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2 14:49:32

文档简介

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5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传统的信息呈现和传播方式,不
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中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
因此急需推陈出新,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时代所推崇。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有哪些?从文化传播本身来说,文化本身具有抽象
性、复杂性的特点,加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
闯入我国的文化体系,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传统文化的
渗透力和影响力慢慢减弱,这与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相符合。基于传统文化本身
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
化理念具象化扩大影响力。从受众来说传统文化在过去的传统传播过程中,大都以
文字为主,以书籍、报纸等为载体。然而这类文字的知识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容
易使受众产生疲惫感;久之,容易使受众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兴趣。另外还有
些传统文化比较抽象,如古代的诗词歌赋这一类的传统文化,对受众文化水平有一
定的要求,如果不能通过具象的场景展示,一部分受众便无法准硝解读其中的文化
内涵。
高二语文(第1页,共15页)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什么意义?首先可以降低文化休验成本。2003年,故宫文
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推出第一部ⅥR作品《紫禁城夭子的宫殿》,通过手机,观
众可以全方位观賞太和殿。这种传播方式为想要了解紫禁城的受众节省了文化体验
的成本。其次可以増强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较为单一枯燥,属于
灌输式、单向性传播。受众与文化之间的“互动”较少。而传统文化“可视化”的
传播观念,则利用数字技术等,充分发挥受众的意识能动性,调动受众的思维能
力。再次还有利于民众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可视化的传播方法将
传统文化中的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再现,受众在全面了解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可以体
验到新技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促使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以下实现途径。通过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实现文物可视
化,将文物通过三维建模手段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
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通过虛拟现实技术实现名胜古迹可视化,中国名胜古迹
众多,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虚拟的文化旅游馆,通过超现或模拟实景,构建一个
虛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领略美丽
风景。通过増强现实技术实现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的可视化,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
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可以使受众达到超越现实
的感官体验。通过AR技术,可以使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场景得以再现。
(摘编自刘麟霄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研究》)
材料二:
兴起于明宣徳年间的掐丝珐琅,被缩小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苗族姑娘的刺
绣,绣在了年轻人的T恤、背包上;秦腔、昆曲、侗族大歌之妙音响彻南北……宝
贵的文化遗产正通过互联网走到民众身边。
据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3秒就诞生1条与非逝文化相关的视频。
2018年,有252万用户发布非遗内容,超过六成生产者是90后。非遗文化通过网
高二语文(第2页,共15页)高二期中考试答案
1.DA项,“不能将”是错误的。由原文“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中抽象的人
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可知,选项语义绝对化;B项
保存文物实体”是错误的。“保存文物实体”与“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
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是有区别的,文物实体
不等于文物三维图形和模型数据,混淆概念。C项,“摒弃”是错误的。不能说
可视化传播方式比传统传播方式有优势,就要摒弃,选项曲解文意
2.D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传播,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能走到民众身边”
是错误的。题干中的说法过于绝对
3.B
借……的冲击”是错误的。由原文“基于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和社会
发展的背景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象
化扩大影响力”可知,借助新技术将文化理念具象化是为了扩大我国传统文化
的影响力,并非抵御其他文化思想
4.①注重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化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
具象化,增强文化传播的交互性。②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让传统文化融
入日常生活,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
华和本真。(若摘抄文中句子可依据意义接近程度酌情给分,每点2分)
5.①中国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这一时代课题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引题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②首段以简练的语言论述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的
不足之处,然后顺势提出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社会所推崇这一论题。③文章
第二至四段,分别从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意义和实现途径三个角度
加以分析结构清晰,思路逻辑性强
6.C(C项,"酃视″"错
D(D项,"典雅"错。)
8.①标题:照应文题”父亲的遗产”,突出中心。②自身:意蕴丰富,它是父女
人情感的纽带(或:是父女亲情的载体),凝聚着父亲对女儿的爱与期待(或
是父爱的象征),见证了梁燕的成长。③艺术效果:意象化的叙述,丰富了文
章内容,孕育了美感。④人物形象:突出父亲的爱女形象。(每点2分,答出
任意两条即可)
父爱深沉,亲情可贵。②懂得感恩,回馈社会。③坚韧达观,自立自强
④勇于改过,提升自我。⑤尽心尽责,宽厚有爱。(以上是要点,学生答案需
作分析,每条2分,要点1分,分析1分,答出三条即可。若有其他解读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1.B“建国
即建立国都。文中指后者”错。“建国”应指“古代天
子封立诸侯王国”,而非国都
先是拒绝曾帮他解围的项梁邀请一起追章邯,后是拒绝楚怀王的命
令不肯出兵援赵”错
13.(1)田儋假装绑住自己的家奴,带领着手下的年轻人去县府,称在拜见县令
之后杀死有罪的家奴。(“详”,通“佯”,假装;“从”,使动用法,使
从,
带领;“谒”,拜见)
(2)楚怀王说:“田假是我们同盟国的君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来投靠我们,杀
了他是不合道义的。”(“与国”,友好结盟的国家;“穷”,处境困窘;“归
我”,投靠)
14.章邯,因为田荣提出苛刻条件,最终也不肯出兵援救,项羽由此也就非常怨
恨。(两问,分别1分,2分
参考译文
田儋是狄县人,战国时齐王田氏的同族。田儋的堂弟、田荣的弟弟田横,是
地有势力的人物,而且宗族强盛,很得人心。在陈涉开始起兵自称楚王的时候
派遺周市攻取并平定了魏地,向东打到狄县,狄县固守县城。田儋假装绑住
的家奴,带领着手下的年轻人去县府,称在拜见县令之后杀死有罪的家奴
在拜见县令的时候,他们乘机杀死他,然后又召集有势力的官吏和年轻人说:“各
地诸侯都已经反秦自立,齐地是古代封建的诸侯国,而我田儋,是齐王田氏的
同族,应当为王。”于是,田儋自立为齐王,并且起兵攻打周市。周市的军队
撤走以后,田儋乘机带兵东进,夺取并平定了齐国故地。秦将章邯带兵在临济围
攻魏王咎,情况紧急,魏王派人到齐国来求救。齐王田儋带领军队援救魏国
章邯在夜间让兵马口中衔枚,趁夜幕的掩护进行偷袭,把齐魏联军打得大败,
在临济城下杀死田儋。田儋的堂弟田荣收集田儋的余部向东逃跑到了东阿。齐
国人听说田儋战死的消息之后,于是就拥立以前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齐
田角为丞相,田间为大将,以此来抗拒诸侯。田荣在败逃东阿的时候,章邯进
行围追阻截。项梁听说田荣情况危急,于是就领兵来到东阿城下,并且一举击
败章邯。章邯往西逃跑,项梁则乘胜追击。但田荣对齐人立田假为齐王一事非
常气愤,于是就带兵回去,攻击追逐齐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国,丞相田角逃到赵
国;田角的弟弟田间在此以前已到赵国求救,也就留在赵国不敢回去了。田荣于
是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丞相,田横为大将,平定了齐地。项梁追击
章邯以后,章邯的军队反倒日渐强盛,于是项梁就派遣使者通报齐国和赵国,要
两国共同发兵攻打章邯。田荣说:“如果楚国杀死田假,赵国杀死田角、田间,
那我们才肯出兵。”楚怀王说:“田假是我们同盟国的君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
来投靠我们,杀了他是不合道义的。”赵国也不愿意用杀田角、田间来和齐国
作交易。齐国人说:“手被蝮蛇咬了就要砍掉手,足被蝮蛇咬了就要砍掉足
为什么呢?因为倘若不这样的话,就要害及全身。而现在田假、田角、田间对
于楚国、赵国来说,并不是手足骨肉之亲,为什么不杀掉他们呢?况且若是秦
朝再得志于天下的话,那么不仅我们要身受其辱,而且连祖坟恐怕也要被人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