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先秦诸子选读》2.1《王好战,请以战喻》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2.1《王好战,请以战喻》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29 21: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二《先秦诸子选读》
2.1《王好战,请以战喻》同步练习
一、预习检测: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二、课堂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ù)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同“猝”,突然 )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卒: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卒: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一:统一)
  B用心一也(一: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就:往)
  B金就砺则利(就: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就;登上)
  4.分析简答:
  ①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②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③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④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