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 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2 22:1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静电场的描述-第五节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电场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E=Fq 可知,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与F成正比
B.?由 φ=Epq 可知,电场中某点电势与q成反比
C.?由 UAB=WABq 可知,电场中AB两点电势差与q成反比
D.?由 WAB=qUAB 可知,从A到B电场力做功与q成正比
2.在坐标原点O点和x轴上的A点分别放两个点电荷q1和q2 , x轴上电势 φ 随x而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x轴上的B点对应图线的斜率为0,则(?? )
A.?q1为正电荷,q2为负电荷???????????????????????????????????????????????? B.?q2的电荷量大小比q1的电荷量大
C.?两个点电荷在x轴上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的点只有一个????? D.?B点的电场强度为0
3.如图中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BC,∠ABC=60°,BC=20cm。把一个电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克服电场力做功1.73×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A.?865V/m,垂直AC向左 B.?865V/m,垂直AC向右
C.?1000V/m,垂直AB斜向上 D.?1000V/m,垂直AB斜向下
4.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四个点A、B、C、D , 恰好为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O点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已知:φA=-4 V,φB=6 V,φC=8 V,则φD、φO分别为( ??)
A.?-6 V,6 V????????????????????????????B.?2 V,1 V????????????????????????????C.?-2 V,2 V????????????????????????????D.?-4 V,4 V
5.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C、D三点电势分别为1.0V、3.0V、5.0V,正六边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则(??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4033 V/m?????????????????????????B.?UEF与UBC相同
C.?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033 V/m?????????????????????????D.?E点的电势与C点的电势相等
6.匀强电场中一簇水平等势面,电势的高低如图所示,相邻等势面之间的距离都是2c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竖直向上、大小为500V/m???????????????????B.?电场强度竖直向下、大小为0.2V/m
C.?电场强度竖直向上、大小为0.2V/m?????????????????????D.?电场强度竖直向下、大小为500V/m
7.如图所示,a、b、c是由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已知 ab=bc ,a、b两点间电势差为10V,则b、c两点间电势差 ( ??? )

A.?小于10V??????????????????????B.?等于10V??????????????????????C.?大于10V??????????????????????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在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75 V,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BC=-200 V,则A、B、C三点电势高低关系为(?? )
A.?φA>φB>φC???????????????????B.?φA<φC<φB???????????????????C.?φC>φA>φB???????????????????D.?φC>φB>φA
9.在静电场中? (  )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一定也处处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一定也处处相同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
D.?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10.如图所示,两块不带电的竖直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一个重为G的带电小球在重力作用下在两极板间竖直下落,此时小球的运动轨迹是AB,当两极板间加上电压U时,小球受力方向变成沿BC方向,则此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应是(? )
A.?GU??????????????????????????????????????B.?G2U??????????????????????????????????????C.?GdU??????????????????????????????????????D.?2GdU
11.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虚线分别为等势线1、2、3,已知MN=NQ,a、b两带电粒子从等势线2上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
C.?MN电势差|UMN|等于NQ两点电势差|UNQ|????????
D.?a粒子到达等势线3的动能变化量比b粒子到达等势线1的动能变化量小
12.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的长度为1 m,D为AB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ABC所在平面,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6 V和2 V。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一电荷量为1×10-6 C的正电荷从D点移到C点静电力所做的功为W,则(? )
A.?W=8×10-6J,E>8 V/m???????????????????????????????????B.?W=6×10-6J,E>6 V/m
C.?W=8×10-6J,E≤8 V/m???????????????????????????????????D.?W=6×10-6J,E≤6 V/m
二、填空题
13.一带电量为1.0×10-8C、质量为2.5×10-3kg的物体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沿着x轴作直线运动,匀强电场的方向与x轴平行.若从t=0时刻开始计时,已知该物体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是x=0.16t-0.02t2 , 式中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则t=5.0s末物体的速率是________m/s,该匀强电场的场强为________V/m
14.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5V,UB=1V,UC=-1V,由此可得D点电势为________ 。
15.如图所示,a、b是匀强电场中的两点已知两点间的距离为 0.4m ,两点的连线与电场线成 37? 角,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2.4×103V ,则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________ Vm ,把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子的电势能将增加________J.

16.图中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BC, ∠ABC=600 , BC=20cm;把一个电荷量q=10-5C的负电荷从A移到B点,静电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克服静电力做功1.73×10-2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为________V/m,方向为________
三、综合题
17.有一电荷量 q=-2×10-8C 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 8×10-6J ,从B点移动到C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 1×10-5J 。
(1)求A与B、B与C、C与A间的电势差;
(2)若取B点为零电势点,则A、C两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少;
(3)请比较电荷在A、C两点的电势能的大小。
18.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电场中,虚线为电场线,与Ox轴成θ=37°角,Ox轴上有a、b、c三点, Oa=bc=12ab=2cm ,Ox轴上各点的电势φ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取sin37°=0.6,cos37°=0.8。
(1)电场线方向和场强大小;
(2)c点的电势和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用eV表示)。
19.夏季某日午后,某地区距地面约1km的空中有两块乌云,相距3km,它们因与空气摩擦带电,致使两块乌云之间的电势差能保持约为3×109V不变。已知空气的电场击穿场强为3×106V/m。请对以下问题进行估算。
(1)当两块乌云相距多少米时会发生电闪雷鸣?
(2)当电闪雷鸣时,若两块乌云之间通过的电量为500C,可释放多少能量?
(3)这次放电现象历时约0.01s,则其平均电流约为多大?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A.公式 E=F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只与电场本身的性质有关,与F和q无关,所以A不符合题意;
B.公式 φ=Epq 是电势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只与电场本身的性质有关,与 Ep 和q无关,所以B不符合题意;
C.公式 UAB=WABq 是电势差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电场中AB两点电势差只与两点的电势有关,而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只与电场本身的性质有关,所以电场中AB两点电势差与 WAB 和q无关,所以C不符合题意;
D.由公式 WAB=qUAB 可知,从A到B电场力做功与q成正比,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 D
【解析】AB.由图象可知,O点附近的电势为负值,则O点放置的点电荷q1为负电荷,A点放置的点电荷q2为正电荷,因B点切线斜率为零,可知B点合场强为零,根据AO两点电荷在B点的场强等大反向,可知q1的电荷量大小比q2的电荷量大,AB不符合题意;
C.两个点电荷在x轴上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的点有两个,OA之间有一个,场强等大同向,A点右侧有一个,场强等大反向,C不符合题意;
D.图象的斜率表示场强,B点的电场强度为0,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由题,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则A与B电势相等,AB连线是一条等势线.从B移到C,电场力对正电荷做负功,说明C点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指向低电势处,电场线如图所示
BC间电势差为 UBC=WBCq=-1.73×10-310-5V=-173V
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E=|UBC|BC?sin60°=10030.2×32V/m=1000V/m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C
【解析】匀强电场中,沿着某个方向,每前进相同的距离,电势的变化相同,故:φB?φA=φC?φD
代入数据为:6?(?4)=8?φD
解得:φD=?2V
同理有:φC?φO=φO?φA
代入数据有:8?φO=φO?(?4)
解得:φO=2V
故选:C.
5.【答案】 A
【解析】D. 已知正六边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平行,且A. C.?D三点电势分别为1.0V、3.0V、5.0V,延长DC且使DC=CG,连接BG,可知UDC=UCG=2.0V,故ABG的电势相等为1.0V;C、F电势相等为3.0V,D、?E电势相等为5.0V,故D错误;
B. 电势差UEF=5.0?3.0=2.0V,电势差UBC=1.0?3.0=?2.0V,故B错误;
AC. 根据U=Ed可知,电场强度E= UDCd = φD-φCasin600 = 5.0-3.00.1×32 V/m = 4033 V/m ,故A正确,C错误;
故选:A。
6.【答案】 A
【解析】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电场强度的方向为竖直向上;电场强度 E=Ud=100.02V/cm =500V/cm,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 A
【解析】已知 Uab=10V ,由图可知电场线的方向向右,而a、b、c是由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则正电荷在a的左端,所以ab之间的平均场强一定大于bc之间的平均场强,由 U=Ed 可得b、c两点间电压一定小于10V;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 C
【解析】由题意,UAB=φA-φB=75V,则得:φA>φB;UBC=φB-φC=-200V,则得:φB<φC;又UAC=UAB+UBC=(75-200)V=-125V,则得:φA<φC;故有:φC>φA>φB;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 C
【解析】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不能根据电场强度的大小判断电势的高低,也不能根据电势的高低判断电场强度的大小,A、B均错.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跟等势面垂直,C对.沿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降低,但电势降低的方向不一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才是电场强度的方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 C
【解析】由小球的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沿BC方向可得:
tan45°= EqG ,又 E=Ud ,由以上两式可得:q= GdU ,故C正确。
11.【答案】 B
【解析】由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结合曲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但因为电场线的方向不确定,故不能判断带电粒子带电的性质,A错;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加速度将减小,b加速度将增大,B正确;因为是非匀强电场,故MN电势差并不等于NQ两点电势差,C错;但因为等势线1与2之间的电场强度比2与3之间的电场强度要大,故1、2之间的电势差要大于2、3之间的电势差,但两粒子的带电荷量大小不确定,故无法比较动能变化量的大小,D错误。
12.【答案】 A
【解析】在匀强电场中,沿AB方向电势是均匀降落的,D为AB的中点,则φD=10 V,从D点移到C点静电力所做的功为W=qUDC=q(φD-φC)=1×10-6×(10-2)J=8×10-6J;由题图及各点电势可知,电场方向不沿AB方向,所以电场强度E>8 V/m,
故答案为:A。
13.【答案】 0.04;104
【解析】根据x=0.16t-0.02t2=v0t+ 12 at2可知,v0=0.16m/s, 12 a=-0.02,a=-0.04m/s2 ,
5s末速度:v=v0+at=0.16+5×(-0.04)=-0.04m/s,
负号表示5.0s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Eq
所以电场强度:E=104V/m.
14.【答案】 3V
【解析】在匀强电场中, UAB=UDC ,即 φA-φB=φD-φC
代入数据解得 φD=3V
15.【答案】 7.5×103;3.84×10﹣16
【解析】解:由Uab=Edabcos37°,则场强为:
E= Uabdabcos37° = 2.4×1030.4×0.8 =7.5×103V/m;
把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电子做功为:
W=﹣eUab=﹣1.6×10﹣19×2.4×103J=﹣3.84×10﹣16J
则电子的电势能将增加3.84×10﹣16J.
故答案为:7.5×103 , 3.84×10﹣16 .
16.【答案】 10000V/m;电场方向垂直于AB向上
【解析】由题, q=-10-5C 的负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则A与B电势相等,AB连线是一条等势线;从B移到C,克服静电力做功,电场力对正电荷做负功,说明B点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指向低电势处,电场线如图所示;
BC间电势差为 UBC=WBCq=-1.73×10-2-10-5V=10003V ?
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E=UBCBC·sin60°=100030.2×32V/m=10000V/m ,
电场方向垂直于AB向上。
17.【答案】 (1)解:负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 WAB=8×10-6J
则A与B间的电势差 UAB=WABq ,即 UAB=-400V
B与C间的电势差 UBC=WBCq ,即 UBC=500V
C与A间的电势差 UCA=-UAC=-(UAB+UBC)
即 UCA=-100V
(2)解:若B点为零电势点,由 UAB=φA-φB 得A点的电势 φA=-400V
由 UBC=φB-φC 得C点的电势 φC=-500V
(3)解:电荷从A点移动到C点静电力做功 WAC=WAB+WBC
即 WAC=-2×10-6J ,所以电势能增加,则点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
【解析】(1)电场力对负电荷做功,利用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可以求出电势差的大小;再结合电势差的关系可以C与A之间的电势差大小;
(2)利用AB之间电势差的大小结合B的电势为0可以求出A的电势大小,利用BC之间的电势差同理可以求出C点电势的大小;
(3)电荷从A到C过程中,利用电场力做功的累积可以求出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大小,结合电场力做功的情况可以比较电势能的大小。
18.【答案】 (1)解:由图乙可知沿x方向电势降低,所以电场线方向斜向下;
φ?x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沿x方向的分量大小,由图乙可知Ex=800V/m,所以 E=Excos37?=1000V/m
(2)解:由题得O点的电势为48V,Oc间的距离为Oc=8cm=0.08m,所以Oc间的电势差为UOc=E?Oc?cos37°=1000×0.08×0.8V=64V
由于UOc=φO?φc , 将UOc=64V、φO=48V代入得φc=?16V
Oa间的电势差为UOa=E?Oa?cos37°=1000×0.02×0.8V=16V
由于UOa=φO?φa , 将UOa=16V、φO=48V代入得φa=32V
所以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为Ep=?eφa=?32eV
【解析】(1)从乙图可以看到电势逐渐降低进而判别场强的方向沿电场线向下,利用图像斜率可以求出电场强度在x方向的分量,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求出电场强度的大小;
(2)从图中可以得到O点的电势,结合电势差和场强的关系可以求出电势差的大小,结合O点的电势可以求出C点电势及a点的电势,结合电子的电荷量可以求出电子电势能的大小。
19.【答案】 (1)解:由E= Ud 得d= UE = 3×1093×105 m=1000m
(2)解:释放的能量E能=qU=500×3×109J=1.5×1012J
(3)解:由电流的定义得I= qt = 5000.01 A=5×104A
【解析】(1)利用电势差和场强的关系可以求出距离的大小;
(2)利用电场力做功可以求出电势能的大小;
(3)利用电荷量和时间可以求出电流的大小。