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课标要求】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为《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3课,主要内容包括了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上来看,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背景及标志。通过学习本课应帮助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从知识能力水平上来,须先经过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八年级前两单元的学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前的时代背景有了相当的感性认识,并能得出中国的命运历经洋务派、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仍未彻底改变的结论,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尤其是升入八年级以后,学生比“小升初”时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并能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包括: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过程、口号、结果及意义等,掌握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及历史意义。并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提高归纳课文和通过搜集史料中提供的信息进一步理解课文相关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讲述与影像资料结合的方式对本课背景作简要陈述;通过设计矛盾冲突和制造困难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且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设计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其大胆发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不妥协的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材料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手段综合使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个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五月的花海》,带领学生齐唱。过渡:歌词中对五四运动高度评价,说它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那么,到底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它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当代青年如何弘扬五四精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探讨的内容。 学生共同演唱歌曲,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热情。 师生齐唱《共青团团歌——五月的花海》,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热情,进入课堂情境。
学习新课:第一幕:战胜国的悲哀场景一:巴黎和会,怒火攻心播放视频《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并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回答问题。场景二:历史剧《五四前夜》1.教师课前布置历史剧任务,让学生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2.教师用一幅图片生动突出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二幕:五四惊雷场景一:走进五四,体验过程教师设计《图说历史》环节,让学生结合课下搜集的资料,结合图片的顺序,介绍五四运动前期发展情况。教师呈现五四运动的口号和传单,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教师设计《图文并茂》环节,让学生结合图片和史料,介绍五四后期的发展情况。教师呈现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播放视频《我的1919》片段,让学生了解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场景二:总结五四,感悟意义教师呈现表格,引导学生比较五四运动前期的后期的不同,并合作探究,明确两个阶段的突出特点。2.引用毛泽东对五四运动意义的介绍,引导学生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理解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用图片直观介绍新、旧民主革命的历史分期。场景三:弘扬五四,传承精神呈现五四宣传语,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概述“五四精神”。播放视频《恰同学少年》片段。第三幕:开天辟地场景一:历史的选择,党的诞生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播放视频《中共一大的召开》,引导学生了解一大的相关情况。3.引用《毛泽东选集》材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场景二:天降大任于斯党,工人运动起高潮播放视频《工人运动高潮》,了解工人运动的高潮。 学生观看视频,并展开讨论,回答问题。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课下编排历史剧,再现当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中国后,举国愤怒,北大学生商量对策的场景。学生观察图片,明确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学生结合图片,介绍五四运动前期的发展情况,突出学生是前期的主力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之前知识,得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根据多媒体呈现的图片和史料,结合课下搜集的知识,介绍五四后期,运动的发展情况:突出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至上海等。学生阅读课文,对比材料,了解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学生观看视频,能够从顾维钧的慷慨陈词中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学生回顾知识,共同完成表格和探究题。学生回顾新旧知识,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学生解读宣传语,讨论得出“五四精神”。明确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学生观看视频,明确“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了解一大的相关知识: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要内容、意义等。学生展开讨论,根据教师提示,理解“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学生展开讨论,回顾党的成就。学生观看视频,简单了解工人运动相关情况。 视频生动直观再现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尴尬处境,让学生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教师适当引导,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共同完成历史剧。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多项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历史剧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缓解了历史事件距今久远带给学生的生疏感。图片形象生动,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设计《图说历史》,一方面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并且能够清晰的掌握五四运动前期的特点。利用五四运动的口号和传单等史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史料和图片配合,简单明了地点出了五四运动后期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来说,提高了学生对材料解读和提炼能力。对比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和五四运动取得的成果,理解中国人民为争取权益所付出的努力,感受时人的满腔热血。利用视频,直观呈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表格的形式简洁明了,对比出五四后期的突出特征,培养学生比较和整合知识的能力。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界定学界有分歧,所以,引用毛泽东对五四爱国运动意义的评价,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新民主主义之“新”。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利用视频,再现当年的热血青年的昂扬斗志,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炼和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将会议的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形象直观,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得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帮助学生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用视频来介绍该部分,简单直观。
总结本课:带领学生回顾本课大事件,理顺事件之间的关系,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学生回顾本课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培养学生对教材的整合能力,加强历史事件的衔接,吃透教材。
课堂巩固:见课件练习题。 学生完成 达到对知识的及时巩固。
【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本课,完成《基础训练》第13课;
预习第14课。
【板书设计】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五四风雷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前期
后期
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初步胜利:
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历史条件:
中共一大的召开:
历史意义:
工人运动的高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