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语段。(重点)
2.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3.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
重点难点:通过品读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体会红军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过这样一支神奇的队伍,他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请同学们用响亮的声音告诉我,队伍的名字叫——红军,创造的奇迹是——长征。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革命诗词(
PPT
毛泽东《七律
长征》)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天,我们就跟随一位老红军,来重温这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板书:题目和作者)
二、初读,整体感知:
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那么,红军是怎样翻越这座山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一)、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二)、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看。
小结:红军长征,面对的不仅仅是来自大自然的威胁,还有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剿。红军长征何其艰难!可是红军不怕!因为红军有着坚定的信念,北上抗日,实现民族解放。
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所以老山界的风景在红军眼中也别有一番情趣。我们再来读课文,好吧?
三、品读,感受情怀:
请同学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山界的语句,朗读、品析。
(重点拨以动写静的写法。)
师:境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读出了……
齐声朗诵毛泽东诗词:《十六字令三首》,再次感受红军的豪迈!
4、
细读,探究本质:
(一)、本文主要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除此以外,还在第3段到第10段,写了在山沟的一户瑶民家中攀谈、吃饭等事。
细读这部分文字,你还会有什么收获呢?
示例:1、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从“照着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
生:广西军阀一直特别欺侮瑶民,老百姓听“兵”色变。
师:为了对付红军,当地反动军阀还蛊惑民心,搞破坏。
(PPT
资料《红军住处总出火灾,抓住方知是敌便衣》)
所以红军每到一处,还要宣传思想,密切群众。
2、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生:红军是一支人民的军队,时时刻刻为老百姓着想。
小结:这部分从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当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对长征作过精辟的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二)、齐读最后一段:
问:这段话如何理解?
小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朱德总司令曾在长征回忆录中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靠的就是一股精气神,靠的就是一种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
五、再读《七律·长征》,感受长征精神
六、拓展延伸:
长征已胜利80周年,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的腥风血雨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的我们,该怎样面对这段历史呢?
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拥有家国情怀,拥有责任与担当,这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同学们,历史需要铭记,精神需要传承!记住: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七、布置作业:
阅读与长征有关的作品,感受长征精神。
板书:
老山界
陆定一
红军
长征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