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品读
How steel is made
当一名英国记者问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他回答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品读
走近作者
作者
苏联著名作家
现实生活中的“保尔·柯察金”:
13岁参加革命活动,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身负重伤,右眼几乎失明;
之后参加筑路突击队,染上伤寒与风湿病;
1927年全身瘫痪;
1928年双目失明;
但,仍然利用文艺武器重返战斗岗位,写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长篇小说,大约37万字,分为两大部,每部9章,第一部以国内战争为背景,第二部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考验,在布尔什维克党员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从一个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的小童工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强勇敢的共产主义战士。
走 进 作 品
名著品读
走近人物与情节
保尔经历了哪些主要的考验呢?
从中又能看出保尔的哪些精神品质呢?
探究:据题目,理磨难,析人物
(一)保尔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
第一次——在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
第二次——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炸响,保尔头部受了重伤;
第三次——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
第四次——在快修完铁路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等病,生命垂危。
每一次“死里逃生”,都体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
(二)在经济建设时期
保尔带着战争时期留下的旧伤被分派去修铁路,条件异常艰苦:秋天经常下雨,每天穿着湿衣服在水泥地上睡觉,靠体温取暖;持续严寒的天气将土地冻住,难以开凿;有武装的匪徒隔三差五便来“骚扰”一番,食物少之又少……在诸多恶劣的情况下,很多人逃走甚至退团,但保尔仍然能够坚持工作。这体现了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三)在面临可能完全瘫痪的悲剧时
在古老的郊区公园,保尔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决心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这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以及钢铁般的意志。
(四)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之后
一个曾经被评价为连俄语都没有掌握,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他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自制写字板进行写作,后来又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经历了稿件丢失的情况下又重新振作起来,最终,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出版,保尔斗志昂扬地重返战斗队伍。这体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五)感情上
因为冬妮亚庸俗的个人主义,保尔几经努力都无法改变她,二人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保尔与冬妮亚分手。这体现了保尔的果断、理性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钢铁”就这样炼成了!
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名著品读
主题分析
探究:书中的名言
(1)在下列两段文字中,保尔在思考什么问题?他心中产生的答案是什么?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即使生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情节中反复体现的品质
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任务:
请同学们照抄出席喜欢的段落或是名言,并做成美丽的书签吧!
探究:书中的名言
探究:题目的内涵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个有比喻义的题目。作者为什么以他为题呢?(提示:一般来说,作者在给作品命名时会考虑到作品的主题,主人公性格和他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寻找作者直接提到和“钢铁”相关的句段来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形容朱赫来的语段:“这个钢铁一般的人的形象,他那冷静沉着的态度,坚决的不容分辩的声调,时常使那些挥舞着的手枪重新插进枪套里。”
探究:题目的内涵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个有比喻义的题目。作者为什么以他为题呢?(提示:一般来说,作者在给作品命名时会考虑到作品的主题,主人公性格和他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寻找作者直接提到和“钢铁”相关的句段来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丽达与谢廖沙的对话:“看那天空,它是碧蓝的,你的眼睛也跟天空一样碧蓝。这样不好,你的眼睛应该是灰色的,像钢铁一般的颜色,碧蓝的颜色——未免太温柔了。”
探究:题目的内涵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个有比喻义的题目。作者为什么以他为题呢?(提示:一般来说,作者在给作品命名时会考虑到作品的主题,主人公性格和他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寻找作者直接提到和“钢铁”相关的句段来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保尔想要自杀时,他想到了:“他就看见过一些无腿的机枪手,坐在拉着机枪的车上——这是敌人最怕的人们,他们的机枪给敌人送去死亡和毁灭。他们那钢铁一般的意志和锐利的目光,使他们成为各团队的光荣。”
探究:题目的内涵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个有比喻义的题目。作者为什么以他为题呢?(提示:一般来说,作者在给作品命名时会考虑到作品的主题,主人公性格和他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寻找作者直接提到和“钢铁”相关的句段来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保尔接近瘫痪时,给阿尔焦姆写信道:“一个人有个不收支配的背叛的肉体,又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雄心和意志,他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向往你们正在整个战线上进攻的大军,向往排山倒海、滚滚向前的钢铁巨流。”
探究:题目的内涵
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钢铁”一词,指的是: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换言之,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在生活的巨大重压中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奇迹,成为钢铁战士。
“钢实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出来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研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奥斯特洛夫斯基
探究:题目的内涵
任务:请同学们从题目寓意、人物精神、哲理名言等角度中任选一个,撰写读书笔记《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试题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考试说明参考
“名著阅读”部分考试说明:
(1)了解作品的主体内容,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
(2)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语言等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总 结
考查人物
考查情节
考查主题
考查语言(写作手法)
考查感悟、体验(就内容、就主题、就写法等方面来写)
……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长篇小说,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5分)
试题分析:
此题较宽泛,没有限定具体哪一部名著,可选择的范围很大,只要是你自己熟悉的且能够启迪你智慧的名著皆可入选。但要注意本题的几个关键词,如:本题限定了只能结合一部名著,在论述之前先要谈谈自己对托尔斯泰这句话的理解,之后再结合名著的具体情节围绕“启迪智慧”展开论述,需要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节。
课堂练习:
请在试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内容来回答此题。
答案示例:
理想的书籍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道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被炸弹炸伤头部,当人们认为他不会再醒来时,他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苏醒;在经济建设时期,保尔被分派去修铁路,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工作,后来得了伤寒、肺炎、关节炎等病,生命垂危,但他却靠着顽强的意志死里逃生。//这些内容让我明白,生活中的很多困难需要我们用坚强的意志来克服。//可见,理想的书籍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请结合一部名著的内容,说出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100字左右)(5分)
试题分析:
答题范围宽泛。只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部名著,详细陈述该名著的主要人物与情节,说出引发自己阅读兴趣的原因(比如写法、求知欲、好奇心、自己的成长等等)即可。
课堂练习:
请在试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内容来回答此题。
答案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中设置的问题引发了我的阅读兴趣。//我带着问题开始阅读,知道了保尔的生命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但都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克服了,比如他被炸弹炸伤头部,当人们认为他不会再醒来时,他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苏醒;在修铁路时,条件异常艰苦,秋雨、大雪、冻土,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但他仍然能够坚持工作。//这些问题吸引我读下去,并从保尔经历这些磨难最终才百炼成钢的故事中明白了书名的真正含义,学习到了革命者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革命先驱黄兴曾说:“天下无难事,唯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请从《红岩》《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
课后强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