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8.5.3平面与平面平行
第二课时
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
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符号表示:
β
a
b
α
作用:
可证明两直线平行
复习回顾
回顾:两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
另一个平面具有什么关系?
A
B
C
D
A′
B′
C′
D′
结论:
用式子表示为:
∵α∥β,a
α
∴a∥β
∪
文字表述:如果两个平面平行,
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
行于另一平面
α
β
a
思考:如图,设a∥b,a∩g=a,b∩g=b。
a,b有何关系?
结论:a∥b
b
a
g
b
a
讲授新课
定理: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平面相交,
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a∥b
a∩g=a
b∩g=b
a∥b
符号表示: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讲授新课
b
a
g
b
a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n,若m
α,n
α
∪
∪
m∥β,n∥β,则α∥β;
2、一个平面α内的两条不平行的直线都平行于另
一个β,那么α∥β;
3、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4、一个平面与两个平面相交,交线平行。
练习
a
证明∵BE∥AA1,AA1?平面AA1D,BE?平面AA1D,
∴BE∥平面AA1D.
∵BC∥AD,AD?平面AA1D,BC?平面AA1D,
∴BC∥平面AA1D.
∵BE∩BC=B,BE?平面BCE,BC?平面BCE,
∴平面BCE∥平面AA1D.
又∵平面A1DCE∩平面BCE=EC,
平面A1DCE∩平面AA1D=A1D,∴EC∥A1D.
例1、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梯形,AD∥BC,平面A1DCE与B1B交于点E.
求证:EC∥A1D.
应用面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基本步骤
例2
求证: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变式: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P?α且P?β,过点P的直线m与α、β分别交于A、C,过点P的直线n与α、β分别交于B、D,且PA=6,AC=9,PD=8,求BD的长.
已知三个平行平面α、β、γ与两条直线a,b分别
交于点A、B、C和D、E、F。
A
B
C
D
E
F
a
b
M
α
β
γ
课本P144-13
练习.如图,已知α∥β,GH,GD,HE分别交α,β于A,B,C,D,E,F且GA=9,AB=12,BH=16,S△AEC=72,求S△BFD.
针对性练习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
错误的画“
”
(1)如果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
b的任何一个平面
(
)
(2)如果直线a和平面a满足a
∥a,那么a与a内的任一条直线平行
(
)
(3)如果a,b和平面a满足a
∥a,b
//a,
那么
a
//b
(
)
(4)如果直线a,b和平面a满足a
∥b,a
∥
a,
b
a,那么b∥a
(
)
∪
√
(5)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
√
2、若平面a∥平面b,直线
a
∥
a,点B∈b,则
在b内过点B的所有直线中
(
)
A.不一定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
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
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
D.存在唯一一条与a平行的直线。
A
针对性练习
A
针对性练习
4、过长方体A1B1C1D1-ABCD中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DBB1D1平行的直线共有(
)
A.4条
B.6条
C.8条
D.12条
D
1
C1
A1
D
C
B
A
M
N
F
E
D
B1
针对性练习
1.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
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
用式子表示为:
2.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平面相交,
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β
α
γ
b
a
小结与作业
a∥b
a∩g=a
b∩g=b
a∥b
符号表示:
(1)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两个平面平行之后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该性质定理可以看作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可简述为“若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2)用该定理判断直线a与b平行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平面α和平面β平行,即α∥β;
②平面γ和α相交,即α∩γ=a;
③平面γ和β相交,即β∩γ=b.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在应用这个定理时,要防止出现“两个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一切直线”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