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谈一下对教材的理解,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说课标:
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我将从课程总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课程总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分别叙述:
1、知识技能方面: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数学思考方面: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比较合适的问题;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综合和合理、有序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验猜测、归纳、比较等数学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4、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在利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内容标准包括了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其次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下面我将从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说一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
教材编写第1个特点:素材选取眼界开阔,具有独特性,注重真实性和科学性。素材中所提供的黄河的新增土地面积、七日漂流的时间、流域面积的大小等都是一些真实确凿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真实的、数学是有价值的。
第2个特点:优化知识结构,分散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表示数,是数的重大发展,是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变得开端,所有说难度是比较大的。以往教材大都是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虽然比较系统,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代数,学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青岛版教材,把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分开编排,分散了难点,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说,我们的编排方法,与其它教材相比,更合理,更科学。
第3个特点:整合相关内容,促进知识的迁移。
以往人教教材是将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分开在两个单元学习的(四上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律)。先学运算律、再学用字母表示数,这样编排,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规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理解代数的意义,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你就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律的意义,这样确实有点难为学生。因此,青岛版教材将运算律与用字母表示数整合在同一单元,先学用字母表示数,再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优越性。
二、编排体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单元教材在体例安排上沿袭了本套教材的特点,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线索,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青岛版教材试图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形成这样一种叙述模式:以解决问题为基本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教材安排了信息窗、合作探究、自主练习、我学会了吗、丰收园五个版块。通过信息窗中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探索。课后的自主练习则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我学会了吗是对本单元内容的自我检测,以丰收园的形式进行回顾整理、全面评价。
三、内容结构
本单元教材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设计数学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用语言表述数量关系的意义;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掌握这种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策略,掌握猜测、举例、验证的数学方法;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探索其中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立体式整合
加法的意义与计算,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
律的雏形如(3+4=4+3),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用字母表示单位名称,在一年级下册中学习了cm m的长度单位。四年级上册又学习了用字母表示点,在二年级下册中又学习了km dm mm的长度单位。三年级上册学习了面积单位:cm2 dm2 m2;质量单位:kg g。在以上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我们在四年级下册中又系统的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S=VT S=a.a C=4a a+b=b+a
(a+b)+c=a+(b+c),通过自己的验证、猜测,去完善并会运用。
第三方面:说建议
下面我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谈一谈建议。
一、教学建议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字母表示数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量的必要性。课程中设计了知识性的问题以及巩固练习的内容让学生亲自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设计数学游戏。
3.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4、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的数学方法。
5、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建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评价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以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体现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中以具体的活动为背景;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合作交流、探索质疑、数学思考的表现;应用能力体现学生的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设计了具有评价功能的“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两个栏目,两个栏目的评价目标各有侧重。如果说“我学会了吗”是定量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话,那么“丰收园“则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定性评价。“丰收园”包括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五个版块,积极表示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合作表示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会问表示问题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会想表示数学思考,会用表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通过自己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制作手抄报;通过歌颂黄河诗朗诵活动,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写一封保护母亲河的倡议书。
这就是我依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作出的说课,有不当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