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高二期中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0分)
1.(本题2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杆易倒伏(D)对矮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种性状的基因分别在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杆抗病玉米,研究人员用了下图的研究方法。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方法①中F1自交得到F2中挑选出矮杆抗病个体,连续自交两代以后,得到F4中纯合矮杆抗病个体的比例为7/16
B.方法①和方法②获得纯合矮杆抗病玉米过程中都有基因重组
C.方法④获得的植株细胞中可能会有DNA的损伤
D.方法③与其他方法比,优点是操作简单且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2.(本题2分)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
B.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只能固定胞内酶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
3.(本题2分)蓝藻拟核DNA上有控制叶绿素合成的ch1L基因。某科学家通过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以研究ch1L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技术路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应使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 B.①②过程都要使用DNA连接酶
C.终止密码子是基因表达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D.在操作成功,可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该变异株
4.(本题2分)动物胚胎育种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和相关现代生物学技术,以动物的配子和胚胎为操作对象,进行动物保护、育种和遗传改良。下图是哺乳动物胚胎育种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的卵母细胞 B.②过程常用显微注射法导入目的基因
C.③④过程获得的细胞可用于干细胞的研究 D.⑤过程需要对代孕母畜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5.(本题2分)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获得新个体
B.只有两个动物细胞结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才叫动物细胞融合
C.灭活的仙台病毒是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常用的促融剂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6.(本题2分)如图为制备人工种子部分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为胚状体提供碳源
B.该过程以海藻酸钠作为营养成分,以CaCl2溶液作为凝固剂
C.胚状体是外植体在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愈伤组织
D.包埋胚状体的凝胶珠能够隔绝空气有利于人工种子的储藏
7.(本题2分)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
B.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
C.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
D.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
8.(本题2分)如图表示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对棉花进行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在低渗溶液中用纤维素酶处理 B.显微镜观察愈伤组织可以看到叶绿体
C.③过程需要通过液体悬浮并震荡培养 D.经过改良的棉花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9.(本题2分)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要清洗灭菌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②过程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C.③过程发酵瓶中留的空间可防止发酵时培养液溢出
D.④过程需要关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并适当提高温度
10.(本题2分)有人就腐乳制作的传说故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豆腐长白毛,致和真苦恼;撒盐把它腌,腐乳变成宝。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所长白毛主要为毛霉菌丝
B.长白毛和盐腌是腐乳制作的两个关键步骤
C.为调制风味可在盐腌后加入卤汤,卤汤没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D.腐乳成宝的价值在于大分子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成了易于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11.(本题2分)目前网络传言,单位面积的手机屏幕上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多。两生物兴趣小组为辨别真伪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
C.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D.两组实验结果不同,可能因为样本来源不同
12.(本题2分)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如图所示为四种限制酶BamH I、EcoR I、Hind Ⅲ以及BglⅡ的识别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位点,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的是_________(限制酶),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应该为( )
A.BamHⅠ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为
B.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为
C.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为
D.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为
13.(本题2分)基因工程为花卉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如图为花卉育种的过程(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或结构,数字代表过程或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B.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C.③、④过程为分化和再分化,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转基因生物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
14.(本题2分)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
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15.(本题2分)下图表示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过程分别是转录、翻译
B.蛋白质工程中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了解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C.蛋白质工程是完全摆脱基因工程技术的一项全新的生物工程技术
D.蛋白质工程中可能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基因
16.(本题2分)下面为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④中的筛选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多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B.上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C.②中培养基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
D.⑤可以无限增殖
17.(本题2分)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下列与此试验相关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用过的带菌培养基经过加热后才能倒掉
B.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
C.观察细菌培养的实验时,最好是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清水作为对照试验
D.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可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氮源和碳源
18.(本题2分)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特定的抗原饲喂小鼠,再从小鼠脾脏中分离B淋巴细胞
B.获得的融合细胞都含有浆细胞与癌细胞的所有遗传物质
C.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生产单克隆抗体
D.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具有准确、快速等优点
19.(本题2分)下图为哺乳动物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桑椹胚,可作为胚胎移植的材料
B.此图中细胞还没有分化,图中①为透明带
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D.进行胚胎分割时,一般取③中的细胞做性别鉴定
20.(本题2分)下列有关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酒发酵瓶内留有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B.两种发酵过程中pH都会逐渐下降,温度略有升高
C.果醋制作时,醋酸菌在液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菌膜
D.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醋酸菌则不能正常生长
二、多选题(共15分)
21.(本题3分)研究人员用三种基因探针,通过分子杂交技术分别对某动物三种细胞中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细胞 杂交带
探针 输卵管细胞 未成熟红细胞 胰岛B细胞
卵清蛋白基因探针 有 无 无
β-珠蛋白基因探针 无 有 无
胰岛素基因探针 无 无 有
A.不出现杂交带表明相应基因不表达 B.三种探针中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C.三种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 D.用上述探针分别检测三种细胞的DNA,实验结果不变
22.(本题3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检测可以采用实时荧光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CR的具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B.过程Ⅱ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理论上需要2n个引物B
C.该技术用于对某些微量RNA病毒的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D.PCR反应中周期性的温度设置是特定的,与扩增的目的基因和引物无关
23.(本题3分)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做的一系列研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I用饲养层培养ES细胞时,需要加入动物血清
B.过程Ⅱ中ES细胞正常发育成图中胎儿,体现了ES细胞的全能性
C.过程Ⅲ可直接将褐毛基因片段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ES细胞中
D.过程Ⅳ利用免疫缺陷的小鼠,目的是使受体不对移植的组织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24.(本题3分)下列关于小鼠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在特定条件下饲养,注射相关激素有促进超数排卵的作用
B.将成熟的卵母细胞与精子同时放在获能液中培养有利于完成受精
C.注射到小鼠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
D.分割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发育成的个体没有形态学差异
25.(本题3分)梅花鹿属于单胎动物,季节性发情,育种工作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对优良品种进行扩大繁殖。下列叙述错误是( )
A.给供体母鹿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使其一次排出多个卵子
B.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C.当受体数量有限时,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以获得更多的后代
D.梅花鹿的胚胎形成后一直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可能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共30分)
26.(本题8分)治疗心脏病的药物tPA可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来生产,下列示意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部分生产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从相关基因组织中获取了目的基因,并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重组tPA基因时,过程①需要用________分别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
(2)在形成羊受精卵的过程中,首先要给良种母羊注射适宜剂量的_________________促进排卵,这叫做 ____________。
(3)过程③培养重组细胞时,所需要的混合气体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培养液中除了加入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成分外,通常还要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_________________。
(4)如要通过④过程产生大量基因型相同的克隆羊,则该过程需要采用的关键技术
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7.(本题7分)下图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和使用过程,选用带有 lacZ 基因的质粒,则质粒导入细菌后,细菌可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 X-gal,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菌落则成白色。
(1)乙肝病毒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激发免疫反应的抗原。
(2)过程①选用的限制酶方案可以是____________。
A.EcoRV 和 BamHI B.BamHI 和 EcoRI C.EcoRV 和 EcoRI D.只用 BamHI
(3)为了筛选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可在培养大肠杆菌的通用培养基中还应额外加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挑选出___________(蓝色/白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获得大量目的菌 B 大肠杆菌。
(4)从分子水平写出A大肠杆菌与B大肠杆菌的三点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们首先选择了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微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写出 2 点)
28.(本题8分)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______激素,促使一次有更多的卵泡发育。
(2)重组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的原因是该时期的卵母细胞才具备______________,重组细胞体外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是O2和CO2,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受精卵到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____________和胚胎移植等技术。胚胎发育的卵裂期在____________内进行。受精卵经72小时体外培养发育成32细胞左右的胚胎,该胚胎叫做_______________,可用于胚胎移植。
(4)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
29.(本题7分)通过转入特定基因可将体细胞诱导形成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体细胞。下图是应用iPS细胞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技术流程,请回答:
(1)过程①是体外培养由患者身体分离的体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以防止培养过程遭受细菌微生物等的污染。
(2)过程②中,科研人员首先要利用__________技术,把c-Myc等四种目的基因扩增,然后将目的基因与逆转录病毒结合,然后将其导入人体的体细胞,诱导形成iPS细胞,该过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
(3)用限制酶EcoRV单独切割该普通质粒,可产生14kB(1kB即1000个碱基对)的长链,而同时用限制酶EcoRV、Mbol联合切割同一种质粒,得到三种长度的DNA片段,见下图,其中*表示EcoRV限制酶切割的粘性末端。
若Mbol限制酶独立切割该普通质粒,则可以产生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DNA片段。
(4)科研人员在iPS细胞中,用健康的基因取代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并使其定向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移植入患者体内,使患者能够产生正常的红细胞。与异体移植相比,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本题9分)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导(或自发突变)下,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掉,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从而为工业生产积累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
(1)过程①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与基本培养基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特有的成分有____________。
(2)过程②应将印在丝绒布上的菌落先转印至_____培养基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_______(选填“菌落A”或“菌落B”)菌落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震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用______________洗涤菌体3次并制备成菌悬液。
②吸取1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mL融化并冷却至___________的基本琼脂培养基,冷凝后用记号笔在培养皿的___________划分五个区域,做好标记。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结晶或粉末(五组混合氨基酸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所含氨基酸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的A、D区域出现生长圈,则说明该缺陷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本题6分)研究发现一些嗜冷细菌产生的蛋白酶可使乳蛋白分解,导致牛奶变质。为了筛选检测变质牛奶中的嗜冷细菌,某研学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注:培养皿旁的数字代表菌落数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牛奶饮用前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与煮沸消毒相比,巴氏消毒的牛奶在常温(约28℃)下保存时间较短,原因是__________,导致牛奶中营养成分被分解而变质。
(2)若要筛选嗜冷细菌,应将牛奶样品稀释液接种在以_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并且在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以利于嗜冷细菌生长,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3)据图分析,研学小组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法分离和计数嗜冷细菌。
(4)用上述方法统计样本中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01-05 CDCAD 06-10 ADDCC 11-15 BDBDC 16-20 ADBCB 21 AB
22.ABD 23.ABD 24.BD 25.CD
26.PCR 限制酶 促性腺激素 超数排卵 95%空气和5%二氧化碳 血清(血浆) 胚胎分割 胚胎移植
27.乙肝病毒蛋白外壳 B D 青霉素 X-gal 白 A 大肠杆菌不含控制乙肝病毒外壳合成基因,而B大肠杆菌含有;A大肠杆菌不含控制乙肝病毒外壳合成 mRNA,而B大肠杆菌含有; A 大肠杆菌不含控制乙肝病毒外壳合成蛋白质,而B大肠杆菌含有 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28.促性腺 (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维持培养液的pH 早期胚胎培养 透明带 桑椹胚 能 不能
29.抗生素 PCR 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2.5KB 11.5 KB 造血干细胞 避免免疫排斥
30.稀释涂布平板法 氨基酸 基本 防止基本培养基中混入特殊的营养成分 菌落A (无菌)生理盐水 40—50℃ 皿底 天冬氨酸缺陷型
31.(巴氏消毒的)牛奶中没有被杀死的微生物(或细菌)在适宜温度(或常温)下大量繁殖 乳蛋白 低温(或较低温度) 稀释涂布平板 需要 需要证明(或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3.9×105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