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
左手不动,右手向前申,你会看到右手变( )了。反之,右手向后退,更接近你的眼睛,你会看到右手变( )了!
小
大
达芬奇(1452—1519)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在相等尺寸的物体中,越远离眼睛的看起来越小,而越接近眼睛的看起来越大。
——达芬奇
除了我们的双手,现场环境中,还有哪些物体产生了透视现象?请写进学习单。
透视现象作为绘画术语,被广泛运用于绘画作品中。
莲塘(中国画)1964 林风眠
村道(油画)1689 霍贝玛(荷兰)
《莲塘》《村道》这两幅作品中,透视现象明显的景物有哪些?请写进学习单。
村道(油画)1689 霍贝玛(荷兰)
意大利 米兰修道院
最后的晚餐 (油画) 1495—1498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油画) 1495—1498 达·芬奇
画家巧妙借助透视线突出主要人物
转战陕北(中国画)1959 石鲁
近( )远( )
浓 淡
近( )远( )
实 虚
转战陕北(中国画)1959 石鲁
用Pad完成一幅具有深度空间感的小组成员“全家福”。
实践要求:
1.合理运用课堂现有空间条件;
2.体现深度空间的画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