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8.1 《全等形与相似性》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动手操作(叠合图片),了解全等形与相似形,能识别全等形与相似形。
2.经历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全等、是否是相似的过程,理解全等形与相似形的关系,体会全等、相似是研究图形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全等、相似的概念。难点:全等与相似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学习过程:(一)预习与交流:1.观察下列两组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形状与大小)第一组:福娃邮票 第二组:剪纸 第三组:中国国旗 第四组:两面大小不等的国旗;提出问题:这几组图片有共同的特点吗?共同点是 (填序号哪几组)((二)精讲点拨: 1、.交流与发现中的几幅图(图8—1,图8—2)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两个图形的形状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面图形,叫做全等形。两个图形全等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如果两个图形只是具备条件(1)的话,会怎样呢? 。2、当两个全等三角形完全重合时, 叫做对应顶点 , 叫做对应边, 叫做对应角。3、怎样用符号表示全等三角形? 同桌之间互说一下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回顾课本P22-23思考下列问题:.图8—3的两幅图片,其中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吗?大小相等吗?
的平面图形叫做相似形。4. 3、议一议全等形与相似形有什么关系?你能举出一些生活或生产中应用全等形和相似形的实例吗?三 巩固训练: 1.全等形和相似形在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观察你周围的一切,举出几个全等、相似图形的例子?2.你看到过哈哈镜吗?哈哈镜中的形象与你本人相似吗? 3.根据你的自主学习,回答问题: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相似吗?为什么? ()四、反思感悟,归结升华:1.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你有哪些疑惑?2.教师引导学生归结出知识的规律及方法特点等。(五)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矩形相似 B.两个等边三角形相似 C.两个梯形相似 D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周长相等的两个矩形是全等形 B.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是全等形C.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形 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3给出以下四种说法:所有的圆都是相似形;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相似形;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相似形;所有的矩形都是相似形;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下面给出的图形中,不是相似图形的是( )A.同一底片洗出的两张照片 B.复印出来的两个“谁”字 C.一对乒乓球拍 D.仅仅宽度不同的长方形木板5.下列图形中,全等的图形是( )A.面积都等于3的两个正方形 B.周长都等于16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 周长都等于10的两个菱形 D. 面积都等于10的两个矩形六、课后延伸:P24-25习题8.1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