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 :大国历史与大国关系 讲义(考点+拓展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 :大国历史与大国关系 讲义(考点+拓展提升)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2 20:5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 大国历史与大国关系
考点1 美国的崛起和中美关系
美国的崛起
1、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战争使美国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独立战争同时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结束。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美国进行工业革命,美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4、19世纪后期起,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有许多重大的发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5、一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美国成为最大受益国。
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经济开始复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二战期间,美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打败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
8、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欧洲,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冷战、争霸。在亚洲,美国对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同时扶植日本。经济方面,进入五六十年代美国持续发展,七十年代遭遇经济危机,八十年代调整政策,经济缓慢回升,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9、“冷战”结束后,为了称霸世界,美国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利用北约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事务。
二、中美关系
1、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同中国签订《望厦条约》,攫取侵略权益;第二次鸦片战争充当帮凶,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1860年,美国人华尔任洋枪队头目,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辛丑条约》进一步攫取侵略权益。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
3、一战后,加紧与日本争夺中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最终实现。
4、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支援了美国在大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美国与中国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战争末期,在日本投放两枚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5、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6、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阻挠解放军解放台湾,还发动朝鲜战争,中美全面对抗;
中国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7、20世纪70年达,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8、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中国的崛起,美国与中国既合作又斗争,美国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和台湾问题等牵制中国,中美关系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
考点2 日本历史和中日关系
1、古代史上:5世纪末,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6—9世纪日本派遣唐使和留学生等来到中国积极学习中国文化,唐朝高僧鉴真东渡,向日本传播中华文化;646年开始了“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明末元初,倭寇侵犯中国,明朝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
2、近代史上:1868年,日本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强大起来的日本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再次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战争,并最终获得胜利。
3、新中国成立后:二战后,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进非军事化政策,并受到美国的扶持。同时,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20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日本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1972年,日本。总理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建交。1972年至今,中日一直处于和平交往时期。友好合作,共同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和平,是中日交往的重点和主流。但中日围绕历史和现实问题,也存在着矛盾斗争。
考点3 俄国(苏联)历史与中俄关系
1、明末清初,沙俄侵略我国的黑龙江地区。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沙俄被迫签订《尼布楚条约》。
2、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了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在整个近代,俄国共割占我国东北、西北共计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最终中国收复了新疆。19世纪末,俄国追随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并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一战期间,俄国加入三国协约作战。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6、一战后,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8年一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苏联模式的形成。?
7、二战时期,苏联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45年,苏联参加雅尔塔会议,对战后的世界格局作出了初步的安排。
8、二战结束及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开始援助中国的一五计划。另一方面,苏联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冷战对抗。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至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期间,苏联曾进行过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但都没有能够突破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矛盾重重,最终苏联解体。
9、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西欧和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的增强,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同俄国的关系也迅速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伙伴,影响着世界。

考点4 英国历史和中英关系
一、英国历史
1、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市杰出代表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早的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3、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在英国,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渐落后。
4、殖民扩张:从事三角贸易并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北美、印度等地反英运动此起彼伏。
5、近代自然科学:牛顿、达尔文是杰出代表
6、一战前后:建立以英国为中心的三国协约,作为战胜国之一成为巴黎和会的主导国之一,宰割战败国;参加华盛顿会议,协调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的矛盾。
7、二战前后:纵容法西斯侵略,自食其果,战争中与其他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二战后受美国援助恢复发展并成为欧盟一员。
二、中英关系:
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一1860年英国伙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3、甲午战争后,英国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强租九龙、威海卫租借地,划分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
4、1900年英国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一战中英国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
6、一战后巴黎和会上同其他帝国义伙同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一方面为削弱日本在华势力,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促使日本放弃有关山东问题的无理要求表示支持。另一方面英国代表签署《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复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和中国等国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打击法西斯,赢得了战争胜利。
8、二战后成立联合国,中英都属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都为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9、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两国如期履约,中国洗刷了百年国耻。
归纳提升
1、制度的创新、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是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石。
2、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强大的军事威慑力,才能保证国家的和平稳定和国家安全。
3、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实现国家发展强大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课后练习
纪录片《大国崛起》以浓缩的方式阐述了有关国家发展具体过程中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富有教育意义,也有利于历史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目标。”
——摘自钱乘旦教授《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为限制王权,英国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此后,国家的权力重心转移到哪一机构手中?(1分)
答:议会(1分)
材料二 “这一事件本身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中“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具体指的是什么?(1分)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其对外战争的进步性表现在什么地方?(1分)
答:巴士底狱(1分);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封建的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1分)(这两句话中,任答一句,皆可得分)。
材料三 “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摘自《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
材料三讴歌了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2分)
答:1949年10月日,新中国成立(1分);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1分,如加上“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这句话,也只给1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