果保留到0.1 mg)?
(系统复习,全面提升自我,请完成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 化学量
1.中科院的全超导“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运。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一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的氦(He一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一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若一个碳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为m千克,则质量为n千克的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12n/m B.12m/n
C.12n/m千克 D.m/n
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氢气>氮气
B.硫元素的化合价:SO2>Na2SO4>H2S
C.溶液的pH:硫酸溶液 D.地壳中元素含量:Al<Fe<Si
5.如果一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不会改变的是 (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B.一个碳一12原子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D.10克二氧化碳所含的分子个数
6.新型纳米材料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反应过程如下:MFe2Ox+SO2→MFe2Oy+ S,其中M表示+2价金属元素。已知MFe2Oy中Fe的化合价为+3价,M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Fe2Ox可用于环保
B.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y的数值为4
D.MFe2Oy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3
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气体性质
H2
CO2
O2
N2
C12
气体的沸点/℃
-252
-78
-183
-196
-34
被吸附体积/mL
4.5
97
35
11
494
A.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容易被吸附
8.下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物质属于氧化物
B.此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9.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w)范围是 ( )
A.0.03% C.2.24%10.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4)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5)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6)质量最小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8)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
(9)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
11.纯净的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某不纯的一氧化碳中可能混入二氧化碳、甲烷、氢气或氧气中的一种气体,现测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根据计算推断:混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超市出售的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单氟磷酸钠(化学式为Na2PO3F,已知氟为-l价),实验表明牙膏中含氟的质量分数达到0.10%~0.16%时,防龋齿的效果较好。 ·
(1)单氟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
(2)该牙膏防龋齿的效果_________(选填“好”或“不好”)。
13.“4.14玉树大地震”发生后,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要用消毒剂对震区进行消毒。右图是一种常用消毒剂的部分说明书,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1)过氧乙酸属于_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物。过氧乙酸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由储存方法中要避热储存,可推断过氧乙酸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3)现要配制l0kg这种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过氧乙酸_______kg。
14.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a克,分子式分别为C2H4O2与C4H8O2,已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则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
15.据有关专家介绍,用醋酸蒸气对空气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预防流感。某学校在每间教室用120克10%的醋酸(CH3COOH)水溶液加热制取蒸气进行空气消毒处理。请计算:
(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120克10%的醋酸溶液中含水_____克。
(3)120克10%醋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6.学好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爱护环境,健康生活。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填空。
(1)从去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同时对塑料购物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这一“限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一条符合该理念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一条)。
(2)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固体A可用作食品干燥剂,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放出大量的热。试回答:
①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A可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
一部分。请你回答:
①每片维生素C片中含“Vc”__________mg。
②成人每天需“Vc”的量为60 mg。若所需“Vc”完全来自上图“维生素C”片时,每天每次要服用__________片。
参考答案
第3节 化学量
真题演练l 答案:(1)碳元素 (2)152 (3)C5Hl2O5
解析:(1)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由题意可知,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且含氢元素和氧元素,因而另一种元素是碳元素。 (2)这里考查元素质量分数、原子个数及相对分子质量问的换算。根据公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l00%,结合氧元素质量分数及氧原子个数,可得: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52。 (3)要知道有机物的化学式,已确定由C、H、()三种元素组成后,还需求出三者的原子个数比。题中已知氢元素质量分数,根据上面公式可知:氢元素质量分数=×l00%=7.9%,氢原子个数约为12。同理,碳元素质量分数=×100%=l—7.9%—52.6%,碳原子个数约为5,即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5:12:5。
真题演练2 答案:C
解析:本题是有关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由化学式可知,C3H6N6由3种元素组成,每个C3H6N6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即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2:2。相对分子质量为l2×3+14×6+1×6=126;元素质量比为(12×3):(14×6):(1×6)=6:14:1;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6.7%。
模拟预测题1 答案:(1)6 (2)64:3
解析:本题结合社会热点“染色馒头事件”,通过柠檬黄色素的化学式进行有关计算。柠檬黄色素(C16H9N4O9S2Na3),由C、H、N、O、S、Na六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C:H=12×16:1×9=64:3。
模拟预测题2 答案:
(1)I%=×l00%=×100%≈59.3%
(2)每天从食盐中摄取碘的质量为:
0.12 mg×80%~0.20 mg×80%
即:0.096~0.16 mg
4 g食盐中应含有KIO3的质量为:
即:0.16~0.27 mg
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KIO3的质量为:
×l000 g~×l000 g
即:40.0~67.5 mg
答:(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3%。
(2)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的碘酸钾的质量为40.0~67.5 mg。
解析:掌握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及对应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需将成年人每天从碘盐中摄取碘的质量折算成碘酸钾的质量,碘酸钾包含在4 g食盐中,然后再运用对应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每千克食盐中所含碘酸钾的质量。
同步训练
1.答案:C
解析:本题以人造太阳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核聚变和同位素的了解。分析各选项,氘、氚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氢的同位素,C符合题意。化学变化不发生元素的变化,而核聚变是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元素改变了,因此核聚变不是化学变化。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l个质子,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所以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因为氦的质子数为2,根据“核电荷数一核内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这一等式,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出选项A是错误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应为2;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所以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应等于2+l=3;而判断微粒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还是离子,这主要取决于原子与离子两者的区别,对于原子来说,由于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则D中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
3.答案:A
解析:根据定义可得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A原子的质量/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n千克/[(1/12)×m千克]=12n/m。
4.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A错;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Na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一2价,B错;硫酸溶液显酸性,pH<7,NaCl溶液显中性,pH=7,石灰水显碱性,pH>7,所以C正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是:0>Si>Al>Fe,D错。
5.答案:B
解析:若一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各种原子的真实质量不受影响,一定不变。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处理新信息的能力。由于材料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故A正确;反应前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单质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B正确;MFe2Oy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M为+2价,O元素为一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2)+(+3)×2+(-2)·y=0,解得y=4,C正确;MFe2Oy的化学式为MFe2O4,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4=7:4,D错误。
7.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表中气体的组成、性质变化与吸附量寻找规律性变化。发现,当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或沸点越高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8.答案:D
解析:观察题中结构图知为H2O2,属于氧化物,每个H2O2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其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H:O=1×2:l6×2=1:16。
9.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化学式计算。解题时可将钢样品的杂质看成是Fe2C,根据样品纯度的计算公式(纯度一杂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在纯物质中的质量分数×l00%)计算可得Fe。C的含量是2.48%;同理,将钢样品中的杂质看成是Fe3C时,杂质的含量是3.6%,因此该样品中两种杂质的含量范围是2.48%~3.6%。
10.答案:(1)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原子、离子 (3)分子、原子、中子 (4)原子核、质子、阳离子 (5)电子、阴离子 (6)电子 (7)分子 (8)质子和电子 (9)质子、中子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把各种微粒性质的异同点搞清楚。(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如氧气)、原子(如金属铜)和离子(如食盐NaCl);(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当然也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而分子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3)分子、原子不显电性,而中子本身就不带电;(4)质子和原子核带正电荷,离子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之分,其中阳离子带正电荷;(5)电子和阴离子带负电荷;(6)质量最小的微粒应为电子;(7)化学变化时分子一定要解离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8)原子之所以不带电,是因为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数目相等;(9)氯原子的相对质量为l,而中子和质子的相对质量也近似为l。
11.答案:42.9% CH4
解析:(1)一氧化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为:×l00%≈42.9%,经测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混人的气体必定是含碳量高于50%的物质,这种混入的气体为甲烷(CH4)。
12.答案:(1)+5 (2)好
解析:(1)依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先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有(+1)×2+x+(-2)×3+(-1)=0,解得x=+5。(2)从题目可知,含氟质量分数达到0.10%~0.16%,防龋齿效果好,从牙膏包装盒上说明,可算得F%=×100%=0.104%,所以此牙膏效果好。
13.答案:(1)有机 三 (2)受热易分解 (3)4
解析:本题属于信息题,借用题给信息进行解题。(1)过氧乙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从化学式可以判断过氧乙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2)因为要避热保存,说明过氧乙酸遇热会分解 (3)根据标签信息可知,此过氧乙酸中含过氧乙酸40%,配制10 kg该过氧乙酸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为10 kg×40%=4 kg。
14.答案:0.44a
解析:两种物质只由三种元素组成,即C、H、O,且两者C与H原子个数比均为l:2,即在混合物中只要确定C原子的个数就可确定H原子个数,总质嫠减去C、H元素即为O元素质量。先根据原子的个数比列出关系式,设H的质量分数为x%:
C~2H

求得x%=8%
故O%=l—48%—8%=44%,因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氧元素的质量即为0.44a克。
15.答案:(1)60 (2)108
(3)CH3COOH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20克×l0%×=6.4克
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08克×=96克这些醋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是6.4克+96克=l02.4克
解析:本题主要从CH3COOH的化学式进行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关键是运算时必须准确、规范。
16.答案:(1)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环境污染(合理答案均可)塑料袋重复利用、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合理答案均可) (2)①CaO ②CaO+H2O=Ca(OH)2 (3)①10 ②3
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试题,考查白色污染的防治、氧化钙的性质、有关图片信息的识别等。(1)塑料袋无法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限塑”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或者回收再利用,都可以减轻污染。(2)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CaO,其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以作干燥剂。(3)由图片信息可以算出每片维生素C片中含“Vc”的质量是:l00 mg×10%=10 mg;每次需要服用60 mg÷10 mg÷2=3(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