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2 14:5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提供者
历史组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二课,辽宋夏金元时期不仅有以两宋为代表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繁荣发展,而且兴起于周边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亦处于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状态,在中华文明整体进步的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繁荣的历史局面。
而在本课中,正是宋元时期的这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繁荣发展的主要内容,在两宋与周边各民族的战争与和平交往中,碰撞出的正是这种多元繁荣的局面。因此,学好本课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模拟法、畅所欲言,使学生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力历史上的人和事;通过材料分析与结合单元知识,探究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自主学习、播放视频,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学艺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和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学习宋词、元曲等文学艺术形式,体会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面、理解能力都不强,例如对“都市”“文化”没有概念;但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本课中的都市文化生活,贴近现实生活,容易联系起来;学生难以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整合,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
学案导学法:根据2011年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准备本次讲课内容,学生可提前预习。
讲述法:通过教师辅之以基础的讲述,学生基本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基本史实。
谈话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简单的问答,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
材料分析法:适当性的选择简单的材料,学生抽取有利信息并回答。
情景模拟法:通过教师以导游身份进入都市文化的学习,使学生真切感知历史的魅力。
学法: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基本内容,加强对本课内容的基础认识。
观察学习法: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都市生活、宋词
难点:理解文化繁荣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大家帮帮忙,老师我呢想去宋朝旅游,这一路的旅途规划不会做,你们可以帮助我吗?比如我可以去那个城市?玩什么?玩几天?现在就请大家把我的旅途规划写下来,等下请同学上来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游戏环节,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又可以进入本课第一个子目内容,商业贸易与都市生活,运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加强学生对历史情景的想象。
2、播放动态清明上河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古代最会玩的朝代,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各种各样的表演,杂技,听听曲,逛逛街,买东西,绝对算是一个旅游圣地,现在我们先来看看那里的生活是怎样的。(播放视频)
思考问题:都市文化究竟是什么?
接下来我继续带着大家去走一走。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趣味,抓住大家的眼球,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清明上河图的动态场景的展现,使学生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
3、学生观看视频:梦回宋朝古庙会2018年(视频)
回答问题:
这里有什么活动?(宋词背诵,宋朝情景剧,开封美食)
教师:虽然这个活动已经结束了,我们也不能去享受千年以前这场舌尖上的盛宴,但是今天我们还是可以一起去看看,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说不定我们还更加有趣呢。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抓住学生眼球,联系到课程刚好是过年后上的,贴近现实,学生更加有代入感。
繁华的都市生活
与唐朝做对比,引出本课内容(我们总说盛唐盛唐,那么大唐盛世的城市生活是怎样的,唐代长安城是坊市封闭,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唐朝不准沿街设立商铺,首都长安、洛阳商业活动只限于东市和西市两个规模不大的市场里,唐朝城市在夜里宁静漆黑。那么宋朝又是怎样呈现它的开放和繁华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一、了解市民文化生活(全程采用导游模式)
(教师:1、首先来到的是北宋时的汴(Bian)京,就是我们现在河南的开封,今天正是当地最盛大的节日,元宵节。唐朝放灯时间为三天,宋代放灯时间为五天。人很多,好像是一个寺庙,我们一起走近看看。(幻灯片)这就是在北宋时期最为繁华的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在这里人们进行着各种商品交易,“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王标,《燕翼贻谋录》卷2。有什么呢?(幻灯片)当然了,这里一点也不逊色于我们现在的元宵灯会,这也有表演杂技、舞剑、还有傀儡戏(就是木偶戏)——这在当时叫杂剧。
2、看累了,我们还是找个酒店住下吧,在这个没有空调、手机、wifi的地方,生活条件肯定是比不上现代的。如果你们这么想就错了,这里有更多现代没有的娱乐活动,和唐代不同,宋代的城市旅馆的设置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所以旅馆都是24小时营业的。为了吸引旅客,许多旅馆还设在娱乐场所附近,以方便旅客外出娱乐,或是旅馆内直接提供唱戏、说书、驻唱歌女唱曲奏乐等娱乐活动。与现在一样,我们春节放假去哪玩都是人特别多,宋代也有旅游旺季,每逢皇帝、太后的生日及清明、端午等节假日都是宋代的旅行高峰期,现在是元宵节,城中百姓涌向野外郊游数日不归,热闹非凡,四野如市。还有啊,比如清明节,《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当年京城过清明节的气氛,那是四野如市,歌舞遍满,直到黄昏才归来。
3、到了傍晚时分,想出去玩的话,可以去五星级的娱乐场所瓦子,这里的夜市那比现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瓦子: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勾栏:瓦子里可以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幻灯片)这就是当时的勾栏,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搭的一种舞台剧,还有卖着古玩字画的店铺。
(幻灯片)看,这里还有专门刮胡子的小铺,有需要的也许可以让他给你剃个头。(幻灯片)这这家脚店的招牌是立起来的,恐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直接侧立的招牌,能够吸引远处的客人。很像现代社会的招牌。什么是“十千”,其实是指酒,这就是酒馆。三个脚夫在一个“饮子”前,买什么?是在买水,但不是一般的白开水。《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记载,卖的饮子中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药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 等,一般都含有两三味中药,不仅可口好喝,还有养生功效。
当然,这么热闹的日子里是少不了要唱几句的,在宋朝,词跟音乐是一体的,每一首词的词牌都是一种曲谱,宋人写词都是可以歌唱的,可以说宋词就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大家看到课本57页,填一下表格。(自主学习)
人物
时期
词风
代表作
苏轼
北宋
豪迈而飘逸
《念奴娇》
李清照
两宋之间
委婉细腻清秀
《声声慢》
辛弃疾
南宋
豪放
《青玉案》
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结果,简单讲述词人社会经历与代表作,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化发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苏轼,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念奴娇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声声慢创作于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的时候,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辛弃疾出生南宋时期,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青玉案上半阙写了我们元宵正月十五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下阙最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给人感觉清高不落俗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而这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反映。
好,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用音乐的形式来感受一下这种文学艺术。(幻灯片),听完之后我们再一起来读一遍,那从这三个词人,我们应该知道的是,这种文学创作更多地是受词人个人经历与国家情怀的影响,也就是现实的反映。)
4、夜市逛完,回酒店休息,刷刷牙我们就结束这一天的旅程了,不要惊讶,宋朝市民已经有刷牙的习惯了,市场上也有贩卖牙刷的铺子。宋代医著《太平圣惠方》中就有记载药膏的制作方法,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牙膏。确切点说,这种牙膏其实是“药膏”。与之相配套的,是植毛牙刷,只是最初的材质是马尾,这有些出乎意料了。好,这样我们就结束了这一天一夜的旅程了。
设计意图:通过导游模式,创设情景,学生更加有兴趣有感觉,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同时又使学生清楚了解当时的市民生活。
二、畅所欲言
谈谈这一次旅程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听讲,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教师的简单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由此引入下一个问题。
三、思考宋朝文化生活繁荣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结合第九课和本课内容)——小组讨论
出示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局势的稳定,在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都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形成了以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与之相适应,也就产生了反映市民精神面貌和满足市民阶层精神生活需要的市民文化。
——赵毅、赵轶峰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下册》
教师:第九课讲到了宋代经济的发展,包括商业、农业、手工业等等,这些都为文化娱乐等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为满足市民的娱乐需求,于是就形成这样的市民文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加上教师的补充总结,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化生活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今后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对历史对生活的正确认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
四、元曲
(自主学习)
组成
人物
代表作
地位
散曲、杂剧、南戏
关汉卿
《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之一
播放窦娥冤的豫剧视频,学生体会艺术的魅力。
学生自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作者、内容、体例、地位)
五、总结提升
都市文化的解释,(通过本课主要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宋代市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生活状态,尝试去说明其中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去学会学习历史,了解真正历史内涵。
教师:提起宋朝,我们首先想起的是朝廷的无能,一退再退,丢失大好河山。无论是辛弃疾、苏轼、还是陆游,他们的作品都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希望收复大好河山。
但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宋朝其实是一个富庶的朝代,说宋朝“积贫”其实指的是宋朝政府“贫”,因为宋朝是一个藏富于民的朝代;宋朝也是一个文明的朝代,宋词的魅力至今仍影响着我们,仍需要我们去探寻,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那么,在你们眼里,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简单总结,学生对宋朝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拓展作业
你眼中的宋朝。(不少于600字)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讲述中复习课程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做做题,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板书设计
3086100125730
176212540005
466725125730
都市生活 瓦子
176212541910宋元 勾栏 一个富庶、
1609725264795时期 苏轼 文明的
1657350259080的都 宋词 李清照 时代!
1657350100965市和 辛弃疾
1609725276225文化 元曲 关汉卿
1625600208915 史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