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机械运动 课件 (2课时,共14+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 机械运动 课件 (2课时,共14+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2 10:04:40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课时)
一、新课引入
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走来迎
山不动
?
二、新知讲解
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二、新知讲解
火车上人看硬币是静止的,是因为火车上人的将硬币的位置与火车上硬币周围的物体相比较.
而站在地面上的人之所以看硬币是运动是是因为地面上的人将火车上的硬币与地面相比较。
因此,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参照,这个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一)参照物
二、新知讲解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变化的,就可以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静止的,就可以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如何判断运动或静止
二、新知讲解
列举对于同一物体的同一运动过程选取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得出运动状态不同的实例。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相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新知讲解
一般说来,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恰当地选取参照物可使所研究的问题变得简单。
地面上的汽车的运动时,选取地面为参照物要比以运动着的火车为参照物要方便。
研究火车上的玩具小车的运动时,选取火车为参照物要比以地面为参照物要简单。
二、新知讲解
列举现实中的多种多样的运动,分析运动的轨迹和速度的不同。
(三)机械运动的分类
二、新知讲解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二、新知讲解
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学中,把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列举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
三、典题剖析
例1
有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则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B
.甲向下,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D
.甲、乙、丙都向上,但甲、乙比丙慢
三、典题剖析
例2
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一定向左运动
B.乙车可能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静止
D.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三、典题剖析
例3
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一个玩具小人,用手缓慢拉动小车,车上的小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人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小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小车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D.车上的玩具小人相对于车是静止的
四、课堂小结(共12张PPT)
第1节
机械运动(第2课时)
第3章
运动和力
一、引入新课
二、新知讲解
讨论:在不知道运动员成绩的情况下,怎样得知哪位运动员跑得最快?
运动员是同时起跑的,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跑得最快。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二、新知讲解
裁判员比较运动员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最少的运动员跑得最快。
观众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员跑过的路程,跑在最前面的跑得最快。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二、新知讲解
问题思考
若路程和时间均不同,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路程不同
时间不同
控制一个量不变,比较另一个量
二、新知讲解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2)数学式
(3)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的单位还有km/h。
(二)速度
二、新知讲解
(4)单位换算
二、新知讲解
(5)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用速度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际上是“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二、新知讲解
(三)速度公式的应用
三、典题剖析
例1
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A.750
m/
min
B.15
m/s
C.36
km/h
D.1250
cm/s
例2
下列各运动物体中速度比较接近20
m/s的是(

A.正在跑步的运动员
B.炮弹的飞行速度
C.正在耕地的拖拉机
D.国道上行驶的小汽车
三、典题剖析
例3
如下图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C
B
D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