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习题+测试) 中图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习题+测试) 中图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22 19:44:16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第一节
【基础巩固】
1.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会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2019年,中国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材料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是(  )
A.对立
B.统一和谐
C.征服自然
D.崇拜自然
【答案】B 
解析: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是不对的。只有人与环境协调,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因此,面对当前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必须要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2.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类受环境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C.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答案】D 
解析: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受环境制约比较大。农业文明时期,生产技术提高,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活动,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产业革命后,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加强,人与自然对抗性增强,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代,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3.下列说法反映了新的环境观的是(  )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提倡使用塑料袋购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是鼓励生育的政策,容易导致人口过度增长,使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使用塑料袋购物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4.能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  )
A.山区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过量抽取地下水
【答案】C 
解析:A、B、D三项表述的生产活动都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使得周围环境与人类对立起来。C项表述的人类活动的目的是防止风沙影响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发展,使得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据此完成第5题。
5.为了真正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当前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  )
A.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积极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D.始终要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
【答案】B 
解析:当前我国应大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
6.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  )
①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矛盾尖锐 ③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④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人地矛盾的激化,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认识到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需要循环中得以体现。“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第7~8题。
7.“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
A.人类依赖自然的思想
B.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
C.天人合一思想
D.人地对立思想
8.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宇宙飞船经济”是不产生污染的循环经济,体现了“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思想。第8题,“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精炼提升】
9.读下面“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通过哪些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代谢产物?
(2)自然环境能为人类提供什么?
(3)由图看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1)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
(2)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
(3)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或对立统一)。
10.下图表示人地矛盾冲突关系的程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B、C、D代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则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____。
(2)A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人类对环境的作用________。B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人地关系的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阶段在________社会,在图中表现在________(字母)阶段,试举例说明该阶段的人类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阶段主要奉行的是______________的发展道路。
(4)D阶段中,人们已具备从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体现在人类已掌握较高的________。该阶段人类社会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道路。
【答案】(1)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化社会
(2)人类依赖于环境 微弱(很小) 人类改造自然环境
(3)工业 C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热带雨林的毁灭性采伐;大量排放污水到河流、湖泊等 先污染、后治理
(4)科学技术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解析:图中人地矛盾及冲突由弱到强,再到弱,说明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由小到大再到小。联系人类由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四个阶段,即可明确A、B、C、D的含义。在各阶段中,明确相应的人地关系特点、社会经济状况是解题的关键。
11.读下面“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__,简述其形成原因。
(2)A~C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时段属于人类社会________时代,此时人类的人地关系思想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时段,其形成原因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人类谋求经济与环境的________发展的结果。
【答案】(1)A点以前 原因:此时人口数量较少,生产规模小,利用的自然资源和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都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2)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加剧 工业化 人类征服自然
(3)B点以后 可持续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以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染程度都较低。A~C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程度也随之加剧,C点以后经济继续发展,但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到B点以后,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较低水平,而此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逐步成熟,环境问题最终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开山填海、围湖造田等做法曾经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实践证明,这些做法留下了诸多恶果,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急剧恶化。
材料二 目前,“生态修复”概念正步入公众视野,它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措施,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人类与环境怎样的关系?
(2)你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有何认识?
【答案】(1)材料一体现了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材料二体现了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2)人类应了解、尊重自然规律,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科学、适度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解析:第(1)题,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与环境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材料二中的“生态修复”说明了人类开始理智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确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第(2)题,答案比较开放,应围绕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展开分析,或者说明人类无视自然、征服自然的危害也是可以的。(共51张PPT)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课前·新知预习
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人类?____________自然
(1)原因: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由于?____________低下,科学技术落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和威胁,对自然具有一种畏惧和盲目崇拜的心理。
(2)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________的关系。
畏惧、崇拜 
生产力水平 
依赖 
2.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__________
(1)原因:农业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________大大减弱;?__________提升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
(2)人与自然: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__________,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________自然的存在。
主宰自然 
依赖性 
工业文明 
盲目乐观 
无视 
土地荒漠化 
生态系统 
环境污染 
协调 
和谐相处 
人类环境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环境问题是否日益严重?
【答案】应当辩证地看待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现已具备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恰当地运用这种能力,可以为人类带来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使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如果轻率地、不恰当地运用这种能力,就会给环境并最终给人类自身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
规范 
和谐与平衡 
人与人 
人类与自然 
环境伦理观的含义是什么?它涉及哪些问题?
【答案】环境伦理观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正当的、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
读下面“人类文明发展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是畏惧和崇拜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图中人类手中的工具是题眼,在阶段①~④中,人类手执的工具依次是石器、简易农具、电气钻、计算机,分别代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现代信息文明时代;畏惧和崇拜自然是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第2题,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出现在工业文明时期。
3.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对人类反作用的是(  )
A.我国北方的夏季暴雨给市民带来许多不便
B.近年来台湾地震活动频繁,对台湾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C.台风频繁登陆,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D.我国强沙尘暴天气持续40多天,沙尘量增加近4倍
【答案】D 
解析:夏季暴雨、地震、台风都属于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沙尘暴是由于人类破坏植被引起的,属于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
D项正确。
4.下列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与人地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
A.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
B.第三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
C.第一阶段——人类萌发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D.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答案】B 
解析:第三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理智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确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即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5.下列不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  )
A.征服自然
B.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的和谐与稳定
C.人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
D.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
【答案】A 
解析:征服自然的观点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人。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认为,人只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课堂·互动探究
探究 一
人类与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距今6
000~7
000年前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谷地,即今伊拉克境内,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依靠充足的灌溉水源和犁的发明,农民生产出超出他们家庭需求的食物,他们用剩余的谷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大门。
但是,他们的灌溉技术并不是可持续的,运河渐渐淤塞,河水漫灌和盐分累积使土壤逐渐失去肥力。而美索不达米亚人并没有及时阻止环境的退化,同时,技术停滞且频繁受到入侵者的袭扰,导致文明逐渐走向衰亡。
(1)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谷地成为古代人类文明发源地的原因是什么?
(2)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农业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从以上案例中,你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体会是什么?
【思维导图】
【答案】(1)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谷地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再加上热量充足,很适合种植业的发展,因此成为古代人类文明发源地。 (2)问题:土壤盐渍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原因:他们的灌溉技术落后,采用大水漫灌,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又由于蒸发旺盛,盐分上升累积到土壤中,造成土壤盐渍化,农作物难以生长。
(3)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应与周围环境的客观性协调一致,人类开发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应研究其客观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周围环境才能不断地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人类才不会遭到环境的惩罚。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阶段
表现
原因
存在时期
第一
阶段
人类畏惧、崇拜自然
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不发达
原始社会
第二
阶段
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
工农业的出现、人类的盲目乐观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第三
阶段
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信息社会
【拓展延伸】
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1)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前所未有地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2)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大量进入环境,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
(3)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性、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认识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如下表所示。
辩证关系
表现
内容
实质
人类与
环境的
对立性
人类与
环境相
互排斥
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选择、改造、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需要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
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对立
辩证关系
表现
内容
实质
人类与
环境的
统一性
人类与
环境相
互依存
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统一
人类与
环境相
互转化
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类种群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转化
读下面“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表示生产规模________,B表示________自然资源,C表示生产活动__________自然规律,D表示破坏________。
(2)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向________方向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_______性。要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进二者的________。
【答案】(1)扩大 乱采滥用 违背 生态环境
(2)恶性循环 对立 协调统一
解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主宰、和谐。要想和谐发展,就要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过多造成生产规模扩大,会大量开采资源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人类发展不合理致使人口素质过低,生产活动会更不合理,形成恶性循环。
探究 二
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读右面“某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社会部落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内容填入图中的空白处。
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
(2)简要分析该部落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否符合环境伦理观。
(3)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分析该部落应该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才能避免走向衰落的厄运。
【思维导图】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①②③⑤④。 (2)不符合。该生产只注重了人类生存所需,未关注环境发展规律。 (3)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科技,寻找燃料、建筑材料替代品;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对森林要采育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必要性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必须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出现与加剧,解决的措施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技术上的投入以及法律的规范,还必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建立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这样,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类的环境伦理观
传统的伦理观仅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认为破坏环境从而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环境伦理观不仅仅表现在人类行为中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认为破坏环境从而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不道德;而且还表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认为破坏环境从而危害物种生存和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下表将新环境观和传统的环境观做了比较,具体如下表所示。
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
核心
思想
征服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环境观,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
“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认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人类必须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协调
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
行为
表现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强大,从环境中获得的资源和能源越来越多,并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资源
行为
后果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误区警示】只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环境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而且人们必须改变不适宜的伦理观念。只有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关系,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下列人类对环境的态度,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伏季休渔
D.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C 
解析:A、B、D项均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主张的人地协调。伏季休渔,使鱼类能够得到休养生息,利于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利于人地协调。
图表·问题点拨
教材第5页 图1-1-3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
【解读说明】该图说明工业文明是人地矛盾尖锐的原因。工业文明使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增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的消耗大幅增加,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增多,甚至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人地矛盾变得尖锐。
教材第6页 图1-1-4 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解读说明】据图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特征。
第Ⅰ阶段:人口增长缓慢,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经济发展缓慢。
第Ⅱ阶段:人口增长快,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人类从自然界获取大量资源促使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环境污染迅速加剧。
第Ⅲ阶段:人类逐渐认识到人口的高增长、资源的高消耗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Ⅳ阶段:后工业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协调发展。
教材第4页 探索
【提示】(1)老子的人类自然观——反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述。但在总的自然观上,把人类看作自然的奴隶,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系。
(2)培根的人类自然观——文明社会的到来,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积累巨大的物质财富,其后果是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3)恩格斯的人类自然观——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反馈作用。我们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同时,环境也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就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人类自然观——关注环境与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寻求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
教材第7页 思考
【提示】树木应该拥有法律地位。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何为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负有什么样的义务等问题。
教材第8页 思考
【提示】1.(1)阿尔贝特·史怀泽——人类应当保护生命,爱护生命,既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一切具有生命的存在物的生命。
(2)马丁·海德格尔——呼吁人类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要拯救地球,也需要改变人的主体地位,即走出“人类中心”的思想误区。
(3)奥尔多·利奥波德——人是大地共同体的一员,伦理道德要向大地扩展;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保持生物存在的多样性、保持土地完整无损的行为就是合乎大地伦理规范的行为。
(4)蕾切尔·卡逊——人类不能再扩充自己的征服精神,而要用一种道德态度来尊重自然。
(5)丹尼斯·梅多斯——目前世界的困境可以通过人口、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等五种因素的联系和变动表现出来。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继续不变,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的某一个时候达到极限。人类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2.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应当把自己看作环境中的一员,同其他生物一样,都属于环境的组成部分,走出“人类中心”的思想误区,同其他生物和谐平衡发展,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教材第8页 复习题
【提示】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三个阶段,即人类畏惧、崇拜自然的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的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和威胁,对自然具有一种畏惧和盲目崇拜的心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系。
第二阶段:由于农业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工业则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开始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无视自然的存在,人与环境开始对抗,矛盾逐步尖锐。
第三阶段:科技进一步发展,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人与环境开始和谐发展。
2.环境伦理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怎样才算正当、合理的问题,以及人类对自然界负有什么样的义务问题。环境伦理观源于人类对以往人类文明的反省以及面对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危机意识。
3.环境伦理观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自然到底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学生应树立这样的观点: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个人与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考虑未来。例如:工程建设前要进行环境评估,垃圾的回收利用等。(共75张PPT)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情景导入
目标导航
?
1.说出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危害。
2.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近年来,雾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尤其是秋冬季节,
对雾霾天气的防治更要加强,采取有力措施将雾霾天气的危害降到最低。
讨论:你知道雾霾天气形成的根本原因吗?
提示: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高速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日益增多,导致了雾霾天气。
课前·新知预习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因自然变化或?________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________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______________带来的不良影响。
人类活动 
环境质量 
生存和发展 
(2)分类。
项目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含义
由于?________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
?由________造成的环境问题
类型
火山喷发、?_____、台风、洪涝、干旱、海啸等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____________、城市垃圾污染
生态破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______________、生物物种锐减
自然环境 
人为因素 
地震 
臭氧层破坏 
土地荒漠化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造成人类目前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
索取资源的速度 
废弃物 
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两者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从环境中过度索取资源,使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也会影响到环境污染的发生及造成恶劣后果。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低层 
温度 
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尽管目前人们对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增多有关,温室气体的变化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如火山喷发、太阳活动、海水增温等都会对气候的冷暖有所影响;②人为原因,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砍伐、农牧业及交通等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或减少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使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
5.6 
酸化 
森林 
土壤酸度 
建筑物 
我国长江以南为什么会成为重酸雨区?
【答案】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有关,我国长江以南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燃煤较多,并且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硫氧化物排放量大,交通发达,汽车尾气排放大量氮氧化物,使大气中酸性气体增多;②长江以南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降水多,酸雨较严重;③长江以南酸雨比北方严重,与土壤性质有一定关系,北方土壤大多为碱性,飞扬的土壤颗粒可以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中和,而南方土壤大多为酸性,缺少中和作用。
氟氯烃 
光化学 
白内障 
浮游生物 
防止臭氧层破坏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各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加强国际合作等。
滥砍乱杀 
污染和破坏 
平衡 
森林 
贫瘠 
洪涝 
干旱和半干旱 
1.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
B.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产生的
C.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造成环境的破坏和退化
D.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形成的只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答案】C 
解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2.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自然原因
B.环境问题只存在于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重
D.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问题
【答案】D 
解析:当今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分布上由区域性向全球性发展,而环境对废弃物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3.下列环境问题中,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
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B.酸雨问题
C.放射性物质泄漏 
D.土地荒漠化的加剧
【答案】D 
解析: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的严重污染,属于环境污染问题。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与水汽结合形成的酸性降水,酸性气体的来源主要是工业生产的废气,因此酸雨问题同样属于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的泄露,造成放射性污染,也属于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是环境退化,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表现。
4.下列问题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  )
A.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扩大 
B.热带雨林锐减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噪声污染
【答案】C 
解析: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锐减、噪声污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属于环境问题。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不属于环境问题。
5.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
A.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
B.欧洲的酸雨危害
C.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D.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荒漠化
【答案】B 
解析:环境问题按表现形式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荒漠化属于生态破坏,欧洲的酸雨危害属于环境污染。
课堂·互动探究
探究 一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的环境问题
工业化在给人类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
(  )
①资源短缺 ②环境污染 ③生态破坏 ④全球环境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思维导图】
?
【答案】C
结合两图分析,从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时,是如何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
【思维导图】
【答案】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的增长,开垦草原为耕地以增产粮食(或过度农垦);以增加牲畜头数来增加畜产品(或过度放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人口增长使得燃料需求增加,过度樵采,造成植被的破坏,最终导致草原生态失调,荒漠化日趋严重。
一、环境问题的分类
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可以将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1.原生环境问题
也称第一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造成的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洪涝、干旱、海啸等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水土中缺少化学元素造成的地方病等。
2.次生环境问题
也称第二环境问题,指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指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两类。
?
环境污染是因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出的废弃物和剩余能量进入环境,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对人类不利的影响。生态破坏指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例如,人类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大量开垦土地,造成自然植被减少,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锐减等。
图示法记忆环境问题的分类
【特别提示】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关系
(1)区别:两者成因不同、表现不同。环境污染是人类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纳和自净能力而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如森林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联系: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SO2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破坏等;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索取物质和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环境又把它们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人类社会为了发展经济,必然要消耗资源和排放废弃物,从而引起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般来讲,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现代化工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使其难以恢复和再生;急剧增加排向环境的有害、有毒废弃物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环境问题的实质
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造成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
矛盾是根本原因,而近代经济发展中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是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特别提示】
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1)根据环境问题的类别和性质进行分析。
不同的环境问题其成因不同,必须针对个中差异进行具体分析。环境污染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破坏是因为人们获取资源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供应能力。
(2)针对造成环境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导致环境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如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的污染以及垃圾、噪声等污染,不同的污染方式具体成因各不相同,又如生态破坏包括土地沙化、盐渍化、森林破坏、草场退化等不同方式,其成因又是各不相同的。对于这些不同的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原因。
(3)根据四项原因进行分析。
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四项原因: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在分析某一环境问题的成因时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选择,产生环境问题的这四对矛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导致了资源短缺,资源短缺制约了经济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置资源、环境于不顾,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因此出现环境问题。
读下面“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①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 
②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 ③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
④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⑤捕杀动物造成动物种群减少
(2)图中的小圆Ⅰ代表__________;大圆Ⅱ代表________。
(3)图中A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__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图中B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__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4)图中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越大,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越__________。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_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__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__表示。
(6)根据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案】(1)①③属于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②④⑤属于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人类社会 环境 (3)生产 消费 (4)大 (5)A B D C
(6)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以看出,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人类从环境中消耗物质或能量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再生供给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破坏;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可见,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产生的。
探究 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所示的环境问题依次是
(  )
A.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
B.酸雨危害、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森林锐减
C.森林锐减、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水体污染
D.森林锐减、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危害
(2)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南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思维导图】
?
【答案】(1)C (2)森林锐减 (3)山区面积广,地形坡度较大;降水丰富,暴雨集中;植被破坏(毁林开荒)。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解决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使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增多,大量森林被砍伐,大气中的CO2含量与日俱增等
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自然灾害增加,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减少CO2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解决措施
臭氧层破坏
人类大量使用氟氢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造成破坏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参与国际保护臭氧层的合作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解决措施
酸雨污染
燃烧化石燃料,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使河湖水体酸化,影响鱼类、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
生物物种锐减
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等
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禁止乱捕、滥杀野生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解决措施
水土流失
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和草地
使土壤贫瘠;水库、湖泊淤积,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洪涝灾害加剧
植树种草,在小流域治理中还可采用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
土地荒漠化
多数是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如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
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环境恶化等
控制人口增长;扩大植被覆盖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营造农田林网;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拓展延伸】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破坏最为严重的原因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就分布于平流层之中。对流层的厚度与地面温度的高低有关。地面温度越高,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越旺盛,对流层的厚度越大,即平流层的高度越高。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对流层的高度也低,人类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容易到达这里的平流层,因而臭氧层破坏更严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棘手问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重金属在作物的可食部位积累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和其他动物。近年来出现的植物修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下表为“玉米和遏蓝菜属植物对土壤重金属锌的移除效果比较表”。
(1)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
(2)描述植物修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过程。
作物类型
产量
/(t·hm-2)
茎叶中的锌
/(mg·kg-1)
嫩芽上的锌
/(kg·hm-2)
占土壤中锌的比重/%
正常玉米
20
25
0.5
0.025
受毒害玉米
10
500
5
0.5
遏蓝菜属植物
5
25
000
125
25
【答案】(1)污染地下水,使水质恶化;土地生产力(或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作物减产;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
(2)种植能有效吸收重金属的植物,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部位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图表·问题点拨
教材第11页 图1-2-6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解读说明】本图形象地揭示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阅读该图,关键是明确图中各个箭头的含义。图中各个箭头分别表示的含义如下。
(1)水平方向由环境指向人类社会的箭头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易造成生态破坏。
(2)水平方向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的箭头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易造成环境污染。
(3)垂直方向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的箭头代表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能对环境产生影响——合理的活动能保护和促进环境的更新和发展,不合理的活动易造成环境问题。
(4)垂直方向由环境指向人类社会的箭头代表环境的反馈作用——环境好转利于人类发展,环境恶化制约人类发展。
教材第11页 图1-2-7 近140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
【解读说明】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可知,近140年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加快。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向环境排放大量CO2等温室气体;人类大量毁坏森林。
教材第13页 图1-2-10 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区
【解读说明】现在全世界主要有三大酸雨分布区,即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可以借助风进行远距离移动,越过国境给其他国家带来污染。例如,20世纪70年代,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湖泊中鱼类死亡,挪威河流酸化。经过多国科学家联合调查,证实是英国和西欧某些国家排放的SO2越过国境造成的酸雨污染,所以酸雨也被称为“跨越国境的空气污染”。
教材第9页 探索
【提示】1.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媒体我们经常听到或见到各种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旱涝、台风等对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活动甚至生存造成影响。另外,沙尘暴、水污染等也对我们构成威胁,所有这些均属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产生原因
地震灾害
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起地壳震动
水污染
生产、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
全球变暖
燃烧矿物燃料,毁林
臭氧层破坏
氟氯烃等化学合成剂的使用
水旱灾害
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植被破坏等
2.例如,若确定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则其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CO2,同时植被尤其是原始热带森林的破坏,造成吸收CO2的数量减少,使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CO2能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提示】1.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之所以出现这两种情况,主要是由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等造成的。
2.如人类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破坏、气候恶化、水土流失等。
教材第12页 思考
【提示】1.原因主要有火山爆发、生物呼吸、工业和交通燃烧矿物能源、森林破坏、农业活动等。可归纳为两类: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节约用电、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教材第17页 思考
【提示】1.制定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目标;税收调节温室气体的排放;建设节能建筑;采用绿色能源。
2.鼓励公民少开私家车等。
教材第17页 复习题
【提示】1.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以及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这些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归纳如下表。
主要问题
成因
全球气候变暖
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毁林;自然原因
臭氧层破坏
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氟氯烃化合物)
酸雨污染
人类燃烧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前者为硫酸型酸雨,后者为硝酸型酸雨
生物物种锐减
滥砍乱杀;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水土流失
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
土壤荒漠化
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本节所介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它们的表现类型如下图所示。
3.当地环境问题,如河流污染、沙尘暴、赤潮、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第一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随着人口激增、生活需求的提高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根据材料,回答第1~3题。
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B.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
C.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
D.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下列有关追求经济增长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考虑到环境对社会付出的代价
B.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和发展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C.环境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必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中解决
D.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3.下列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云南元阳梯田
B.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土地
C.新疆的大漠盐湖
D.新西兰的畜群牧场
【答案】1.D 2.C 3.C 
解析:第1题,按照环境的形成原因可将其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A项错误。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项错误。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人口,C项错误。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D项正确。第2题,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它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C项说法错误。第3题,云南元阳梯田、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土地、新西兰的畜群牧场均受人类活动的改造,
A、B、D项错误。新疆的大漠盐湖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为天然环境,
C项正确。
下图为四种环境问题。读图,完成第4~5题。
  ①       ②       ③      ④
4.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图③所示环境问题,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最小的是(  )
A.下渗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降水
【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①为雾霾,使得能见度降低,与环境污染有关;②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是环境污染演化的问题;③为森林破坏,属于生态破坏问题,与环境污染无关;④为酸雨危害,是大气中硫氧化物增多导致的,是环境污染演化来的。第5题,读图,③为森林破坏,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由于森林破坏,会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降水减少,而对于水汽输送没有影响。
读下面“某地区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第6~7题。
6.图中不能揭示该地区(  )
A.环境问题的表现 
B.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C.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D.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产生的环境问题
7.该地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发展问题 
B.粮食问题
C.资源问题 
D.人口问题
【答案】6.C 7.A 
解析:第6题,图示内容揭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揭示了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环境问题的表现,但是不能揭示该地区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第7题,从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该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导致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8.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C.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答案】C 
解析: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因素,还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二、综合题(共60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了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文明结构不同。下图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图”,图中坐标横轴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纵轴为社会生产力水平。圆圈代表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包含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等。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3分)(  )
A.人地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
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最和谐
C.人类一直在努力使人地关系和谐
D.知识社会和原始社会人地关系较为和谐
(2)农业劳动力比重处于上升阶段的时期是什么时期?(4分)
(3)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地关系____________;农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__,人地关系开始不和谐;工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地关系,努力使其和谐发展。(8分)
【答案】(1)D
(2)原始社会、农业社会。
(3)较小 基本和谐 严重(加剧) 恶化
解析:题目中所给资料反映,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过程;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对环境的破坏较小,人地关系基本和谐,农业劳动力比重上升;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开始加剧,人地关系开始对立起来,农业劳动力比重继续上升;工业社会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到了最为严重的程度,恶化的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的同时,开始让人类重新思考人地关系,农业劳动力比重继续下降;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农业劳动力比重继续下降。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地下排污指企业非法通过渗渠、渗井、渗透池以及岩溶通道等,向地下直接排放工业废水、污水,地下排污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水利部《地下水动态月报》显示,超八成地下水遭受地下排污威胁,地下排污没有明显排污口,排污过程较为隐秘,给区域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资源、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地下排污问题被广泛关注的原因。
【答案】目前,我国地下排污现象广泛存在;我国水资源数量有限,时空分布不均;地下水更新周期长,自净能力弱;地下排污隐秘性强,不易监管;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快,地下排污量大;长期以来对污染企业的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地下水若被污染,会危害整个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还会造成土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解析:从我国目前地下排污广泛存在,地下水资源的数量、更新速度,地下水污染的来源、监管力度、危害大等方面分析即可。
11.读漫画《伞破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伞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__________________层,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图示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3)图示环境问题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6分)
【答案】(1)(南极上空)臭氧层受到破坏
(2)臭氧层 平流 吸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3)
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多),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气温升高、干旱面积增大、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解析:第(1)题,臭氧层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有“地球生命保护伞”之称。据图可知,地球的“保护伞”破了,即反映的环境问题是臭氧层受到破坏。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的“伞”是指臭氧层。大气的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其中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层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层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与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有关,即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第(3)题,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所以如果臭氧层被破坏,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使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多,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产生气温升高、干旱面积增大、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等问题。
12.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多选)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3分)
A.航天工业
B.煤炭工业
C.钢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
(2)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从B点以后开始下降,环境污染开始改善,试分析其原因。(4分)
(4)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分)
【答案】(1)BC
(2)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增加环保投入;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
(4)经济 生态第一章 第二节
【基础巩固】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题。
1.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a阶段表示资源的开发阶段,因此只有A项正确。
漆黑的夜晚,油罐车司机把管子拉到河边,将罐内从其他省运输而来的废液排进“自家”湖泊或河道。山东省环保部门接连遇到多起污染案件,这些案件有着共同的特点:将污染物进行转移偷排,以达到转嫁污染压力、逃避有效监管的目的。据此回答第2~3题。
2.材料主要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  )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D.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3.下列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东省面积广阔,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B.污染物转移属于不合理利用资源的行为
C.这样做的结果不会消除环境污染,而是转嫁污染
D.这样有利于消除污染
【答案】2.C 3.C 
解析:第2题,只顾自身利益而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到其他地区,结果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属于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第3题,偷排废液废水,把污染物转移到其他地方排放是逃避监管、不负责任的行为,污染物的处理不能以牺牲其他地区的环境为代价。
读下面“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5.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6.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B.滥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答案】4.B 5.D 6.C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是沙漠化问题;②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最多,很可能是酸雨问题;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森林区,只能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在我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较多,可能是水土流失问题;⑤分布沿岸海域一带,应该是海域污染问题。第5题,西欧的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第6题,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沙漠周围由于气候干旱,在风力作用下沙土运动造成的。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第7~8题。
地区





++

++
++++

+++


+++


+++
++++

++++
++++


7.甲和丙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酸雨、水土流失
C.寒潮、酸雨
D.土地荒漠化、寒潮
8.乙类地理现象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共同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地形
C.纬度位置
D.降水丰沛
【答案】7.A 8.C 
解析:第7题,从表中可看出甲在山西最严重,四川、广东都有,而新疆最轻;丙在新疆最严重,四川、山西较弱。结合这四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则水土流失最严重,而新疆干旱,则荒漠化最严重,水土流失较轻,故甲是水土流失,丙是土地荒漠化。第8题,乙类地理现象对山西危害最大,广东、四川危害最小,应是寒潮。广东由于纬度低,寒潮到达时已很弱;四川盆地纬度较低,并且由于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入侵,故受寒潮影响小。因此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共同原因是纬度位置。
【精炼提升】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2018年“两会”上,“厕所革命”备受关注,不仅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我国南方农村地区在实施“厕所革命”的过程中,将其与农村能源建设、耕地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进行了有机结合。
分析我国南方农村“厕所革命”的积极意义。
【答案】“厕所革命”的大规模推进,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村空气质量;“厕所革命”与沼气池建设相结合,有利于缓解农村生活用能不足状况;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料(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有利于农村地区建立统一的污水、垃圾处理管理体制。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南方农村地区把“厕所革命”与农村能源建设、耕地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施,能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厕所革命”的积极意义应该主要围绕农村能源建设、耕地保护、农村生态建设、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展开分析。
10.读下面“我国化石燃料在产生相等能量的情况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污染物中,能够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酸雨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危害。
(2)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主要气体中,还有一种主要气体图中没有显示,这种气体是________,这种气体的排放对环境能够产生哪些影响?
(3)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为减轻大气污染,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SO2、NO2 危害:酸雨使草木枯萎,湖泊酸化,良田变荒漠,建筑遭到腐蚀。
(2)CO2 影响:CO2可以作为绿色植物原料,促进植物生长;使大气增温,造成温室效应。
(3)①推广洁净煤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②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洁净能源。
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时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带来的影响,同时考查了我国在今后能源利用中如何趋利避害。解题过程中要紧扣教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生物能源成为世界投资的焦点。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高涨,有些发达国家鼓励以农作物(玉米等)作为生物燃料,用以代替原油。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畜牧饲料。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些专家发出警告,此举将可能威胁贫穷地区数亿人的生存(如下图漫画所示)。
简述利用玉米制成乙醇代替原油可减缓的环境问题,并说明漫画所反映的现象。
【答案】可减缓的环境问题:减缓气候变暖及大气污染。
反映的现象:大量玉米被制成生物燃料,引发玉米和饲料价格上涨;玉米价格上涨,非洲等贫困地区的人们买不到足够的玉米等粮食,会出现饥荒;饲料价格上涨,牲畜饲养成本会增加。
解析:利用玉米制成乙醇代替原油,可以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污染物质的排放,进而会减缓气候变暖及大气污染的进程。图示中玉米价格上涨,人和牲畜出现饥荒,因此该题反映的现象主要是大量玉米被制成生物燃料,引发玉米和饲料价格上涨;玉米价格上涨,非洲等贫困地区的人们买不到足够的玉米等粮食,会出现饥荒;饲料价格上涨,牲畜饲养成本会增加。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誉为“冰源水库”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近年来,由于开矿、过度开发水资源等掠夺性开发,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简述采矿业地下采空区对祁连山地区带来的危害。
【答案】地下采空区容易发生地面塌陷,破坏地表环境;很多地表建筑物出现裂缝或者无法进行建设,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危险和不便;容易引发坍塌事故,给矿山工作人员和设备带来严重的威胁;地表水容易下渗到地下采空区,土壤水位下降,加剧区域水资源紧张;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采矿业地下采空区对祁连山地区带来的危害可以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进行分析。地下采空区容易发生地面塌陷,破坏地表环境;地面塌陷使得很多地表建筑物出现裂缝或者无法进行建设,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危险和不便;容易引发坍塌事故,给矿山工作人员和设备带来严重的威胁;地表水容易下渗到地下采空区,土壤水位下降,加剧区域水资源紧张;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共16张PPT)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整合提升
知识·体系构建
考向·链接高考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污染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等。
(1)全球气候变暖。
?
(2)酸雨污染。
(3)臭氧层破坏。
2.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包括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具体如下表所示。
问题
成因
分布
危害
生物
物种
锐减
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人类活动区
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使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失去平衡
问题
成因
分布
危害
水土
流失
自然
暴雨、土质疏松
我国黄土高原及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
使山区出现石漠化、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人为
乱垦、滥伐
土地
荒漠化
自然
干旱、大风、气流上升
非洲最严重,其次是亚洲;我国西北、华北(春季)
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沙尘暴天气增多
人为
植被破坏
命题视角
环境问题是地理学科的常考热点,其中,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重要考点。在高考中,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是各种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及解决措施。
真题展示
(2019年江苏高考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
259.25克/公顷,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
959.05克/公顷,施用7种农药。下表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下图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
项目
土壤环境资料/(mg·kg-1)
水环境资料/(mg·L-1)

















阴离
子表
面活
性剂
A区
0.12
23
18
37
130
11
0.4
0.9
0.6
0.3
0.1
0.1
B区
0.64
67
112
91
162
36
0.3
1.7
0.9
0.8
0.5
1.3
合格
标准
≤0.6
≤100
≤300
≤300
≤250
≤50
≤1
≤2
≤1.5
≤1
≤1
≤1
(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
(2)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
(3)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解析】第(1)题,对比分析A、B区的质量检测结果与合格标准可知,B区的镉超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其他均合格。A区水土各项指标都合格。本小题难度较小,直接读图比较数据大小即可。第(2)题,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蜘蛛密度分布上A区要大于B区,在青蛙密度分布上A区大于B区,因此整体来说A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大。第(3)题,由材料可知,A区施用农药2次,B区施用农药5次,A区用量1
259.25克/公顷,B区用量2
959.05克/公顷,A区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7种农药。因此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主要和使用农药的次数、种类以及用量多少密切相关。
第(4)题,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应当把握适度原则,控制农药的使用频率和用量,要考虑精准施用农药,许多农户缺乏施用农药的科学知识,盲目用药,可以加强对农户施用农药的指导,坚持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并且尽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尤其杜绝高毒农药的使用,应使用高效低毒,甚至无毒的农药。
【答案】
(1)A区水、土各指标均合格;B区镉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
(2)A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大(B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小)。
(3)B区施用农药次数多;用量大;种类多。
(4)控制农药施用的频率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甚至无毒的农药;农药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加强对农户施用农药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