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2 13: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五四运动
目标感知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以及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和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分析、归纳,创设情境,结合有关史料、歌曲和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五四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重难点感知
重点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
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关键节点。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教学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不喜欢过节?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也有很多纪念性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是来源于我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的吗?(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ー国庆节)青年就像东升的太阳,朝气蓬動,意味着无阻的可能,你们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什么是五四精神呢?让我们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来揭开键底吧!播放《光荣啊!中国共青国》(或投彩显示团徽)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师讲解: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19年1月开始,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会议,开会的目的就是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也是战胜国之,因面深出了(随任样、单的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当上时,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巴黎和会寄予很高的期望,他们认为通过这次会议可以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奴役的命运。
师:结果怎样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电影的片段,影片的名字叫《我的1919》,这部影片记述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影片片段)
师:中日双方在会上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呢?
生:是山东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机窃取了山东的主权,日本认为中国已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须在会议上讨论。
帝国主义国家根本没有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在和约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我们也是战胜国呀,为什么还任人宰割?弱国无外交!同学们!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太弱了,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美、英、法和日本其实都要控制和侵略中国。列强出卖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人民答不答应?一个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终于爆发了。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
当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青年学生首先行动起来了!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部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位同学
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5月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纷纷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进行演讲。随后,学生们不顾反动军警的阻拦,举行了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活动,当游行队伍来到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学生队伍从天安门广场出发,到东交民巷使馆区示威,在遭到外国巡捕的无理阻拦后,转向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曹宅戒备森严,几个学生撞破围墙上的窗栏,跳入院内,打开大门。学生们在这里意外地遇到章宗祥,揍了他一顿。学生们找不到曹汝霖,便放火烧毁了赵家楼曹宅。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当日逮捕示威学生30余人。
5月5日,为营救被捕的学生,北京学生开始罢课。李大钊、陈独秀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学生爱国无罪,应该立即释放被捕的学生。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从6月3日开始,北洋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仅北京一地,被捕的学生就有800多人。消息传出,上海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各地群起响应,很快便形成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局面。
6月5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军。多媒体展示:《上海商界罢市游行》图
教师过渡:当时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上海工人开始罢工,展示出强大的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终于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提问:北洋军阀政府面对着学生罢课,工人異工,商人罢市的局面,最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平息这场运动?
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多媒体展示:①学生获释画面;②罢名曹、陆、章职务的报道;③拒签和约的报道。
过渡: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师:五四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谁?生:北洋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师:斗争的结果怎样?生: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正如毛泽东所说:“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安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安协地反封建主义。”
师:在五四运动中起先锋带头作用的是什么群体?生:青年学生。
师: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群体?生:是中国的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小结:
巴黎和会外交又失败,山东主权被出卖。愤怒火山已点燃,北京学生站出来,外争国权内惩賊,反帝反封有气概。中心由京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舞台。北洋政府心胆颜,斗争胜利民开怀。新民主主义从此开,五四精神传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