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5课《人应当坚持正义》 同步课时训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5课《人应当坚持正义》 同步课时训练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2 14:3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人应当坚持正义
第1课时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服膺(yīng)  监禁(jiàn)  遵从  一一枚举
B.恫吓(xià)
内行(háng)
遭殃
体面正派
C.褒贬(bāo)
正当(dàng)
刑罚
诚惶诚恐
D.逻辑(jí)
勉强(qiǎng)
致谢
毕恭毕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在瓯江上远眺,左边的卧龙山峰峦连绵,临江壁立;右边的伏虎山孤峰崛起,一柱擎天。而二峰对峙如门,险象环生,让石门洞在瓯江的烟雨迷雾里愈加有洞天仙境的意蕴。进入石门,两侧壁立千仞,那连绵起伏如飞虎腾龙的群峰,围出了一个天然洞府。浸透古韵的山中小路似仙人遗落的竹简,在曲径通幽中记录悠远的岁月,在坎坷不平中衔接曲折的历史。一座山就是一个洞,这应该是  ①  。苍穹为顶,群山作壁,在无尽的岁月里,在浩瀚的时光中,石门洞蕴积自然风情的大美和人文景观的厚重。?
石门洞以其洞天仙境之幽,  ②  。李白、王安石、沈括、王十朋、郑复初、汤显祖、阮元、袁枚等皆在这里留下墨宝。在石门洞一百多处摩崖碑刻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遗迹,还有艺术的再现及文化的传承。?
是奇山秀峰造就了石门洞的绝美风情,是怪石异水点化了石门洞的奇幻意境。一道石门飞瀑就像一处点睛之笔,将石门洞的美景推向极致。“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这是何等的气势,在生命的逆境之中,飞瀑把跌落当作了另一种腾飞。
2.第1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包括(  )。
A.比喻、对偶、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借代、对偶、夸张
D.比拟、比喻、夸张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
?
?
?
?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是奇山秀峰、怪石异水造就、点化了石门洞的绝美风情和点化石门洞的奇幻意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
?
?
?
?
?
5.下面是一则学校运动会运动员代表发言稿的片段,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我们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②我们全体运动员有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创造佳绩,挑战自我,超越极限,③奉献给鄙校师生一场精彩的运动会!④我们一定发扬奥运精神,不骄不馁,奋力拼搏;⑤我们一定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遵守大会纪律,服从裁判指挥。⑥在此,我谨代表全校运动员庄重宣誓:赛出水平,赛出风格,⑦请全校师生刮目相看!
答:?
?
?
?
?
6.下面是公益机构“宝贝回家”寻子网站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答:?
?
?
?
?
?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史诗概念是西方学者根据“荷马史诗”等资料归纳总结的,其要素有三:一是鸿篇巨制,二是神话故事,三是作者。这样的概念标准适用于西方史诗,但对中国汉语史诗并不适用。19世纪,黑格尔曾在《美学》中断言“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20世纪,中国学者对此观点提出了种种意见,但仍是以西方史诗理论为依据进行探讨解释,均不够准确。
汉语史诗形成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五帝时代,发展于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夏、商、西周三代,繁荣于中华文明转型的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西方史诗的内涵特征。其一,汉语史诗独立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内部,如虞族内流传的是《韶乐》,夏族内流传的是《九歌》,商族内流传的是《商颂》,等等。而西方史诗融合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之间,如《荷马史诗》反映了爱琴海周边众多部族的故事。其二,汉语史诗因中华文明的农耕生产、血缘管理等基础原因而在内容上表现为“天体日月崇拜史诗”“山川土地崇拜史诗”“祖先世系崇拜史诗”等类型的内容,与西方史诗仅仅表现为“英雄史诗”不同。其三,汉语史诗因中华文明的各种仪式、通神法器而表现为从早期的“图”“话”结合到后期的“图”“书”结合的世代传承方式。“图”是永恒不变的史诗主题,“话”与“书”则是不同时期的具体演述。
西方的史诗既可以在宗教场所演述,又可以在民间集体聚会场合演述。中国的汉语史诗在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只在宗庙社坛中演述,是宗教、政治、伦理的三合一,所表达的是血缘族群共同的集体意识。也正因为如此,原始时代的神话思维、原始意象在中国的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一直延续保存下来,并通过在宗庙现场的演述实践而发扬光大。而西方氏族社会的神话思维、原始意象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便不再延续。由于在宗庙里演述,包含宗教、政治、伦理等内容,所以汉语史诗又称“颂诗”“雅诗”。此外,根据甲骨文、青铜铭文可知,汉语史诗还被称为“祝”“典”“册”“史册”“作册”“再册”等。总之,汉语史诗在内涵、外延、称谓、特征等方面都与西方史诗有很大不同。
古希腊轴心文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代表原始神话思维的史诗被代表理性思维的哲学取代。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三卷表示,要把荷马等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指出,这是因为“柏拉图处在希腊文化由文艺高峰转向哲学高峰的时代”。而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农耕生产、血缘管理长期延续发展,宗教、政治、伦理三合一传统有很强的惯性力量,神话思维、原始意象仍有深刻影响,因而史诗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繁盛;另一方面,社会开始转型,理性思维张扬,宗教、政治、伦理逐渐分离,出现了诸子争鸣、百花齐放的哲学繁荣景象。
从五帝文明起源到夏、商、西周三代文明早期,在氏族、部族血缘内部独立发展的汉语史诗,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融合转化,并创新形成了汉语新史诗、颂诗。这些汉语新史诗、颂诗既继承了以往2500多年史诗的原始意象、集体意识等,又发展了理性精神、个体意识、哲学思维。汉语新史诗、颂诗这两方面的融合,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其后2500多年间中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今天,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科学借鉴西方史诗理论,概括汉语史诗概念、术语,构建中国特色汉语史诗理论体系。
(摘编自江林昌《建构中国特色汉语史诗理论体系》,《光明日报》2019年10月9日)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诗”这一概念源于“荷马史诗”,包括三个要素,但其标准并不适用于中国汉语史诗。
B.对于黑格尔“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的观点,虽然中国学者持反对意见,但立论依据不正确。
C.汉语史诗与中华文明密不可分,在内涵、外延、称谓、特征等方面与西方史诗相去甚远。
D.西方史诗可以在宗教场所和民间集体聚会场合演述,而汉语史诗只能在宗庙社坛中演述。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文化比较的视角阐述汉语史诗与西方史诗的不同,澄清了对汉语史诗的错误认识。
B.文章在论述汉语史诗的三个内涵特征时,除了与西方史诗进行对比,还运用了例证法。
C.文章引述柏拉图和朱光潜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古希腊轴心文明是西方史诗的高峰时期。
D.文章末段归纳了汉语史诗发展史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影响,指出应如何对待汉语史诗。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史诗独立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内部,内容多样;而西方史诗融合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之间,内容单一。
B.汉语史诗的“颂诗”“雅诗”“祝”“典”等称谓包含了宗教、政治、伦理等内容,体现了其在宗庙里演述的特点。
C.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转型时期,在此期间,不仅史诗发展繁盛,哲学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D.汉语史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促进了其后中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
第2课时
一、基础夯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天本该有春天的味道,如花的味道、草的味道,悠忽地飘散。或者,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似着深巷里的酒呢。可是,落日时分,吴家坡人却闻到一股血味,红红淋淋,腥浓着,从梁道上飘散下来,紫褐色,一团一团,像一片春日绿林里夹着几棵秋季的柿树哩。谁说,你们闻,啥味儿?把夜饭端到村口饭场吃着的人们,便都在半空凝住手中的饭碗,抬起头,吸着鼻子,也就一股脑儿,闻到了那股血味。  ①  。静一阵,有人这样说了一句,人们就又开始吃着,喝着。谁都知道,明儿是三月底,本月的最后一个集日,屠户家里当然是要杀猪赶集呢。不过,往常的集日,李屠户都是起早宰杀,日出上路,当天到镇上售卖新鲜的猪肉。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  ②  。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草呢,也跟着疯生疯长。要锄地,要施肥,田头没水的还要浇灌,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谁能过多地顾上谁哩。月亮已经升了上来。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能清晰地听见村街上走动的脚步声,踢里踏拉,由西往东,渐次地远了。?
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
B.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
C.田头没水的还要浇灌,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
D.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似着深巷里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的酒。”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
?
?
?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
?
?
?
?
二、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乡愁之“乡”是一个具有特定指向性的区域地理概念,因此乡愁之“愁”不是无缘之愁,而是有根之愁。乡愁是基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产生的,其承载着主体浓烈的情感记忆,蕴含着主体对地理故乡的精神皈依。乡愁中的“乡”是对乡愁主体生活过的故乡的地理泛称,是乡愁地点的代名词。
乡愁的“愁”一方面指主体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情感;另一方面指对故乡的一种情感文化,包括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乡愁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农特产品等。这些承载和唤起主体情感的物质载体富有生动的内容情节和情怀,与主体过去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主体即使离开故乡多年,也依然能对其产生情感驱动,能借此慰藉自己的思乡、精神失重等情绪。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愁社会价值,本质上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乡愁价值功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过渡中起着“纽带”和“导航”的重要作用。乡愁价值通过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理性疏导乡愁发生主体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推进个体与社会的追求统一,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乡村作为乡愁载体是最值得利用和发掘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关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政策不谋而合。乡愁生态价值的本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为核心,坚持“用生态留住乡愁,用乡愁留住生态”的发展原则,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作用使主体加深对故乡生态文明的认识,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平衡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摘编自马蕾《乡愁价值的激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愁理论价值研究》)
材料二:
“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人们过年回乡骤然感觉到年味逐渐消失,富有传统内涵的农村习俗也淡出农民的生活。与之相反的是大面积被搁置的土地的荒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文化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我国重要的本土文化。尽管受着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乡村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乡村文明的价值包括载体性文化价值、主体性需求价值和客体性生产价值,它的载体性文化价值可以团结乡村振兴的多元主体力量。无论是有形的乡村文明还是无形的乡村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而且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比如说,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的乡村文明是乡村人民遵循共识所建立起来的。正因如此,乡村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的乡村文明也是乡村人民约定俗成的。这些文明都是人民共同建立的,因此,它们是乡村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和价值标准的集中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的“乡愁”情怀如此浓郁了。对“乡愁”,我们应意识到乡村在现代化浪潮中是无法被替代的,尽管城市化在不断地冲击着乡村的发展,但我认为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存在意义。
(摘编自钟晨《“乡愁”下的乡土情怀与乡村价值思考》)
材料三:
乡愁包括乡“愁”和“乡”愁,前者凸显“愁”的语义,将焦点指向了关乎故乡的现实问题;后者凸显“乡”的语义,落脚于故乡的范畴问题。对于新型城镇化而言,解决了乡“愁”和“乡”愁的问题,也就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包含了现实中“望不见山、看不见水”的乡愁话语语境,“山”“水”成为环境资源元素的隐喻而与乡愁直接关联,这种预设使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首先关联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从外在形式看,要解决乡愁中包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要求在城镇建设规划中优先考虑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就内在本质考量,实现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人口市民化在根本上还需要基于心理、情感驱动的文化融合推动,承载着心理与情感方式的乡愁话语构建必须要满足文化的构建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深层意蕴在于推进市民社会参与、身份认同,推进友好环境的建设与体验,以融合落实社会福祉,改变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三元结构,柔性化解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半城镇化等城市病的影响,这是乡之“愁”的内在诉求。
无论是生态文明还是城乡共荣,指向的乡之“愁”,都是群体性问题。对于个体而言,乡愁更多的是“乡”之愁。从这个维度看,故乡首先是一个出生地,“山”“水”常在;这个故乡又由出生地界定了群族,在这个意义上“乡”愁因群体性意义与乡“愁”部分重叠。其次,当故乡处于物质世界与人的关系视角之下时,它是人的存在之乡,“乡”愁包含了对个体终极存在之乡的向往,这使乡愁成为一个普适的范畴,它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具有与国家全面开放格局相融的匹配度。
(摘编自谭晖《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
4.下列对材料中“乡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愁之“乡”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向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是乡愁主体的精神所皈依的故乡范畴。
B.乡愁之“愁”是一种情感记忆,指向了故乡的现实问题,包含对故乡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
C.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关于情感认同的记忆,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对固定地理区域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D.乡愁常附着在与主体曾经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自然和田园景观、乡村公共空间、日常生产生活场景等上面。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乡愁的生态价值进行积极引导,让人们更多地关注乡村的生态建设,能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对解决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有益。
B.乡村的村容村貌、物质设施等有形的乡村文明和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无形的乡村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都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价值和诉求。
C.乡愁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所以尽管人们每年都想尽办法回家过年,但作为物质载体的乡村土地仍然被大面积搁置荒凉。
D.乡愁具有普适的范畴,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愁话语构建与国家全面开放的格局有了相融的匹配度。
6.下列诗句中,能表现出材料一第3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B.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材料三第3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
?
?
?
?
?
?
?
8.“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请结合材料,从“乡愁”视角就“美丽乡村”建设向有关部门提出三条建议。
答:?
?
?
?
?
?
?
?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1.C(A“监”应读jiān;B“吓”应读hè;D“毕恭毕竟”应为“毕恭毕敬”)
2.A(第1段中,“对峙如门”“那连绵起伏如飞虎腾龙的群峰”等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苍穹为顶,群山作壁”等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一柱擎天”“两侧壁立千仞”等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本段中没有使用借代、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
3.示例:①世间最大的天然洞府了 ②吸引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4.①原文采用强调句式,有助于突出奇山秀峰、怪石异水对于成就石门洞的绝美风情和点化石门洞的奇幻意境的重要作用;②原文为整句,句式精工,朗朗上口,具有形式上的整饬美和声韵上的音乐美。(每点2分)
5.② “创造佳绩,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应改为“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创造佳绩”;③ “鄙校”应改为“全校”或“我校”;⑥ “庄重”应改为“庄严”;⑦ “刮目相看”应改为“拭目以待”。
6.此标志由母亲、婴儿、婴儿车组成,这些图形又巧妙地构成一个爱心。整个标志的意思是一位母亲正要抱起婴儿车里的孩子,象征着天下丢失孩子的母亲都能找回自己的宝贝,孩子能得到家庭的关爱与温暖。
7.C(A“‘史诗’这一概念源于‘荷马史诗’”缩小范围,原文说“史诗概念是西方学者根据‘荷马史诗’等资料归纳总结的”。B“中国学者持反对意见”曲解文意,原文是“中国学者对此观点提出了种种意见”。D“汉语史诗只能在宗庙社坛中演述”扩大范围,原文说汉语史诗“在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只在宗庙社坛中演述”)
8.C(文章引述柏拉图和朱光潜的观点,是为了论证“古希腊轴心文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代表原始神话思维的史诗被代表理性思维的哲学取代”,而非论证“古希腊轴心文明是西方史诗的高峰时期”)
9.D(“汉语史诗中蕴含的……价值观念”错,原文是“汉语新史诗、颂诗这两方面的融合,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促进了其后……发展繁荣”错,原文是“这些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其后……发展繁荣”)
第2课时
1.A(A是两个疑问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B“睡醒”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如蚂蚁搬家”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①原句中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句,起到强调的作用;②原句中“绿绿的”修饰“春天的味道”,化嗅觉为视觉,强化了春天的绿意盎然,而改写句用它来修饰酒,仅指酒的颜色;③原句与上下文句式结构更接近。
3.①李屠户家里又杀猪了 ②人们都没有去多想(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4.C(“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对固定地理区域的不断反思和感怀”错,材料一是说乡愁的本质是“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超越地域、空间等客观现实条件的不断反思和感怀”)
5.C(材料二是说“‘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说明乡愁不只是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选项前后也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造成乡村土地大面积荒凉的原因有很多)
6.B(B窗前寒梅正是“乡愁的物质载体”,属于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事物,最能唤起游子的乡愁。A是因战乱导致亲人不得相见而生乡愁;C是因长久征战不能回家而生乡愁;D是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不属于乡愁)
7.本段先运用因果论证的方法分析问题,从外在和内在两个层面来解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深层次内涵;再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了两个“推进”,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指出城市病的解决之道,以实现乡“愁”的内在诉求。
8.示例:①挖掘乡愁的生态价值,推进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矛盾;②利用乡愁的社会价值,从情感的角度引导社会各项资源向乡村倾斜;③“乡愁”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缺失,可以由此引导和加强村规民约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④将乡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系起来,利用乡愁的普适性范畴,推动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同构,实现美丽乡村的共建共享。(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