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会列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等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比较---分类---交流----总结,认识方程,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学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情感态度与目标 
让学生在理解方程的过程中体会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用于生活。 
二、学情分析 
1.本班是五年级小学生。 
2.讲这节课之前我了解到学生大部分已经预习课本,但对本节内容了解得不够透彻,学生对动画感兴趣,这样抽象出的概念记得比较牢固。 
3.学生希望老师充分肯定。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屏幕环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天平,并说说对天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出示动画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出天平的变化并让生抽象出数学式子。 
情景1:演示天平左边放两个30克和2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砝码,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现在所处的状态。(板书:30+20=50)讲解什么叫等式。 
情景2:演示出天平在右盘换成一个100克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的平衡状况,在左盘放入一个X克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天平的平衡状况,(板书板:50+x=100) 
情景3: 
看图表述相等关系。 
情景4:(1).得到这么多的式子后,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类,并交流分类的标准。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逐步概括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2)“写方程”, 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巩固方程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得出方程两个要素:一必须含这样的设计我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 
(三)层次练习,巩固方程的意义 
1.判断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是的打“ √ ”,不是的打“ × ” 。 
35+65=100 ( ) x-14>72 ( ) 
y+24 ( ) 5x+32=47 ( ) 
28<16+14 ( ) 3÷x=1.5 ( ) 
2.它们也是方程吗?说说理由。 
(1)3x +2 x=15 ( ) 
(2)6(a+2)=42 ( ) 
(3)2x +3y=70 ( ) 
(4)x = 3 ( ) 
3. 小明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4.交流讨论出方程与等式的关式。 
(四)总结提升 
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可以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作业布置, 回归生活 
本节课主要讲解方程的意义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方程,体会方程思想在教学中让生合理分类,大胆假设,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让学生逐步理解方程和等式的概念及关系,同时让学生学会未知数参与等量关系列式,为后期解方程做好铺垫。在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会,感受数学思维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