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的分类
考点梳理
无机物的组成和分类
金属:如Fe、Cu、Hg等
单质
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如O2、C、S、He等
金属氧化物:如CuO、Na2O
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
纯净物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等
、 含氧酸一一命名为“某酸”:如硫酸(H2SO4 )等
酸
无氧酸一一命名为“氢某酸”:如氢氯酸(HCl)等
化合物 可溶性碱:如NaOH、Ca(OH)2等
物质 碱
难溶性碱:如Cu(OH)2、Fe(OH)3等
盐:由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CuSO4、Na2CO3等
混合物:如空气、溶液(包括天然水)、浊液、合金、玻璃等
(1)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及密度。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及密度。
(2)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①过滤:能将互不反应又互不溶解的某一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分离。例如:粗盐的精制。
【注意】 a.过滤操作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紧贴时用水湿润,使漏斗内壁和滤纸间不留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以防滤液从滤纸与器壁闾渗出)。
三靠:漏斗最下端紧靠烧杯内壁(防液滴飞溅);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边;上烧杯嘴轻靠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b.粗盐提纯实验步骤及玻璃棒作用
步骤
玻璃棒作用
一、溶解
搅拌,加速溶解
二、过滤
引流
三、蒸发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四、转移
转移晶体
②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例如:石油的炼制。
(3)饮用水净化的方法
①沉淀法:加明矾或活性炭作凝聚剂,使固体颗粒沉淀下来。
②过滤法:除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
③蒸馏法:用蒸馏法收集到的水为蒸馏水。
上述三种方法中,蒸馏法的净水效果最好,蒸馏水可视作是一种纯净水。
高频考点及真题演练
高频考点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考题一 (2011·南充)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食盐水 B.清新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解析:判断某物质是否属于纯净物,看它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食盐水由氯化钠和水两种物质组成,清新的空气中有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水泥砂浆中含多种物质成分,故A、B、D都属混合物,只有C冰水混合物,就含水这种物质,故为纯净物。
答案:C
真题演练1 (2009·北京)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三 单质化合物
考题二 (2011·南京)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N4是一种单质
C.N4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D.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解析:这是一道最新科技研究成果的情景题,由此考查有关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等有关知识。N4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属于单质而不是化合物,N4与N2虽组成元素相同,但结构不同,因此性质不同,空气中约占78%体积的是N2,而不是N4。
答案:B
真题演练2 (2011·德州)分类就是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结论也不尽相同。下列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具有特殊的组成或性质,而其他两种物质的组成或性质相似。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区分出来并说明理由。
化学式
被区分的物质(名称)
理由
CO2、CO、H2O
Na、NaOH、Na2CO3
HCl、H2SO4、H2O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三 氧化物、酸、碱、盐
考题三 (2011·株洲)下列物质的俗名和类别全部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化学式
Na2CO3
C2H5OH
Ca(OH)2
NaHCO3
俗名
烧碱
酒精
熟石灰
小苏打
类别
盐
氧化物
碱
酸
解析:A中Na2CO3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属于盐但俗名为苏打或纯碱,烧碱是NaOH。B中C2H5OH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D中小苏打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不全是H+,还有Na+,不是酸而是盐。
答案:C
真题演练3 (2011·义乌)下表中1、2、3各项之间能构成如图包含关系的是 ( )
编号 选项
l
2
3
A
金属
水银
合金
B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C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D
水
氧化物
化合物
【尝试自解】
高频考点四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考题四 (2011·无锡)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空气
点燃
B
氯化钾
碳酸钾
稀盐酸
蒸发
C
锌
铁
稀硫酸
过滤
D
氧化钙
碳酸钙
稀盐酸
蒸发
解析:A选项会引入新杂质氧气,且难燃,C选项的锌、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D选项中的氧化钙、碳酸钙均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所选除杂试剂均不行,只有B选项中的杂质碳酸钾与试剂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选出),蒸发后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钾。
答案:B
真题演练4 (2009·茂名)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含有MnO2、ZnCl2、NH4Cl、C(少量)等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部分物质。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玻璃棒在操作l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
(2)过滤后,滤液C仍然浑浊,则造成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滤纸破损
B.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超过了滤纸的边缘
C.烧杯不干净
D.滤液C中的物质相互反应
(3)固体B常用作催化剂,则B是_______(填化学式)。
(4)某同学认为固体E是NH4Cl,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H4Cl属于化学肥料巾的______肥。
【尝试自解】
中考命题方向及模拟
物质的分类是每年中考题必考内容之一,其知识点涉及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与化合物,无机物与有机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等。涉及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一般应用分类的思想方法,对给定物质按一定依据进行再分类。至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主要以重要化学物质的性质为背景没置的题型,主要考查科学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是过去中考、也是2012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模拟预测题l 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
A.CuO、Fe、ZnCl B.CuO、S、NaNO3
C.CaO、C、BaCO3 D.SO2、Fe、HNO3
模拟预测题2 为了除NaCl样品中的Na2CO3杂质,某科学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1)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写一种)。
(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同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
(4)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同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带入新杂质,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后,商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
(系统复习,全面提升自我,请完成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 物质的分类
1.石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油状物,经过汽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判定石油属于 (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单质
2.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3.菜刀用铁质而不用铅质的原因是 ( )
A.铁的硬度大,铅的硬度小
B.铁的熔点高,铅的熔点低
C.铁的密度大,铅的密度小
D.铁的导电性好,铅的导电性差
4.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硫酸钾K2SO4
B.硝酸钾KNO3
C.尿素CO(NH2)2
D.磷酸二氢钙Ca(H2PO4)2
5.某品牌牛奶包装袋的营养成分表如下:
项目
每100g
营养参考值%
蛋白质
2.9g
5%
脂肪
3.5g
6%
碳水化合物
4.7g
2%
钠
60 mg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供能物质
B.“碳水化合物”是指维生素,属于七大营养素之一
C.“钠”是指钠元素,其质量分数为60%
D.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混合组成的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食盐、食醋 B.生铁、氢气
C.空气、纯碱 D.冰水共存物、烧碱
7.如图所示,图①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②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③表示的关系的是 ( )
X Y Z
A.溶质 溶剂 溶液
B.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氧化物 酸、碱、盐 化合物
D.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8.目前许多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有媒体报道,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某此涂改液背面的文字说明中常有这样的一个标志 说明这些涂改液是一种易燃物质。其中有一种涂改液的主要成分是二氯甲烷(CH2Cl2)。
下列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②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 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 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如图所示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正确指出①、②、③、 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
A.①单质、⑤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②+2价的钙元素_________。
(2)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A.氮气 B.加碘食盐
C.氯化钡 D.乙醇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②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
③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
(3)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A.酒精能挥发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
C.水沸腾变成水蒸气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①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
②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11.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_______。图_______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图①中的分子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
(2)写出图②中的分子转变成图①中的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2.按照“西气东输”计划,某地正在铺设天然气管道,居民不久将用上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火、静电易发生爆炸,输送天然气时,在其中混入了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醇)。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属于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在输送的天然气中混入硫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室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要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此时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
13.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蒸发;⑥过滤;⑦搅拌;⑧量取,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由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取用6.8毫升某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
14.分析比较Na2SO4、(NH4)2SO4、NH4Cl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NH4)2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___________。
(2)将这三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产生的是_______。
(3)选用下列一种溶液就能将这三种固体鉴别开,该溶液是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4)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SO4,选择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
15.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冰态物,主要分布在海底和陆地冻土带沉积物中。经勘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存储量巨大,有望成为主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CO2等分子填人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属于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某种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存在的形式是CH4·5.75 H2O,则二者质量比为m(CH4):m(H2O)=_______。
(2)将天然气从其冰态物中分离出来,有3种方法:
①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使气体从水合物中分离出来。
②在一定压力下,_______使气体从水合物中分离出来。
③通过加入甲醇或盐类等物质,可降低水合物的凝固点。
16.下表列出的是一种金属的部分性质: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较软
2.70g/cm3
660℃
优良
优良
优良
(1)根据所列出的性质,该金属可用于制造_______,因为它既_______又_______。由于其密度仅约为铁的三分之一,所以它的合金是制造飞机机身的重要材料。要成为飞机机身的 材料,其合金的性质至少应在_______方面与它的纯金属相比较要有明显提高。
(2)把这种金属放入稀盐酸中,可产生一种无色可燃性的气体。这说明该金属还可以与溶液(写一种)反应,生成金属单质_______。如果要证明其金属活动性比锌强,则它可以与_______溶液反应,生成单质_______。
参考答案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真题演练l 答案:吸附混合物
解析:水的净化过程一般采用的顺序是先初步过滤以除去水中较大的不溶物,再采用明矾或活性炭等凝聚剂将细小的不溶物进行沉淀再过滤。对于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将采用其他的特殊方法除去,如化学反应、蒸馏等。图中的小卵石和活性炭相当于滤纸,起到过滤作用,活性炭还起吸附作用。通过此装置,可将河水中的不溶物除去,但不能除去可溶性物质。净化后的水仍属于混合物。
真题演练2
化学式
被区分的物质 (名称)
理由
CO2、CO、H2O
水
不含碳元素
(缄含有氢元素)
Na、NaOH、Na2CO3
钠
单质
HCl、H2SO4、H2O
水
氧化物
(物质名称和理由都合理即可)
解析:根据组成来区分:第一组中CO2、CO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第二组中NaOH、Na2CO3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而N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第三组HCl、H2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而H2SO4由三种元素组成。根据性质来区分:第一组中CO有可燃性;第三组中HCl、H2SO4都显酸性,水是中性液体。从物质的分类而言Na是单质,另两种是化合物。
真题演练3 答案:D
解析:解答时,首先应明确图中3包含2,2又包含1(或1属于2,2又属于3),同时正确理解物质的各种分类及分类标准。表中只有D选项中水(1)属于氧化物(2),氧化物(2)又属于化合物(3)。
真题演练4 答案:(1)搅拌,加速溶解 (2)ABC (3)MnO2 (4)取少量E加入适量熟石灰(或其他强碱)并加热,若闻到刺激性的气体,则E为NH4Cl (5)氮
解析:由图可知,操作l是将黑色固体加水变为浊液的过程,操作l为溶解,在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溶解。过滤过程中,若滤纸破损,或滤液液面超过滤纸边缘,都会使杂质未经滤纸直接流人烧杯中,致使滤液C浑浊;烧杯不干净也会使滤液C浑浊。选项D中,若滤液C中的物质能相互反应,则应在过滤前已进行。过滤是一个物理过程,不会使物质再发生反应。NH4Cl中含有N元素,属于氮肥;因为铵盐同强碱混合后加热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NH3,故可用来检验铵盐的存在。
模拟预测题1 答案:D
解析:判断物质的类别,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元素的类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和种类的多少(一种或多种);第二,各类物质(主要是化合物)在组成上的特点。同时在区别物质时,要善于从“相同”中找出“不同”。在①中,四种物质均为氧化物,其中Mg、Cu、Ca属于金属元素,S属于非金属元素,所以MgO、CuO、CaO都属于金属氧化物,只有S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②中的四种物质均为单质,其中C、S、P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Fe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③中的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其中ZnCl2、BaCO3、NaNO3是由金属离子(Zn2+、Ba2+、Na+)和酸根离子(C1—、C、NO)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而HNO3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和NO,属于酸类。
模拟预测题2 答案:(1)CaCl2(或BaCl2) (2)过滤 (3)蒸发 (4)稀HCl
解析:在设计除杂质方案时,要考虑既能除尽杂质,又不带入新杂质。欲除去NaCl样品中的Na2CO3:方案一,将CO转化为沉淀,可加入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再过滤蒸发;方案二:将CO转化为CO2气体逸出,可加入稀盐酸再蒸发。为除尽杂质,所加试剂要略过量。因此方案一中蒸发得的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CaCl2或BaCl2,而方案二中的少量HCl会在蒸发过程中逸出,即可得到较纯的NaC1固体。
同步训练
1.答案:A
解析:石油经过汽化、冷凝这两种物理变化就可分离出汽油、煤油,说明原物质中就含有这些物质,因此石油是混合物。
2.答案:D
解析:分子是由相应的原子构成的,一个O4分子由四个氧原子构成,一个O2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O4分子中没有O2分子。物质的构成分子不同,性质也不同,由不同性质的O4和O2混合形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O4和O2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它们是不同形式的两种单质,而不是化合物。
3.答案:A
解析:菜刀是一种刀具,需要一定的硬度,所以选择硬度较大的金属作材料。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肥的类别。熟悉复合肥料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硫酸钾是钾肥,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尿素属于氮肥,磷酸二氢钙属于磷肥。
5.答案:A
解析:B中碳水化合物指的是糖类,故B错;钠元素在100 g该牛奶中只占60 mg,即质量分数为×100%=0.06%,故C错;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按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有机物,它被人体摄入后,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故D中说法错误。
6.答案:C
解析:A中食盐是化合物,食醋是混合物;B中生铁是混合物,氢气是单质;C中空气是混合物,纯碱是化合物;该题容易错选D,认为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因为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冰水共存物属于化合物。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几组概念的理解。由题意可知,图③的含义是X与Y并列,且都属于Z。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即溶液=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是并列关系,并无从属关系;氧化物和酸、碱、盐共同组成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再组成化合物;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也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但饱和溶液与浓溶液间不是从属关系,应是交叉关系。
8.答案:A
解析:二氯甲烷的符号说明它是一种易燃物质。由它的化学式可知,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非混合物,且是由二氯甲烷分子构成的。
9.答案:C
解析:在物质分类中,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因而单质与化合物是并列关系。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又称含氧化合物,如氧化物、含氧酸、碱等,因此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又包含碱、氧化物等,它们之间均是包含关系。而碱、氧化物同属于含氧化合物,两者是并列关系。图中①和②分别指单质和化合物,⑤是含氧化合物,③和④是碱或
氧化物。
10.答案:(1)①2N ② (2)①B ②A ③D (3)①C ⑦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物质分类、物质性质与变化。(1)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N表示两个氮原子;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标正、负号,后标数字即可。(2)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如加碘食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氮气;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如乙醇,但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盐除外。(3)变化体现的是过程,性质则常用“能、易”等修饰。故A属于物理性质,B属于化学变化,C属于物理变化,D属于化学性质。
11.答案:(1)① ②H2 能 (2)2H2+O22H2O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若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则其构成分子种类相同。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若这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则其构成分子种类不同。图①代表的只是一种分子,故是纯净物。图②中有两种分子,因此属于混合物。区分化合物和单质的标准在于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图③只有一种元素,故属于单质;图①有两种元素,因此属于化合物。
12.答案:(1)有机物 (2)有利于发生泄漏时及时发现、处理 (3)开灯、打电话、点火、脱衣服、撞击或摩擦金属等。
解析: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由于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如有泄漏很难被人们发现,因此在输送的天然气中混入硫醇有利于发生泄漏时及时发现、处理。天然气泄漏后,遇火、静电易发生爆炸。
13.答案:②③⑤⑧
解析:烧杯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燃烧匙不是玻璃仪器;由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的方法是加热蒸发水分,取用液体选择仪器时,最好选择比所取液体体积大但又接近所取数值的量筒。
14.答案:(1)SO(或硫酸根离子) (2)Na2SO4(或硫酸钠) (3)B (4)KOH(或氢氧化钾)
解析:(1)分析比较Na2SO4和(NH4)2SO4的化学式不难看出,两者都含有SO。(2)NH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Na2SO4+Ba(OH)2=2NaOH+BaSO4 ↓,(NH4)2SO4+Ba(OH)2=2NH3↑+2H2O+BaSO4↓,2NH4Cl+Ba(OH)2=2NH3↑+2H2O+BaCl2。(4)除去K2SO4中混有的(NH4)2SO4,也就是除去(NH4)2SO4中的NH,应选用KOH溶液,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OH=2NH3↑+2H2O+K2SO4。
15.答案:(1)混合物32:207
(2)①减小压强 ②升高温度
解析: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的空间笼中填入了CH4、N2及CO2 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根据CH4和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CH4·5.75H2O中m(CH4)与m(H2O)的质量比。从压强和温度的改变来分离冰态物中的甲烷。
答案:(1)导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具有优良的延展性硬度 (2)硫酸铜(铜、银、汞的可溶性盐都对) 铜(或银、汞) 硫酸锌(锌的可溶性盐都对) 锌
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金属的性质、用途,及学生分析图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