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向心加速度 (强化提高)检测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3 向心加速度 (强化提高)检测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2 21:5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圆周运动第三节向心加速度强化训练(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才能做圆周运动
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沿半径指向圆心
3.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如图所示。正常骑行自行车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A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点的向心加速度 D.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C点的向心加速度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B.线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C.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D.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半径成正比
5.如图所示,B和C是一组塔轮,即B和C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共半径之比为RB:RC=3:2,A轮的半轻大小与C轮的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a、b、c分别为三轮边缘的三个点,则a、b、c三点在运动过程中的(  )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2
B.角速度之比为3:3:2
C.周期之比为2∶3∶2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6∶4
6.如下图所示,一球体绕轴
以角速度旋转,A、B为球体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具有大小相等的线速度
B.由知,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
C.由知,A、B两点具有大小相等的向心加速度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
7.图为明代出版的《天工开物》中的牛力齿轮,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科学智慧。图中A、B、C为该器械的三个齿轮,牛拉动横杆带动齿轮A转动,A与B的轮齿接触良好,B与C通过横轴连接。已知三个齿轮的半径关系为RA=2RB=4RC。当牛做匀速转动时,A、B、C三个齿轮边缘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之比分别为2:2:1
B.角速度之比分别为2:1:1
C.向心加速度之比4:2:1
D.周期之比1:1:2
8.一石英钟的秒针、分针和时针长度是2:2:1,它们的转动皆可以看做匀速转动,(  )
A.秒针、分针和时针转一圈的时间之比1:60:1440
B.分针和时针针尖转动的线速度之比为12:1
C.秒针和时针转动的角速度之比720:1
D.分针和时针转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144:1
9.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先后建立了四大陆上航天发射场,其中甘肃酒泉发射场最早建成,海南文昌发射场最晚建成静止在两地的火箭因地球的自转,发射前就具有相对地轴的速度,设酒泉和文昌发射场的火箭发射前相对于地轴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分别为v1、v2,ω1、ω2,a1、a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ω1<ω2 B.v1=v2
C.ω1>ω2 D.a1<a2
10.如图所示是学生常用的剪刀,A、B是剪刀上的两点,B离O点更近,则在正常使用过程中(  )
A.A、B两点的角速度相同
B.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相同
11.以下是书本上的一些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有些火星的轨迹不是直线,说明炽热微粒不是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的
B.图乙中,两个影子在x,y轴上的运动就是物体的两个分运动
C.图丙中,增大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的力,AB两球撞击地面的声音间隔时间增大
D.图丁中,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F在半径方向的分力大于它所需要的向心力
12.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主动轮A和从动轮B半径不等,B是A的2倍,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轮边缘的角速度之比为1:1
B.A、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A、B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A、B两轮转动的周期之比为2:1
13.如图,A、B、C为向心力演示仪的三个塔轮,A、C通过皮带连接且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已知塔轮的半径之比为,在转动过程中,A、B、C塔轮边缘上的点(  )
A.线速度之比为 B.角速度之比为
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D.转速之比为
14.如图所示为某校STEM小组拼装的一组传动置,轮O1、O3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轮O1、O2用皮带连接且不打滑。 在O1、O2、O3三个轮的边缘各取一点A、B、C,已知三个轮的半径比r1:r2:r3=2:1:1,则(  )
A.转速之比为2:2:1 B.角速度之比为1:1:2
C.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2:1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2:1
15.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像,其中A为双曲线的分支,由图可知(  )
①A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②A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③B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④B物体运动的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荡秋千是一项娱乐,图示为某人荡秋千时的示意图,A点为最高位置,B点为最低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时,人所受的合力为零
B.在B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C.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人的角速度不变
D.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人所受的向心力逐渐增大
二、解答题
17.如图所示,一半径为的圆环,以直径为轴匀速转动,转动周期,环上有M、N两点,与转轴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求:
(1)M点的线速度;
(2)N点的向心加速度。
18.如图所示,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的由半圆形AB(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和直线BC组成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B部分的半径。弹射装置将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射入轨道,小球从C点离开轨道随即水平抛出,桌子的高度,不计空气阻力,g取。求:
(1)小球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的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
(2)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时间及落到地面D点时的速度大小。
19.如图为一个简易的冲击式水轮机的模型,水流自水平的水管流出,水流轨迹与下边放置的轮子边缘相切,水冲击轮子边缘上安装的挡水板,可使轮子连续转动。当该装置工作稳定时,可近似认为水到达轮子边缘时的速度与轮子该处边缘的线速度相同。调整轮轴O的位置,使水流与轮边缘切点对应的半径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测得水从管口流出速度v0=3m/s,轮子半径R=0.1m。不计挡水板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轮子转动的角速度ω及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2)水管出水口距轮轴O的水平距离l和竖直距离h。
参考答案
1.B
【解析】A.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也可能做直线运动,如变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
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选项B正确;
C.向心力是效果力,不是受到向心力才能做圆周运动,而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不为0,这个合外力的一部分(或全部)作用效果是向心力,选项C错误;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才始终指向圆心,选项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A.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也能做直线运动,如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直线运动,如变加速直线运动,B错误;
C.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一定是变速运动,C正确;
D.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全部提供其向心力,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而还可以有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使物体速率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A.A、B两点在传送带上,是同缘传动的边缘点,所以两点的线速度相等,根据
由于半径不同,则角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
B.B、C两点属于同轴转动,故角速度相等;再据
半径不同,所以两点的线速度不同,故B错误;
C.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反比,A点的半径大向心加速度小,故C正确;
D.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B、C两点的角速度相同,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B点半径小向心加速度小,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A.根据公式ω = ,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A错误;
B.根据公式an = ,线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B错误;
C.根据公式an = ω2r,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C正确;
D.根据公式F = mrω2,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力与质量与半径的乘积成正比,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轮A、轮B靠摩擦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故
根据公式

根据

轮B、轮C是共轴传动,角速度相等,故
根据公式

根据

综合得到
根据

故选D。
6.B
【解析】A.A、B两点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A的转动半径大于B点的转动半径,根据
知,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大小,A错误;
BC.A、B两点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A的转动半径大于B点的转动半径,根据
知,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大小,C错误B正确;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地轴,D错误。
故选B。
7.A
【解析】齿轮A与齿轮B是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根据公式v=ωr可知,
而B与C是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根据公式v=ωr可知,
A.三个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2:1,故A正确;
B.三个点的角速度之比分别为1:2:2,故B错误;
C.根据向心加速度
可知,
故三个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1,故C错误;
D.根据周期可知,三个点的周期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A。
8.C
【解析】A.秒针、分针和时针转一圈的时间分别为1分钟、1小时、12小时,所以
故A错误;
B.由
结合,秒针、分针和时针长度是2:2:1,知分针和时针针尖转动的线速度之比为
故B错误;
C.由
得秒针和时针转动的角速度之比
故C正确;
D.由
结合,秒针、分针和时针长度是2:2:1,知分针和时针转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故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A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都相等,AC错误;
B.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纬度低,半径大,根据
自转线速度大,B错误
D.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纬度低,半径大,根据
向心加速度大,D正确。
故选D。
10.A
【解析】A.A、B两点同轴转动,A、B两点的角速度相同,选项A正确;
B.根据v=rω可知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B错误;
C.根据an=ω2r可知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C错误;
D.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故选A。
11.B
【解析】A.炽热微粒是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的,图中有些火星的轨迹不是直线,是受到重力、互相的撞击等作用所致,故A错误;
B.图中两个影子反映了物体在x,y轴上的分运动,故B正确;
C.图中A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B球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故无论小锤用多大的力去打击弹性金属片,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故C错误;
D.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F在半径方向的分力等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故D错。
故选B。
12.B
【解析】AB.因为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所以滑轮边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都与皮带的速度的大小,所以A、B两轮边缘上线速度的大小相等,又据
可得主动轮A的半径和B的半径不等,故两轮的角速度不相等,A错误B正确;
C.根据
由于从动轮B半径是主动轮A半径的2倍,A、B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C错误;
D.根据
由于从动轮B半径是主动轮A半径的2倍,A、B两轮转动的周期之比为1:2,D错误。
故选B。
13.B
【解析】AB.A、C属于皮带传动,它们的线速度相等,即有
B、C属于同轴转动,它们的角速度相等,即有
其中
根据可知A、B、C塔轮边缘上的点线速度之比为
A、B、C塔轮边缘上的点角速度之比为
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可知A、B、C塔轮边缘上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故C错误;
D.根据可知,角速度与转速成正比,故A、B、C塔轮边缘上的转速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B。
14.C
【解析】C.A、B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A、C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
则有vA:vC=r1:r3=2:1
所以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C=2:2:1
故C正确;
B.A、C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A、B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
则有ωA:ωB=r2:r1=1:2
所以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1:2:1
故B错误;
A.根据ω=2πn
可知转速之比等于角速度之比,即转速之比为1:2:1,A错误;
D.根据a=vω
所以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2:4:1
D错误。
故选C。
15.A
【解析】①②.由图可知,A图象为双曲线,说明向心加速度a与半径r成反比,根据
可知当线速度大小不变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说明A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由图可知,B图象为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说明向心加速度a与半径r成正比,根据
可知当角速度大小不变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说明B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16.D
【解析】A.在点时,人的速度为零,向心力为零,即沿绳子方向的合力为零,人所受的合力等于重力沿圆弧切向分力,不为零,故A错误;
B.在点时,人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
C.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人的速度逐渐增大,根据可知人的角速度逐渐增大,故C错误;
D.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人的速度逐渐增大,根据可知人所受的向心力逐渐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7.(1);(2)
【解析】(1)M点的角速度为
M点的线速度为
(2)N点的角速度与M点的角速度相同,则有
N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18.(1)ω = 3rad/s,a = 9m/s2;(2)t = 0.4s,vD = 5m/s
【解析】(1)小球在半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则有v0 = ωR,a = ω2R
代入数据有ω = 3rad/s,a = 9m/s2
(2)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h = gt2,vy = gt
解得t = 0.4s,vy = 4m/s
则D点的速度大小为vD = = 5m/s
19.(1)50rad/s;250m/s2;(2)1.12m;0.86m
【解析】(1)水流出后做平抛运动,设水流到达轮子边缘的速度为vv==5 m/s
轮子边缘的线速度v′=v=5 m/s
所以轮子转动的角速度
ω=?=50 rad/s
a==250 m/s2
(2)设水流到达轮子边缘的竖直分速度为vy,平抛运动时间为t,水平、竖直分位移分别为x、y:
vy==4 m/s
t==0.4 s
x=v0t=1.2 m
y=gt2=0.8 m
水管出水口距轮轴O的水平距离l和竖直距离h为:
l=x-Rcos 37°=1.12 m
h=y+Rsin 37°=0.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