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2 14:2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目标】
1.掌握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应用和影响。
2.了解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及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自主学习】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①发明时间: 时期②作用:促进了 。
③缺点:刻版 ,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时的匠人 发明。
②发展:在泥活字的基础上,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 活字。元代科学家 在
在《农书》中记述了他发明的 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 活字印刷。
③传播:13世纪时,传人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 传到波斯,
后传入 。
④影响:对人类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①发明: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制成了 。
②应用: 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③传播: 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 。
④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 技术的发展,为后来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 火药
①发明: 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②应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 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 。元朝发明了 。
③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 。
④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 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古代著名的 ,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 比较发达。 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 国家。
2、海路: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之路在元朝时进入鼎盛时期。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宋代时有 个,元代时达到 _多个。 3、作用:①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 、 和 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②中国的创造发明传入亚洲各国及西方,对 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合作探究】
1.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推崇佛教外,还有( )
A.佛经浅显易懂 B.雕版印刷佛经 C.人们企盼安定 D.道教开始流行
2.“当11至13世纪之际,中国海船乘风破浪,昼夜星驰,多次成功往返于欧亚之间的远洋航路上。”下列史实最有利于中国海船“昼夜星驰”的是( )
A.造纸术的改进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C.火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3.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下列发明中与导航相关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火药武器广泛使用实战出现于( )
A.西汉末期 B.三国时期 C.唐朝末年 D.宋朝初期
5.《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火药已经应用于军事战争 B.战争场面惨烈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6.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7.时下,“一带一路”成为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关于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发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得益于指南针等科学技术的进步
B.最终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这使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不断增加
D.它推动了陆路运输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9.《马可·波罗行纪》的作者于1275年来到中国,书中记述了他虽然是外国人,但是由于才能突出,仍然受到皇帝重用。重用他的皇帝应该是(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阿骨打 D.忽必烈
10.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元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司马迁《史记》 B. 司马光《资治通鉴》
C. 《马可·波罗行纪》 D. 电视剧《大元王朝》
11. 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突出。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11世纪中期,印刷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平民毕昇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这一发明,是印刷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59944066675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印刷技术出现重大突破的标志。这一重大突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中的“这三种东西”是宋代的哪些科技发明?在我国科技成就传播到欧洲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什么人?
自1405年起,明代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两者成功航行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据此总结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影响。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检测题】
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上文记载的毕昇发明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其中,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3.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从材料中可知这本书最早成书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广泛运用军事是在下列哪一时期( )
A. 秦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5.我国“四大发明”中,是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火药和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6.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说明了( )
A.元朝交通发达 B.元朝疆域的广大 C.元朝人口较少 D.元朝统一了中国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黏(nián)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析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


(2)中国的哪项发明传入欧洲后,引起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此项技术在哪个朝代发明?又在何时广泛应用呢?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