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预案(详案)
课题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课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六课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简析】第5课和第6课,都是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5课是在运动相同距离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时间,本课是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距离。本课探索板块的设计思路与第5课相同。聚焦板块,复习回顾“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再通过图片,聚焦问题:不同物体在相同运动时间内,该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探索板块,通过探索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再通过探索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即运动时间相同,距离不同)。最后,探索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比较运动的快慢(同样是运动时间相同,距离不同)。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经验——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拓展板块,通过玩“追及跑”游戏,应用本课的研究结果。“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学情分析】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基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体情境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本单元第5课和第6课,都是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5课是在运动相同距离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时间,本课是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距离。学生在第5课中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对于本课重点活动的开展有一定帮助。
目标与重难点
科学概念目标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2.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科学探究目标1.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软尺测量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难点:利用常见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软尺、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预设流程
一、新课聚焦1.回顾上节课知识点:根据上节课测量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我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回顾知识点: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运动所需的时间。运动时间短,运动快;运动时间长,运动慢。2.展示课本上面的图片,提问:如果猎豹和羚羊一起奔跑,猎豹能追得上羚羊吗?科普小知识:猎豹是世界上在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它的时速可以达到115千米,也就是说按照它最快的速度奔跑的话,跑100米大概只需要3秒左右。学生观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上图中的羚羊和猎豹,在相同时间内,只有羚羊跑的足够远,才能避免被猎豹捕杀。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设计理念】:回顾上节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直指本课的重点,即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二、探索新课1.
探索一:给交通工具排序(1)播放课件,展示表格,按照运动的快慢,将下面6种交通工具排序,并在活动手册中记录。(2)学生根据图表,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和名次记录表。(3)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和名次记录表:(4)课件总结:喷气式客机通过的距离最远,是第一名。自行车通过的距离最近,是最后一名。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结论: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运动的距离越短,运动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长,运动的越快。【设计理念】:通过对6种交通工具的运动快慢排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二: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师提问:如果让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你能比较出他们运动的快慢吗?播放课件,展示实验步骤:①两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止走动。②用软尺分别测量运动的距离,记录下来运动的快慢。实验记录:小组之间实验,记录。(4)引导学生总结结论。播放课件,得出实验结论: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速度越快。【设计理念】:对实验现象和记录数据进行总结,锻炼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探究三: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沿直线出发,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师提问:两名同学都沿着直线行走,从不同地点出发,而且出发时间也不同,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思考并简单说出实验步骤。(3)播放课件,展示实验步骤:①两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但设置时间都为十秒。②用软尺分别测量运动的距离,在活动手册中记录下来运动的快慢。实验记录:(4)小组之间实验,记录。(5)引导学生总结结论。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速度越快。【设计理念】:在探索二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通过提问,学生们要思考:如何保证两名同学的运动时间相同。三.研讨(1)师:经过今天的学习,思考下面问题:怎样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学生思考后回答。小结:让所有的物体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到达终点运动的距离,运动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设计理念】:通过交流讨论以及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结论。四.拓展拓展一:做“追击跑”游戏在操场的跑道上做“追击跑”游戏。两名同学一前一后站在同一条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其余同学测量并记录运动距离,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实验结论:一是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运动时间相同,追的同学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快;二是后面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需要测量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拓展二:说说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速度我们发现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运动的时间短,速度快;运动的时间长,速度慢。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快;运动的距离短,速度慢。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速度:【设计理念】:“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作业设计
完成作业本的练习
板书设计
1.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距离远,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教学反思(共11张PPT)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回顾:根据上节课测量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我们有什么发现?
我们的发现:
运动相同的距离,比较运动所需的时间。
运动时间短,运动快;运动时间长,运动慢。
一、聚焦
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该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猎豹是世界上在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它的时速可以达到115千米,也就是说按照它最快的速度奔跑的话,跑100米大概只需要3秒左右。
二、探索一
发现:6种交通工具都运动1小时(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运动的
。(快或慢)
将6种交通工具,按照快慢排列名次。在活动手册中排列名次,说明理由。
快
二、探索二
注意:脚跟紧接着脚尖。
(1)两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止走动。
(2)用软尺分别测量运动的距离,在活动手册中记录下来运动的快慢。
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
我们发现:
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运动距离
(长或短),运动的
。(快或慢)
长
快
实验记录:
行走距离
行走的快慢
同学甲
同学乙
二、探索三
从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能比较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比较?
(1)两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但设置时间都为十秒。
(2)用软尺分别测量运动的距离,在活动手册中记录下来运动的快慢。
我们发现:
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运动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
(长或短),运动得
。(快或慢)
长
快
实验记录:
行走距离
行走的快慢
同学甲
同学乙
三、研讨
怎样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距离:
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玩一玩,说一说:“追及跑”游戏。
1.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游戏结果会出现几种情况?
2.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比较,判断运动快慢?
四、拓展
一是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运动时间相同,追的同学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快;
二是后面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需要测量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四、拓展
约5米/小时
约1.1米/秒
约5米/秒
约20米/秒
约250米/秒
约100米/秒
比较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