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磨牙》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老虎磨牙》(打击乐合奏)是作者依据唐诗《猛虎行》以陕西渭北民间打击乐为素材而创作的。全部内容的揭示和形象的塑造都是依其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而完成的。这首乐曲所选用的乐器是:大鼓、大镲、大锣、疙瘩镲以及木鱼、拍板等,其中大鼓和大镲是领奏乐器。作者安志顺以其新颖的构思和表现手法,运用大镲以及中国大鼓敲刮鼓边等多种演奏手法,加上节奏的灵活多变和力度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刻画了在深山中老虎磨牙的阴森气氛和奔驰下山的威猛雄姿。
【设计理念】
这是安志顺创作的《老虎磨牙》,属于打击乐合奏作品。是以陕西渭北的民间锣鼓为基础,在大鼓的演奏上加入闷击、刮奏等敲击手法改编创作而成。本曲运用了多种新演奏技法来形象的描绘老虎时而走路,时而磨牙的威武形态。作品新创作了多种敲击技法来模仿动物的形态和声音,是打击乐鼓击技法上的创新。通过这些来进行新的设计新的创造,完成本堂课的设计。
【学习目标】
情感套度价值观:感受中国民间打击乐的魅力,弘扬民族艺术,使其代代相传!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听觉、视觉、音乐实践、思维拓展及语言描述,多方面深层次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器描绘的《老虎磨牙》的音乐形象;感受丰富的音响效果及打击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体验音乐中老虎静态、动态的生动形象。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对声音的探索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用打击乐器和多种音源材料,表现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声音场景,加深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
注重音乐本体,感受“读”过程,收获“写”的果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目的。
【教学难点】
通过对声音的探索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用打击乐器和多种音源材料,表现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声音场景,加深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讨论法、游戏教学法等。
【教具准备】
奥尔夫打击乐器、多媒体ppt、欣赏视频、中国鼓、节奏教具等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发现,开拓思维
(一)探索声音——高低梆子
1.师:今天,刘老师请来了大森林里的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啦,请你们仔细听一听,都有谁?
2.出示乐器
(1)提问:猜猜看,我用的什么乐器?
(2)学生观察乐器特点,老师总结
老师用同一种乐器,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模仿了3种小动物的声音。
(二)探索声音——中国鼓
1.提问:老师用鼓模仿的声音,学生猜是谁?
请你形容一下,这是只什么样的老虎?你能用鼓来模仿一下吗?
2.探索中国鼓,你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演奏方式来模仿老虎呢?
二、情境创设,感受《老虎磨牙》
(一)完整欣赏:
1.这只高大威猛的老虎可是我们今天音乐课的主角。我们一起听一听,森林里的大老虎在干什么?
2.总结关键词,教师总结
(二)故事导入,介绍作品背景。
1.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老虎的故事:
清晨,在一片静谧的树林里,一只老虎仍在睡梦中,四周静悄悄的,风声、树叶沙沙声、伴随着老虎的酣睡声... ...
提问:老虎为什么会愤怒地磨起牙来?
2.出示课题
今天,老师所带来的这部民间打击乐作品叫《老虎磨牙》,作者是咱们陕西艺术家——安志顺先生,他是依据唐诗《猛虎行》,结合陕西渭北民间打击乐为素材而创作的。他现在已经有八十多岁了,被世人尊称为“东方鼓神”。打击乐虽然大部分没有固定音高,但仍就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力。
(三)分段聆听
1.欣赏第一段:
(1)设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聆听第一段旋律,这段旋律模仿老虎在干什么?它的速度、力度是什么样的?
(2)小结:这段旋律起个名字,叫它——老虎睡觉。它的速度呢比较慢,它的力度整体是弱,我们用“p”来表示。
(3)创设图形谱,用纸和声势模仿风声、老虎吼叫声。
2.欣赏第二段:
(1)设问:大老虎这一觉睡得可真香,接下来,听听这段旋律它又干什么了呢?速度、力度又如何呢?
(2)小结:第二段旋律的名字应该是——老虎走路,力度是中弱,我们用“mp”表示,行进中的速度是中速。
(3)创设图形谱,用中国鼓,模仿老虎走路声、磨牙声。
3.欣赏第三段:
(1)睡眼惺忪的老虎走着走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就在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老虎在追击猎物时,速度和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曲家为什么要用快速的、强有力的旋律来表现老虎追击猎物的情景呢?
(2)小结:第三段旋律就叫做——老虎追击。它的力度是强,我们用“f”来表示;速度非常快
4.聆听结尾,大胆猜想故事结尾。
此时此刻,老虎正在猛烈地追击猎物,结果到底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最后这段旋律,请你试着结合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大胆猜想一下,最终老虎追捕到猎物了吗?
三、探索乐器,表演《老虎磨牙》情景
1.辩乐器:
在这首打击乐里,除了鼓,你还听到了哪些主要打击乐器呢?。。。你们听出了这么多种打击乐器,我们也来模仿一段《老虎磨牙》的情景好吗?
2.出示响板、小鑔、纸、中国鼓等乐器及生活材料。
(1)探索声音。
(2)学生随意摆放图形谱。
(3)老师指挥,学生练习演奏。
3.情景表演
老师讲故事,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演奏乐器,最后呈现《老虎磨牙》的片段。
四、拓展——音乐故事
学生分组,共同讨论,创设故事主题,可融入故事、乐器、画图,表演等方式创作音乐故事。
五、欣赏安志顺《老虎磨牙》片段,情感升华。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相信大家对中国打击乐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东方古神——安志顺老先生和他的弟子们带来的民间打击乐——《老虎磨牙》
中国民间打击乐种类繁多、星罗棋布、并且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它是我们国家的隗宝。通过今天的鉴赏,我相信大家对民间打击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兴趣的同学也欢迎大家来我校的打击乐社团看一看,弘扬民族艺术,使其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