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神经活动(预习报告单)
1、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有:
2、神经元的功能是什么?
答:神经元能 周围的刺激,并 这些信息。
3、神经元的结构:
,内含 。
神经元 。
突起:
、 的分枝。
4、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
5、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是如何被接受的?
答:通过能感觉冷热变化的 和 两个小体上的神经元接受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神经调节》围绕“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为主线展开,围绕对刺激的反应、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处理、应答性反应和反射弧而进行。本可是主要学习“对刺激的反应”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两个主题。
其中,在学习“对刺激的反应”时主要采取活动预习课的方式进行,在规定活动步骤和规则的前提下由学生自主完成活动探究,并根据活动数据自主进行探究,针对现象和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依此得出自己的结论,讨论与得出结论相应实例,并能分析实例,从而达到活动的应用目标。
在“信息的接受和传导”方面,则主要以预习展示的方式进行,在教师布置有效预习问题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的预习完成预习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展示的准备,以上讲台向其他学生讲解和各自板演为主要方式进行。目的在于反馈学生子啊预习时掌握的情况,确定其实否在预习中扎实掌握知识点,以确定预习的效果。
教学参考指出要达到知道不同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是不一样的,在对刺激做出反应时需要许多器官的参与,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以及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及树突和轴突的数目、形态特点等。从本节课学生的展示情况看,这些知识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很好的在活动之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与之相应的例子,可以说很多例子教师也不一定能举得出来,可见学生对这部分的活动内容理解较深,使知识得到了一定的升华,而在预习展示方面,同样的学生能在讲台上离开课本回答问题,可见对知识点已基本掌握。因此本节课提倡的自主参与课堂及自主预习的效果在以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当然,由于经验的缺乏,本人在这堂课上的语言还不够精炼,在自主参与式“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方面还很欠缺,并不能展示出一个生龙活虎、欢呼雀跃的课堂气氛。同时在课堂处理方面未能将感性的思考提升为理性的思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好的把握课堂。
李海州
2009.11(共20张PPT)
抢凳子:
当音乐响起,三个同学围着一张凳子转,听到音乐停止抢凳子坐下,看看谁的反应快。
忆一下:刚才游戏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这个反应?人体对声音的刺激反应是由哪个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
第三节 神经调节
反应过程:
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
传导信息
作出反应
一个器官就可以完成上述的反应过程吗?
由多个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测一测:你的反应快还是慢?
步骤1:两个同学做好准备一根直尺(0刻度端朝下),
步骤2: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者要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记录被测者捏住直尺的位置刻度,再重复4次,求5次的平均值。
注意:1、被测者每次的食指和拇指间距约为2cm。
2、测验时被测者手指都要放在0刻度处。
步骤3:被测者按2、4、6、8……这样的顺序数数,同时,重复实验,测5次,求出被测者数数时夹住直尺刻度的平均值。
数数测
步骤4:让被测者闭上眼睛重复实验,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同时喊“放”,被测者听到信号后作出反应,测5次,求平均值。
闭眼测
活动结论展示
比较两组同学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比较同一个同学步骤2和步骤3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比较步骤2和步骤4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结论:
不同的人对相同刺激的反应快慢是不一样的。
在受到干扰时,人对刺激的反应会变慢。
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快慢不同,对视
觉刺激的反应比听觉刺激的反应快。
学以致用:请你用活动中获得的结论评价一下图中人物的做法。
开车接电话
热敏小体上的神经细胞(冷敏小体和触觉小体上的神经细胞)
感光细胞
味觉细胞
嗅觉细胞
听觉细胞
思考:运动员起跑前,接受枪声刺激的是哪种神经细胞
树突
轴突
细胞体
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1.神经元的结构:
冲动传入
细胞体
突起
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刺激
兴奋
轴突的分枝
预习展示:
2、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能接受各种信息,并传导信息。
预习展示:
3、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另一个神经元
周围刺激
冲动传向细胞体
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神经细胞甲
神经细胞乙
预习展示
4、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是如何被接受的?
通过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温度的变化刺激→产生刺激信号课堂活动单 ——“反应快慢的测试”
温馨提醒:测试者要轻捏直尺,让其自然下垂。被测者手指每次都要放到0刻度
线处,看到或者听到信息后再做反应。食指和拇指间距离要保持相同。
直接测: 组别: 记录人:
1 2 3 4 5 平均值
步骤1:单位/CM
讨论1:比较自己组两个同学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
举一反三: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结论1相类似的现象?
。
数数测:
1 2 3 4 5 平均值
步骤2:单位/CM
讨论2:比较同一个人步骤1和步骤2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
举一反三: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结论2相类似的现象?
。
闭眼测:
1 2 3 4 5 平均值
步骤3:闭眼测单位/CM
讨论3:分析、比较步骤1和步骤3的反应时间,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
举一反三: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结论3相类似的现象?
。
要求
次数
要求
次数
要求
次数神
课 题 3.3神经调节 第 1 教时 执教日期 11.11.16
[教材分析]《神经调节》选自初中《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围绕“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为主线展开教学的。围绕对刺激的反应、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处理、应答性反应和反射弧而进行。本课时将学习前两块知识点。学习本节知识对其他各章的学习具有总结和深化作用,同时神经系统中涉及到的思维活动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学好本节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唯物主义思想。因此,在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上构建准确、系统、严谨的神经系统知识结构,对整个人体生理的学习乃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依据新课程标准――“知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熟悉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及参与调解的器官和组织,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整个过程。⑵探究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体会影响刺激反应快慢的因素。⑶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技能目标:利用探究所得的结论去讨论具体的生活现象,对事物现象做出本质分析和判断。3.情感目标:感受科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科学的去生活。二、重点:(1)神经系统基本过程。(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难点:利用“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快慢”的探究结论解释具体的现象。了解神经调节的作用。三、设计理念围绕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理念,由学生进行自主讨论,自主预习,并通过展示学生的讨论情况,从而应用所得的结论解决具体的现象,分析现象本质,突出自主的预习展示,体现学生预习的有效性。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需要细化活动规则,以避免出现较多错误的实验数据。活跃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神经调节。反馈预习引出器官,让学生了解到器官与神经调节是密切相关的。再次强调活动规则,同时照片的出现以引起学生重视。
预习课简述→一、新课引入游戏:抢凳子当音乐响起,三个同学围着一张凳子转,听到音乐停止抢凳子坐下,看看谁的反应快。设问:人体对声音的刺激反应是由哪个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二、新课教学追问: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继续追问:在这些过程中,都有哪些器官或者组织参与了?你能将这些器官以卡片的形式贴在它们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相应的位置吗?衔接:回顾刚才的游戏XX同学的反应较快,课前我们已经对“人体反应快慢”进行了测试,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这个活动——展示活动规则和相应的活动照片。活动结论展示:针对三个活动步骤,分别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 根据课本99页“测量反应快慢”的步骤为主,分布进行活动,并讨论相关的问题,得出结论。合作讨论举出和结论对应的例子。二、以课本为载体,在此基础上,根据老师提出的有效问题,以书面回答的形式进行自主预习,并做好课堂展示的准备。完成游戏并思考问题。板演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各组将卡片贴到对应的过程下方
说说自己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学以致用:请你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评论下图中人物的做法:图片展示:开车打电话。衔接:在运动会上就有相关的现象,起跑的时候喊加油会影响选手的起跑反应。思考:运动员起跑前,接受枪声刺激的是哪种神经细胞 预习展示: 1、 神经元的结构。要求学生根据神经元图所标的编号,分别说出编号的结构。预习展示:2、神经元的功能。预习展示:3、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可适当加入问题:你能根据树突合轴突的结构特点说说它们为何具有这样的功能?预习展示:4、环境中温度变化是如何被接受的?小结展示:1.回顾神经元的结构,在黑板上画出它的简略图,并标出相应结构的名称。2.在图下方写出神经元的功能。 学生在讲台上根据数据讲解自己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并举出类似的现象。其他学生可做适当的反驳或者补充,也可对讲解者进行评价。相互讨论,并展示谈论结果举出与结论相对应的例子,并说说是利用了哪个结论。思考并给出结果在讲台上指出各个标号所代表的神经元的结构。学生上台展示并回答相关的问题。以板演的方式,将小结任务展示在黑板上 反馈学生对活动的结论应用,以升华活动的意义。引出神经元反馈预习问题的解决情况,另一方面落实预习的效果。在预习中加入相关的问题,以避免死板的预习记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以板演的形式,更能展现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评头论足:说说黑板上同学们展示的小结,你认为哪些同学做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同学还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做总结性评价 相互评价其他同学的展示情况,并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修改。 了解其他人的学习情况,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在指出他人缺点的同时也了解自己的不足,对修正错误观念效果更好。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作业本
板书设计:3.3神经调节基本过程神经元 结构 功能 冲动传导方向
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