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达标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例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刀切芒果 B.细线切鸡蛋
C.用针绣花 D.厚纸片垫提手处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3.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的中间用力向下吹气,纸会向中间靠拢.下列现象中具有上述现象所揭示的科学道理的是( )
A.壁虎紧贴墙面向上爬行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 D.大风把茅草屋顶掀翻
4.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重力;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另一个是充气的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充气的气球会变大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
C.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会掉下来 D.金属块质量不变
5.生产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比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
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
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所受的重力
6.如图所示,小球在装满淡盐水的溢水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可以悬浮在液体内任何位置,因此小球在液体内部所受的压强处处相等
B.往杯中加入清水,小球因浮力变小而下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
C.往杯中加入适量盐,小球因浮力变大而上浮,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D.往杯中加入适量盐,小球因浮力变大而上浮,最后漂浮,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
7.放在水平地面上完全相同的a、b容器内装有不同的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待静止时如图所示,且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果物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对它们的大小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F甲=F乙,pa>pb,F′a<F′b B.F甲>F乙,pa<pb,F′a>F′b
C.F甲<F乙,pa>pb,F′a>F′b D.F甲=F乙,pa>pb,F′a>F′b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则( )
A.A可能是由铝制成的物体
B.若将B放入酒精中,则B会漂浮在液面上
C.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
D.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9.如图甲所示,把铁块放在空容器中,沿容器壁缓慢向容器中加水至虚线处.加水过程中,铁块受到浮力.则在加水的全过程中,容器底对铁块的支持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图乙中的( )
10.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盛满水的溢水杯总重为6.0 N,将一鹅卵石用细线系好后测得其重力为1.4 N,将这一鹅卵石没入溢水杯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 N,若将溢出水后的溢水杯和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
A.丙图中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质量为90 g
B.丙图中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所受浮力为0.5 N
C.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应为7.4 N
D.鹅卵石的密度为1.56 g/cm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长颈鹿是个子最高的动物,平均高4.3 m,血液密度约为1.05×103 kg/m3.当长颈鹿的心脏收缩把血液压到比心脏高3 m的大脑里去时,压强至少是____Pa.(g取10 N/kg)
12.如图所示,侧壁上有三个小孔的开口塑料瓶,倒入水后,小孔中喷出水,说明液体对阻碍其流动的____有压强,而且随____增大而增大.
13.如图所示,轮船由上游进入闸室时,应____阀门B和闸门D,____阀门A,当上游水位与闸室水位相平时,再打开闸门C,船驶入闸室.(均选填“关闭”或“打开”)
14.如图所示,将小纸条自然下垂,靠近水龙头流下的水流,小纸条将____(选填“偏向”或“偏离”)水流,这一现象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____.
15.如图所示,实心物体甲、乙是两个边长分别为a和b的正方体,且b=2a.将它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甲、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__.现沿水平方向将两物体的上部均切去的高度,则物体甲、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____.
16.游泳时,有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假如一位重500 N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觉,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N,排开水的体积约为____m3.(g取10 N/kg)
17.利用气球可以进行一些科学探测和高空摄影,一只探测气球的体积是50 m3,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N.气球外壳及壳内氦气总重量为245 N,则这只探测气球最多能提升____N的仪器.(ρ空气=1.29 kg/m3,g取10 N/kg)
1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 m;容器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 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 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 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____Pa,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_N.(g取10 N/kg)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
19.(8分)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B.将吸盘边部沾上水,压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尽量挤出里面的空气;
C.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吸盘挂钩,竖直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表面,记录此时的拉力为F;
D.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1)将吸盘边部沾上水的目的:____.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当地的大气压强p=____防止外面的空气进入吸盘.
(3)这样测得的结果和真实值会有误差,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条):____;____.
20.(8分)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如图甲所示.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图乙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图丙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图甲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透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图丁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____.
(4)使装置保持图丁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稳定时,塑料瓶和胶管里的液面相平,此时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一个____.
21.(12分)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乙、丙、丁,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思考,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①你选择的器材:烧杯、细线、水、____和____;
②写出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
A.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泥的重力G;B.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C.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D.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4)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____.
四、计算题(12分)
22.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厚度不计)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和受到的浮力均不计),弹簧上端连有正方体铁块A,铁块A上表面中心与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下表面中心用长为0.1 m的轻质细绳拴接(细绳质量不计,长度不可伸长),A、B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铁块A和木块B的边长均为0.1 m,mA =8 kg,mB =0.5 kg;容器底面积为0.1 m2,质量为1 kg.弹簧的弹力每变化1 N,弹簧的形变量改变1 mm.(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图甲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到细绳恰好伸直(细绳不受力),如图乙所示,弹簧对铁块A的支持力.
(3)细绳恰好伸直后继续向容器内缓慢注水,直到木块刚好全部被水浸没,水面再次升高的高度.
第八章达标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例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D )
A.刀切芒果 B.细线切鸡蛋
C.用针绣花 D.厚纸片垫提手处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
3.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的中间用力向下吹气,纸会向中间靠拢.下列现象中具有上述现象所揭示的科学道理的是( D )
A.壁虎紧贴墙面向上爬行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 D.大风把茅草屋顶掀翻
4.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重力;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另一个是充气的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B )
A.充气的气球会变大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
C.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会掉下来 D.金属块质量不变
5.生产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比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
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
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所受的重力
6.如图所示,小球在装满淡盐水的溢水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B )
A.小球可以悬浮在液体内任何位置,因此小球在液体内部所受的压强处处相等
B.往杯中加入清水,小球因浮力变小而下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
C.往杯中加入适量盐,小球因浮力变大而上浮,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D.往杯中加入适量盐,小球因浮力变大而上浮,最后漂浮,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
7.放在水平地面上完全相同的a、b容器内装有不同的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待静止时如图所示,且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果物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对它们的大小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D )
A.F甲=F乙,pa>pb,F′a<F′b B.F甲>F乙,pa<pb,F′a>F′b
C.F甲<F乙,pa>pb,F′a>F′b D.F甲=F乙,pa>pb,F′a>F′b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则( D )
A.A可能是由铝制成的物体
B.若将B放入酒精中,则B会漂浮在液面上
C.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
D.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9.如图甲所示,把铁块放在空容器中,沿容器壁缓慢向容器中加水至虚线处.加水过程中,铁块受到浮力.则在加水的全过程中,容器底对铁块的支持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图乙中的( C )
10.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盛满水的溢水杯总重为6.0 N,将一鹅卵石用细线系好后测得其重力为1.4 N,将这一鹅卵石没入溢水杯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 N,若将溢出水后的溢水杯和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B )
A.丙图中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质量为90 g
B.丙图中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所受浮力为0.5 N
C.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应为7.4 N
D.鹅卵石的密度为1.56 g/cm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长颈鹿是个子最高的动物,平均高4.3 m,血液密度约为1.05×103 kg/m3.当长颈鹿的心脏收缩把血液压到比心脏高3 m的大脑里去时,压强至少是__3.15×104__Pa.(g取10 N/kg)
12.如图所示,侧壁上有三个小孔的开口塑料瓶,倒入水后,小孔中喷出水,说明液体对阻碍其流动的__侧壁__有压强,而且随__深度__增大而增大.
13.如图所示,轮船由上游进入闸室时,应__关闭__阀门B和闸门D,__打开__阀门A,当上游水位与闸室水位相平时,再打开闸门C,船驶入闸室.(均选填“关闭”或“打开”)
14.如图所示,将小纸条自然下垂,靠近水龙头流下的水流,小纸条将__偏向__(选填“偏向”或“偏离”)水流,这一现象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__压强越小__.
15.如图所示,实心物体甲、乙是两个边长分别为a和b的正方体,且b=2a.将它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甲、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1∶4__.现沿水平方向将两物体的上部均切去的高度,则物体甲、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__4∶5__.
16.游泳时,有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假如一位重500 N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觉,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__500__N,排开水的体积约为__0.05__m3.(g取10 N/kg)
17.利用气球可以进行一些科学探测和高空摄影,一只探测气球的体积是50 m3,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是__645__N.气球外壳及壳内氦气总重量为245 N,则这只探测气球最多能提升__400__N的仪器.(ρ空气=1.29 kg/m3,g取10 N/kg)
1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 m;容器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 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 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 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__2 400__Pa,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240__N.(g取10 N/kg)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
19.(8分)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B.将吸盘边部沾上水,压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尽量挤出里面的空气;
C.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吸盘挂钩,竖直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表面,记录此时的拉力为F;
D.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1)将吸盘边部沾上水的目的:__防止外面的空气进入吸盘__.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当地的大气压强p=____防止外面的空气进入吸盘.
(3)这样测得的结果和真实值会有误差,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条):__吸盘内的空气无法排尽__;__吸盘和挂钩自身存在重力__.
20.(8分)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如图甲所示.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图乙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深度__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图丙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图甲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透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图丁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__压强__.
(4)使装置保持图丁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稳定时,塑料瓶和胶管里的液面相平,此时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一个__连通器__.
21.(12分)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乙、丙、丁,说明浮力大小跟__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有关.
(2)分析图__丁和戊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思考,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①你选择的器材:烧杯、细线、水、__弹簧测力计__和__橡皮泥__;
②写出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
A.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泥的重力G;B.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C.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D.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4)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__求出橡皮泥每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若每次所受浮力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每次所受浮力不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__.
四、计算题(12分)
22.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厚度不计)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和受到的浮力均不计),弹簧上端连有正方体铁块A,铁块A上表面中心与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下表面中心用长为0.1 m的轻质细绳拴接(细绳质量不计,长度不可伸长),A、B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铁块A和木块B的边长均为0.1 m,mA =8 kg,mB =0.5 kg;容器底面积为0.1 m2,质量为1 kg.弹簧的弹力每变化1 N,弹簧的形变量改变1 mm.(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图甲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到细绳恰好伸直(细绳不受力),如图乙所示,弹簧对铁块A的支持力.
(3)细绳恰好伸直后继续向容器内缓慢注水,直到木块刚好全部被水浸没,水面再次升高的高度.
(1)图甲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与铁块A、木块B的总重力,即F=G总=(mA+mB+m)g =(8 kg+0.5 kg+1 kg)×10 N/kg=95 N,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950 Pa. (2)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到细绳恰好伸直(细绳不受力),以铁块A为研究对象,铁块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弹簧对铁块A竖直向上的支持力.铁块A受到的重力GA=mAg =8 kg×10 N/kg=80 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铁块A受到的浮力F浮A=ρ水V排Ag=1.0×103 kg/m3×(0.1 m)3×10 N/kg=10 N.由于铁块A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有GA=F浮A+F支,弹簧对铁块A的支持力F支=GA-F浮A=80 N-10 N=70 N. (3)木块B受到的重力GB=mBg =0.5 kg×10 N/kg=5 N.如图乙所示,以木块B为研究对象,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有GB=mBg=ρ水V排Bg,则V排B===5×10-4 m3.木块B浸在水中的深度h浸===0.05 m,露出水面的高度h露=hB-h浸=0.1 m-0.05 m=0.05 m.再次注水到木块B刚好浸没,此时木块B受到的浮力F′浮B=ρ水V′排Bg=1.0×103 kg/m3×(0.1 m)3×10 N/kg=10 N.若弹簧不再伸长,需要再次注水的深度(即水面升高)就是h露.但是随着V排B变大,弹簧受力会变化,弹簧的长度会变化.木块B受到浮力的变化量等于弹簧受到的压力的变化量,则弹簧受到的压力的变化量ΔF弹压=F′浮B-F浮B=10 N-5 N=5 N.因弹簧的弹力每变化1 N,弹簧的形变量改变1 mm,故弹簧受到的压力减小5 N,弹簧伸长了Δh弹=0.005 m.综上,需要再次注水的深度(即水面升高)Δh=h露+Δh弹=0.05 m+0.005 m=0.05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