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章节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B. “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胸中实无一策。”这是《三国演义》中庞统“舌战群儒”的精彩话语。
C. “正行处,忽见一座高山,那怪把红光结聚,现了本相,撞入洞里,取出一柄九齿钉钯来战。”这里所说的“那怪”就是后来的猪八戒。
D. 虎妞,《骆驼祥子》中刻画的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C.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 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B. 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
C. 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
D. 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4.下列诗句与黄河无关的一项是( )
A.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B. 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石破天惊。
C.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D. 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6.下列加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轻盈(yíng)喧哗(xuān)驿道(yì)
B.矗立(zhù)映照(yìng)闸口(zhá)
C. 苍劲(jìng) 犹豫(yù)翡翠(fěi)
D.眺望(tiào) 擦拭(shì)硕大(shuò)
二、语言表达
7.吆喝是口头广告,而下面这幅漫画是图片广告,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同龄人
8.我校某班开展了“走进长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撷取瑰丽的长江文明,谱写长江新的篇章。请你参与并解决问题。
[探寻长江的文明]
(1)请你举出一个长江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
(2)请你写出一个发生在长江流域古战场的著名战役。
[走进长江的文化]
(3)写出有关长江的古诗词或民谣。(连续的两句)
(4)长江三峡众多的旅游文化景点,沉淀着厚重而博大的中华文化。请参照下列示例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旅游文化景点。
示例:亦真亦幻的丰都鬼城
[展望长江的未来]
(5)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 黄河流失比是1∶1,而长江是3∶1,侵蚀大于流失。如果说长江流域也像黄河流域那样侵蚀一吨往长江流失一吨,那长江早就比黄河还要黄河了。
材料二 2000年《长江片水资源公报》显示,长江流域工业、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233.9亿吨,比上年增加27亿吨,劣于Ⅲ类水标准。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26%,比1999年增加5%。
材料三 长江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目前长江总体基本健康,局部不健康,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报告在标题中将“保护”放在“发展”之前,强调对长江的保护,以扭转过去若干年整个社会在长江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关系上的旧有观念。
材料四 来自各界的呼声一直未断。在“保护长江万里行”之后两年,两个出于不同目的的专家组在2006年对长江进行考察后,形成了一个呼吁改善长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小高潮。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_____;或淌过石板,_____;或被夹在石间,____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_____,……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9.你能联系语境把下面四个词语的序号准确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吗?
A.潺潺成溪 B.如丝如缕 C.汩汩如泉 D.哀哀打旋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________;或淌过石板,________;或被夹在石间,_______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________。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内容。
11.这段描写的角度有什么特点?
12.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枯水季节,从本段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1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大煞风景:______
②虔诚:______
14.“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是指什么?
15.冰塔林有哪些奇异的景观?
16.“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作文
17.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时候,你的心中是否会涌动一种渴望:让我们去寻春吧。请以《在这个_______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先将横线补充完整,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五、填空题
18.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
鲜鲜花(______)鲜为人知(______)
奔奔跑(______) 投奔(______)
19.下列各组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它的下面画上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填入括号中。
A.屏障 左料 索性 过瘾 糯米( )
B.难堪 商贩 蹲踞 藉贯 支棱( )
C.秫秸 码头 凑齐 避斜 落幕( )
D.衣襟 枸杞 喜微 门楣 煨炖( )
E.晶莹 倒采 城隍 伶俐 吆喝( )
F.颤巍 善长 划拳 吹嘘 挑剔( )
20.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震耳欲聋:
(2)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前呼后拥:
(3)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B项中这段话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语段,而不是庞统。
2.【答案】B
【解析】A项搭配不当,对于“日落”,不能去“把玩”,应将“把玩”改为“驻足”或“欣赏”;C项语义重复,去掉“约”或“左右”;D项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3.【答案】D
【解析】D拟人的修辞手法。A“缓慢而从不懈怠”拟人。B“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拟人。C“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拟人。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记清诗句的出处和内容。C项与黄河无关,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诗句,描写的是长江。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A(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这类题要重点识记自己易读错的字的字音。B项,“矗立”的“矗”应读chù。本题中易读错的字音还有“驿(yì)”“劲(jìng)”等。
7.【答案】这幅漫画有两个同龄的老人和孩子,其中一个孩子自己背着书包,主动给奶奶让座,另一个孩子自己的书包让奶奶背着,还心安理得地占着座位,不给奶奶让座。通过对比,呼吁大家要尊敬、孝顺老人。
【解析】解答读图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图画的信息,即读懂图画的标题、读懂图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读懂图画的构图、读懂图画中的要素等,通过以上的“读”基本上理解了图画的含义和主旨,就本题来说,教育学生如何对待老人。
8.【答案】(1)示例:河姆渡(文化)遗址
(2)示例:①赤壁之战,②淝水之战
(3)示例: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示例:①神秘美丽的神女峰;②赤胆忠义的张飞庙;③临终托孤的白帝城。
(5)示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各界掀起了保护长江的高潮。(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长江知识的积累,做此题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要注意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熟读熟记中,感受道理,受到教育。对于探究类题目,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可归纳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各界掀起了保护长江的高潮。
9.【答案】C;A;D;B
【解析】句子连贯首先要梳理思路,这几个句子之间属于并列关系,然后根据中已给文字在内容上的提示去把握。我们不难发现或钻石觅缝的水态就是泉水;淌过石板的水态就是小溪;夹在石间的水态就是打旋;顺壁挂下的水态就是如丝如缕。
10.【答案】描绘壶口瀑布之水的各种形态。
【解析】概括文段内容首先要抓中心句,或抓关键词,抓抒情抓论断。从文中关键词可知,主要内容就是描绘壶口瀑布之水的各种形态。
11.【答案】由上到下,由分到总,由绘水到沉思。
【解析】理清文段思路,即是了解文段的整体构思,找出关键词语,如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文中的思路就是写作顺序。即由上到下,由分到总,由绘水到沉思。
12.【答案】浑厚庄重、凝重猛烈。比如,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解析】分析归纳,就要整体把握,也要抓住的关键句 “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就会迎刃而解。
13.【答案】①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②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本题需要注意的字词是:大煞风景,指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14.【答案】拍摄冰山时意外跌倒,导致尾椎骨折断、腰椎错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是指拍摄冰山时意外跌倒,导致尾椎骨折断、腰椎错位。
15.【答案】冰峰、冰河、冰凌、冰谷、冰山、冰洞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主要景观:冰峰、冰河、冰凌、冰谷、冰山、冰洞等。
16.【答案】运用拟人修辞,表现对大自然亿万年来奇伟创造力由衷的赞叹以及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本题注意结合拟人的修辞方法来理解。
17.【答案】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里
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走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冷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成片的树林,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
感春
但,我早早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我在武汉医院度过了冬天。原以为,一向严厉的父亲并不是那么爱我,然而,这次我的看法却改变了。由于去得匆忙,又在降温,没带什么厚棉衣,父母却依然顶着刺骨的寒风为我买早餐。手术后,半夜总会被痛醒,爸爸便会轻手轻脚地坐在床角摇扶手,按我的要求不厌其烦地将床靠背升降。有时疼痛难忍时,爸爸就会握住我的手,似乎想把我身上的病痛转移到他的身上去。我紧紧地抠住他的手,抓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看着他熬红的双眼及手背上的“沟壑”,我感觉到——冰雪消融,阳光普照大地,春天到了!
在这个播种的时节,我收获到了弥足珍贵的亲情。
悟春
回到学校,老师、同学都争着来帮我,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同情与鼓励。然而我在这样的目光下却放松了自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在月考中失利。于是,我开始在春天的暖阳下沉思,看着眼前这样破土而出的草儿,在它们钻出地面前,不免会遇到小石头,但它依然从石头的缝隙中顽强地生长出来。这次的失败不正如挡在小草面前的石头吗?我也会突破它,绕过这道弯,跨过这道坎!看着貌似柔弱的小草如此努力向上,我感觉到——春雨霏霏,小草妆扮大地,满眼生机!
在这个播种的季节,我收获到了不屈向上的心态。
在这个播种的时节里,我却收获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天,让我的生命在曲折的人生路上开出了最绚丽的花!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本文,关键是读透两个条件:关键词一“春天”,所叙之事,必须发生在春天;抒发感情、生发议论都必须关联“春天”这一季节主题。关键词二:“不寻常”,就是不同于其它季节,不同于以往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发生的不寻常的故事,要揭示出“春天”不同寻常的内涵。
18.【答案】xiān xiǎn bēn bèn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词语的具体意思来推断它的读音。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鲜为人知”中的“鲜”应读xiǎn。
19.【答案】A项左—佐。B项藉—籍。C项斜—邪。D项喜—熹。E项采—彩。F项善—擅。
【解析】区分形近字和音近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运用。
20.【答案】(1)震耳欲聋:把耳朵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极大。
(2)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道,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这里形容潮水前后簇拥的声势。
(3)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前呼后拥”在这里形容潮水的声势,“怒不可遏”表现出水势的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