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阶段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一)(19分)
1.【答案】B
(A项,材料一原文表述:“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C项,“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是互联网上“群嘲”观点。D项,材料二原文“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
2.【答案】C
(材料一原文:“自1990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说的是《活着》,不是余华的小说。
3.【答案】D
4.【参考答案】
(1)小说主题。余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
(2)题材创新。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前作少有着墨的清末年代,书写历史记忆。
(3)叙述特色。承续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
(4)艺术效果。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将历史和时代融入人物生活,忠实叙述、耐心聆听,令读者产生共鸣,具有独特的文学力量。
(评分参考:一条1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出别的观点,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5.【参考答案】
可以引导考生思考人生、命运、时代等主题,书写属于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不是玩弄技巧。
能够引发人们对“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的关注,呼唤教学改革,让青年学生爱上文学,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和文学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16分)
6.【答案】
B“不畏艰辛、追求卓绝的民族精神”有误,表现的是“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
7.【答案】B“线索”明晰单一,小说有两条叙事线索,屈旺为主线,游击队为副线。
8.【参考答案】
(1)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故事,有利于自由灵活地展开情节,描述人物如屈旺及日酋的形象和心理。
(2)设置多处悬念,使小说一波三折,情节起伏,引人入胜。如屈旺想“不妨陪这小子玩玩”,“那人看后不语”等。(文中也有伏笔、铺垫等)
采用双线结构叙述,有两条叙事线索,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是主线,写得详细、完整;
游击队抗击日军是副线,则采用了只写结果、“省略”过程的艺术处理。
以“穗儿红”九套壶为线索纽带串联起整个智斗日酋、保家卫国的故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满分)
【参考答案】
(1)家族传奇:屈家祖上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家中珍藏着一套祖传宝贝,全国独一份的
“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制作精美、功能奇绝的泥茶套壶九套壶。
(2)人物传奇:
屈旺生于制陶世家,练就了一手烧制“穗儿红”泥壶的绝技,远近闻名。为人机警聪明,正义爱国,不辱使命。
(3)情节传奇:情节曲折跌宕,传奇色彩浓厚。从戏耍石川到智斗石川,最终保全了祖上留下的九套壶。
(4)小说还写了游击队抗击日军的事迹,使日军损失惨重,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传奇色彩。
(评分参考: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二、(35分)
(一)(20分)
10.【答案】B
(原文是: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
11.【答案】D.“景桓”是褒扬霍去病英有勇作战、克敌服远、扩充疆土之功。?。
12.【答案】C原文“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一句,说明霍去病军功显赫,也有他勇气可嘉、身先士卒的原因。
13.【参考答案】
(1)(他)带领八百轻骑勇士,远离卫青大军几百里去夺取战功,捕杀的敌人极多。
(评分参考:弃:远离。赴利:夺取战功。过当:超过相抵之数,即汉军失亡者少,杀获匈奴数多。每点1分,大意1分)
(2)(他)让浑邪王单独乘驿车先到皇帝巡行的住处,又率浑邪王的部众渡过黄河,
(评分参考:传:传车,驿车。诣:去,往。行在所:皇帝巡行的住处。每点1分,大意1分)
【参考答案】①霍去病年轻时就身居高位,地位尊贵不能体恤士卒。②生活骄奢,他率军出征时,他即使把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也不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③塞外作战,士卒乏粮,他却自顾玩乐。(评分参考: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姐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因是皇后的姐姐的儿子,十八岁便为侍中。他善于骑马射箭,两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大将军根据皇帝的命令,拨给他一批精壮士卒,让他担任票姚校尉。他带领八百名轻骑勇士远离卫青所率的大军几百里,去夺取战功,捕杀敌人极多。汉武帝以二千五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的春天,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名骑兵从陇西出发进击匈奴,立有战功,汉武帝加封霍去病食邑二千二百户。这年夏天,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一齐从北地郡分两路出兵。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一齐从右北平郡也分两路出兵。李广率四千骑兵先到目的地,张骞率领一万人马后到。匈奴左贤王带领数万骑兵包围了李广部,李广与敌人激战两天,伤亡过半,杀死的敌人则更多一些。直到张骞部赶到,匈奴才退走。张骞因为部队行动迟缓,应当斩首,赎罪为民。霍去病从北地出发后,深入匈奴地区,合骑侯公孙敖因迷失道路,没能够与霍去病会师。霍去病率军到达祁连山,捕杀敌人很多,汉武帝加封霍去病五千四百户。合骑侯公孙敖因行军滞留未能够与骠骑将军会师,应当斩首,赎罪为民。许多老将率领的兵马也不如霍去病。霍去病率领的士卒常常选拔骁勇善战的人补充,他自己也敢深入敌区,常和精壮士卒奔驰在大军的前面。他的部队也是有天幸,从没遭遇过很大的危险。可是那些老将却常常落在后面,不能得到良好的战机。从此霍去病日益受到武帝的宠爱而显贵,地位与大将军卫青相等。
这次战斗后,单于对浑邪王驻守西面而多次被漠军所败十分愤怒,浑邪王损失了几万士卒,都是遭到骠骑将军的打击,他想把浑邪王召来杀掉。浑邪王就和休屠王等商量投降汉朝,派先约汉方代表在边境上商谈。这时大行令李息正准备在黄河岸边修筑城堡,俘获浑邪王使者,立刻派人乘传车报告皇上。武帝担心匈奴是用诈降的手段乘机偷袭边境,就命令霍去病率军前去迎接。霍去病的部队渡过黄河,与浑邪王的军队遥遥相望,浑邪王下属的裨王、裨将看到汉军,很多人又不想投降,纷纷逃跑。霍去病立即飞马冲入匈奴军营,与浑邪王相见,杀死要逃的八千人,让浑邪王单独乘驿车先到皇帝巡行的住处,又率浑邪王的部众渡过黄河。投降的匈奴人有数万,号称十万。
霍去病为人沉默寡言,有勇气,敢做敢为。武帝曾经要他学习吴起、孙武的兵法,他回答说:“打仗只看谋略,不必学习古代的兵法。”武帝替他修建了一座宅第,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不消灭,就无以为家。”因此汉武帝更加重视和宠爱他。但是霍去病很小就在皇帝身边任侍中,贵宠惯了,不大关心士兵。他率领部队出征时,皇帝还要专门派太官为他带数十车生活用品,回来时丢掉剩余的米和肉,而士兵却有挨饿的。在塞外作战时,士兵们缺乏军粮,有的人饿得爬不起来,而霍去病却还要开辟场地,踢球玩乐。此类事情很多。
霍去病元狩六年去世。武帝很悲伤,调发附属国穿黑衣的士兵,从长安列队直到茂陵。在茂陵园为他修筑坟墓,形状像祁连山。并为他定谧号,合并“武”和“广地”两层意义称为景桓侯。
(二)(9分)
15.【答案】D
16.【参考答案】和我一样谙熟你的人是谁呢?只有这西湖水底的明月。(1分)运用拟人手法(或以景结情的手法),用西湖明月之“识翁”代表欧阳修在颍州的功绩,抒发对欧公政事文章之敬仰与崇敬(2分)写自己“识翁”,表达自己与醉翁的深厚情谊,对醉翁的深情缅怀。(2分)未直接抒发对醉翁的崇敬与怀念,但情在其中,含蓄委婉,情深意长。(1分)
(三)(6分)
17.【答案】
(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2)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3)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20分)
18.【答案】A
19.【答案】C
20.
【参考答案】
①原句使用整句,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展现了三个大泉的活力,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的惊奇感。
②原句三个“冒”字运用反复手法,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③原句“疲乏”“退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对大泉这种自然的伟大力量的敬重感。
(评分参考:每点指出原句特点1分,效果分析1分)
【参考答案】
①却全然不知如何阻止疫情蔓延
②受疫情影响的人数相对较少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参考答案】
①序号:
①
修改为:每隔几十年
②序号:
③
修改为:另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但频率较高的流行病
③序号:
⑤
修改为:儿童的免疫力较低
④序号:
⑦
修改为:因此也有人将流行病称为“儿童疾病”
(评分参考:每处1分。仅标出序号不得分,标出序号修改错误不得分)
四、(60分)
23.参照2020年高考评分标准。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第1页(共3页)绝密★启用并使用完
021年4月阶段性检测
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壘,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
情感上的相適与共鸣。正如他所
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
语文试题
里,读到自
感受,甚至是自已的
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
摘编自傅小平《余华长篇新作〈文城推出》
年
报
注意事项
材料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这几天
务名作家余华在某培训机构活动中演讲《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照
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月的
在社交媒体上热传
都对此表示迷惑不解,还有
事直接上升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度论
余华能不能教高考作
余
今日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当然有资格在公开场
考试结束后,将木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下高考作文
有人认为,余华是大作家,但未必了解高考作文怎么写。此类质疑不
首先
场演讲就能学会写作文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其次,余华演讲的主旨也不
现代文阅读(35分
教学,而是鼓励广大考生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希望他们爱上文学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所
仝没必要给余华扣上
文学已死”的大帽子。但余华教作文引发的争议,背后
读下面的文
还有值得探究的真问题
潜意识里,余华所代表的纯文学和高考作文所代表的应试作
时隔8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堿》将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
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
种方式接纳
受社
出版社出版
会
代等余华
个人在命运浪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
择。在
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
典,惊艳了闵卷老
被公布在互联网上后,它遭到的却是“群嘲
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肴垂柳似的谦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
者
说人话”,华丽的语言
有
想
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祥的城联系在
者没有错,高考作文本来就是要讲技巧的;网友们也没有错,没有人喜欢无
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她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選远的
病呻吟、卖弄技巧的
题出在,优秀的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
诺他将自己连桰拔起,漂洎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暧赤诚的心,也见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一位
考
获得
考生,可能应试技
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
获,但
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巧高超,但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这种情况无疑是遗憾的——我们培养出
历搬上荧幕,到易烊
很多拥有应试技巧却未必有充足人文素养的“人
堑手写读后感,“随着福贲走
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
城乡,一遍遍
高,也未必是那个适应
势的教练
华和高考作
在
的作
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
着》让每个读过福贲故事的人都相信
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社会在呼吁、政府在关心、高考在改革,这一切都在潜移默
鬲于每
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
小看法
中改变人们的观念一高考作文的分数,不该是人生的
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
耳目一新的
余华曾这样
语文和文学都需妥“出圈
互通有无,加强交
人为本,放眼未来。唯有如此
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也
多小说都在
才能为国家掊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
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摘编
月13日《光明日报》李勤余《余华教作文引争议,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
破以往的创作,把故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事背
末时
民间叙事
A.《文城》突破了《活着》的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林祥福们的爱恨
视角讲述了林祥福
们相连的各色
起伏以及时代之
人物的爱
颇沛起伏,牵引出军泻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
《文城》讲述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故事,书写历史记忆,作品在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余华曾这祥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
间和空间上都有新的突破
镇巳经是一个拈象的南方
想象
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但华
文城》中,余华不仅书写熟悉
绘种着高粱玉米的黄
语言之下,只
城》也将见证一个我们曾熟悉的余华的回归——那个采用底层视角
普通
D优秀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高考作文获高分的考生,应试技巧高
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
位忠实的叙述者,也
超,但大多不懂文
文学没有兴趣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